第827章 高考志愿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时间已经到了2001年的4月,距离高考只剩下两个月了。

上个月,也就是三月份,德市的高三学生迎来了第二次诊断考试。由于这次的诊断考试距期末考试没有多久,王勃的成绩倒是没有出现断崖式下滑,但跟第一次诊断考试相比,还是降了不少,只考了632分。这成绩,虽然仍然是七班的一哥,但是年级排名却由年级第三滑到了年级第五,被九班的赵兴友和四班的周国刚双双超越。四班的丁夏和九班的郭晓亮依然把持了年级的一二名,两人的名次这次掉了个头,郭晓亮时隔一年半,终于重夺年级第一的宝座。不过他和丁夏的差距并不大,只在十分之内,可谓互为伯仲。

在王勃的记忆中,郭晓亮,丁夏,赵兴友和周国刚这几个,上辈子都是北大清华生。看来,尽管他在高二的时候因为重生异军突起,压了几人一年,但历史没有多少的改变,四人依然是四中顶尖的学生,照目前的势头,两个月后的高考,怕还是会笑傲江湖,成为无数学生和家长羡慕的对象。

王勃二诊成绩的下滑并未像一诊那样引来无数师生的关注,就连“恨铁不成钢”,最关心他成绩的廖小清同学,都不太在乎了。原来很简单,去年年底媒体对他的那番什么“华夏最年轻,最具号召力的畅销书作家”,“二十岁以下,华夏最富有的学生”,“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等等甚嚣尘上的炒作,让哪怕是最迟钝的书呆子,也突然明白,对现在的王勃来说,什么年级第一,什么高考状元,在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面前,完全不值一提!

高考一天天的临近,“处江湖之远”的王勃当然体会不到其中的紧张。但是对还在按部就班上课的其他四中学生来说,却犹如即将上战场的战士,是一天比一天紧张。班主任每天的耳提面命,每个班级后面的黑板中央最醒目的位置那每天一变的,犹如催命符般的“距离考高还剩**天”的高考倒计时,以及亘古不变的“不惜寸阴于今日,必留遗憾于明朝”,“拼一年春夏秋冬,搏一生无怨无悔”,“多留一点汗,少留一滴泪”,“人生能有几回博,此时不博何时博”……等无数励志标语,无不提醒着四中学生高考的即将来临以及它的重要,在他们的头上加码,身上加压,压得无数人喘不过气来。

不过,整个四中,除了根本不紧张的王勃之外,若还要再找一个心情轻松的人的话,那就是王勃的女朋友孙丽了。她也是四中唯一一个报考艺术类院校并通过了初试和复试的学生。喜欢舞蹈的孙丽报考的是北舞,只要她高考正常发挥,或者哪怕失常发挥,只要别失常得太多,别犯缺考这种致命的错误,以孙丽现在二诊过500分的文化成绩,进北舞基本上是板上钉钉。

2001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方式跟后几年还不太一样,在高考之前就需要提前填报志愿,而非几年后的考后填报。填报志愿的截止日期是五月初。四月份的时候各班班主任就给班上的学生做了动员会。各所大学的招生简章,详细记录去年的录取分数线,在各个省的录取人数这些供填报志愿用的招生指南也在四月初发到了所有学生的手中。整个四月,四中学生,确切的说全国大部分高三学生便在选什么学校,提前批填什么,第一志愿填什么,第二志愿填什么这几个问题中来回纠结,反复。有的很快下定决心,有的半天下不了决心,有的非某某大学不考,有的则玩起了排列组合,学校不重要,只要有书读。

王勃的手头也有一份由廖小清转交的华夏各高校招生信息的招生指南。把招生指南交给王勃的时候,廖小清向王勃打听,问他准备报哪所学校,王勃说还没想好。王勃问廖小清,廖小清则说她一直以来的理想就是考医学院当医生。

“最理想的当然是考华医大。不过华医大录取的分数线太高,我除非超水平发挥,否则没戏。最现实的就是重医大。我看了重医大去年的录取分数线,结合我一诊二诊自己的成绩,只要稳定发挥,考上的机会很大。最有把握的自然就是泸医大。但是泸医大只是一所三流的医学院,考泸医我又有些不甘心。

“王勃,你说我应该报那所学校?”廖小清一脸纠结的看着王勃。

廖小清上辈子跟韩琳一样,都是考的泸医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着自己这个超一流学生混了两年,被自己耳提面命,耳濡目染,两人的成绩和上一世相比,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考华医大这种一流医学院是有点悬,但是重医大这种二流医学院却没多大问题。

“小清,我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你提前批可以报第三军医大,第三军医大和重医大一样,都在重庆。如果超长发挥,那就走第三军医大,如果正常发挥,那就去重医大。”王勃想了想,给廖小清出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啊,军医大?我没想过要考军医大呃。太不自由了,听说走路都要排成一条线,而且毕业后都是国家分配,没有关系,基本上不太可能留在好的医院。”廖小清啊了一声,面露难色。

“这样啊?”王勃捏了捏下巴,他倒是想看看自己这位俏同桌穿上军装时的俏模样,那绝对会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但是既然廖小清不喜欢,他也不能强求。军校和一般院校比起来,的确要不自由得多。“那第一志愿就填重医大吧。为了以防万一,第二志愿填泸医大,也算是双保险。不过,小清,我宁愿你复读一年,也不希望你去读什么泸医大。其他学科不一定明显,但是对学医的学生来说,上个好点的学校,以后的路子要宽得多。”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那就不想其他的了,就重医大吧。”廖小清点了点头,下定了决心。

王勃又问了班上其他几个同学的自愿情况,得知韩琳的想法和廖小清一样,第一志愿也准备报重医大,两人甚至约好了大学里面继续当同学。

唐建的第一志愿还是重邮,和上辈子一样。他的成绩和上一世相比,也有了不少的进步。他最想报的是北邮,但是看了北邮2000年高达620的平均录取分,结合他现在600出头的诊断分数,他便只有熄了报北邮的念头。王勃知道唐建上辈子是属于超水平发挥才考取了重邮,但是这辈子还能不能超水平,他根本不敢打包票,所以也不会怂恿对方冒险去考北邮。重邮就重邮吧,还能和小清,韩琳两个当同学。

林文健的第一志愿在王勃的建议下报了电子科大的计算机系,以林文健现在的成绩拿下来是绰绰有余。但是王勃知道自己这位好友的高考心态不是很好,上辈子今年的高考是考砸了的。后来一连复读了两年,每次都是超水平发挥,只要他敢报,清华都上了。可惜第一年高考失利的阴影让他在报志愿的时候畏首畏尾,阴差阳错之下,最终去了川大。林文健原本的想法是报上交,但王勃担心对方发挥失常,考不出他平时的水平,就让对方报这两年火得很的计算机专业。王勃直接告诉林文健,让他好好学编程,好好笼络几个技术高超会编程,会整网络的同学,等林文健毕业后,他投资,让他开公司去互联网闯荡,也当中国的丁三或者张昭阳!

开创网一,成为华夏第一位互联网首富的丁三正是电子科大的毕业生!

其他几个耍得好的同学,基本上都有了自己心仪的学校,比如曾思琪打算报蓉成理工,徐晶和周书报蓉城工学院,都是省内的学校。王勃本想问一下廖小清八班的钟嘉慧和九班的梁娅报什么学校,想了想,终是没问。维持了一年半的英语沙龙在这学期开学后终于寿终正寝,结束了自己的使命,廖小清不一定知道。他也不想节外生枝,让廖小清以为自己对梁娅还存有什么想法。还是等有机会通过其他途径去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