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忘年交

考虑到只有他和“丈母娘”两个人,王勃便只称了四斤美蛙和一个两斤左右的鱼头。四斤蛙看起来多,但是因为是活蛙的缘故,去皮去肚之后,也就只剩下一半。然后这种现称现卖的店,通常都会在称上做些手脚,实际能够吃到嘴的,能有一斤八就不错了。

返回到包房,王勃又问程文瑾需要喝点什么。程文瑾有心想看王勃的安排,便说随意。

“程阿姨,你看喝椰奶可以吗?”王勃问。他其实很想劝对方喝点啤酒的,因为他自己凡是吃辣点的东西就想喝啤酒,但是考虑到第一次和“丈母娘”就餐,得给对方留个好印象,想了想,就选了饮料。

“好啊!”程文瑾笑着点了点头。

等上菜期间,王勃想到梁娅告诉过自己母亲曾就读于川音,于是便将话题朝音乐方面引。程文瑾是音乐的科班生,当初在川音的时候更是品学兼优,女神一样的人物,虽然离开学校已多年,但对音乐的爱却从未断过。

“你喜欢听音乐,王勃?”程文瑾问。

“嗯。比较喜欢古典乐和现代流行乐,一部分摇滚,一些民歌。爵士,蓝调之类的则听不来。”王勃说。

“呵呵,爵士和蓝调有一定的欣赏门槛,很多人都觉得不好听。欣赏不来很正常。你平时都听些什么?”

“古典钢琴曲,比如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的那些《致爱丽丝》,《秋日的私语》等世界名曲。乐队的话主要是欧美的,像‘老鹰乐队’的《california Hotel》,‘枪炮和玫瑰’的《don't cry》,‘皇后’的《we will rock you》、《we are thechampions》,‘卡百利’的《dying in thesun》,《never grow old》,当然,香港Beyond的《海阔天空》和《光辉岁月》也很喜欢。欧美的几个组合也很有意思,像‘后街男孩’的《i want it that way》,《everybody》,‘西城男孩’的《swear it again》等几首歌,都十分的经典,耐听。

“至于个人歌星,迈克尔·杰克逊,席琳·迪翁,惠特妮·休斯顿,玛丽亚·凯莉都是我相当喜欢和欣赏的歌手。

“华语的流行音乐,比较有感觉的都是港台歌星的歌曲,像王菲,张学友,孟庭苇,齐秦,林志炫,张雨生他们的一些歌,也经常听。”王勃说。说到这里,王勃就想把自己写歌的事对自己“未来的丈母娘”秀一秀,显摆显摆,不过考虑到对方是音乐方面的科班生,他很怕“丈母娘”好奇震惊之下挖根问底,多问他几句后露馅,那种想显摆,嘚瑟的欲望便被强行压了下去。

程文瑾听着王勃的介绍,一开始还频频点头,但是当王勃将当今世界最主要流行乐队和流行组合及其他们的代表作随口拈来时,程文瑾便有些讶异了。这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喜欢,而是非常喜欢,否认不会像对方这样如数家珍,信口拈来。

音乐和文学都属于文艺范畴,在中国当代教育体系下,算是相当“奢侈”的爱好。一般人也就是听听和看看,泛泛的听,泛泛的看,很少有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不务正业,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听歌和看小说上。所以,哪怕她的女儿梁娅,拥有一个爱文学的父亲和爱音乐的母亲这种有浓浓文艺气氛的家庭,除非梁娅在文学上或音乐上表现出明显的天赋,否则她和梁经权是不会去鼓励梁娅“多听听”和“多看看”的。即便平时,也只有在梁娅很好的完成了自己正常的学业后,她才会容许她看两本闲书和听点闲音乐来放松心情,陶冶情操。

所以,面对王勃,这个在文学上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敏感和天赋——至少是文学评论上的天赋,写作上是否由此天赋还有待她的探索,在音乐上也涉猎甚深的孩子,程文瑾是又惊喜又好奇。

通过和对方短短两三个小时的接触,交流,程文瑾对王勃的印象已然大为改观。以前的她,由于对方的懂事,知礼,又帮助过自己而感觉对方不错,是个“惹人爱”的孩子,但也仅此而已。因为像这样的孩子,坦白讲,她也见过不少,并不觉得对方有多么的稀奇和特殊。

然而,经过近距离的交流和观察,她无比吃惊的发现,对方可不仅仅是懂事,知礼,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也有深邃的洞见。这种洞见,已经不能单单用好学来形容了,而是一种少见的敏感和天赋!对,天赋,除了天赋,她大概想不出其他合适的词。她觉得,哪怕对方的文化成绩不是很好,但是凭借他在文学方面展现出来的慧心,如果能坚持下去,以后肯定必将有所作为,甚至以此谋生,成功成名,也大有可能!

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在文艺上拥有绝佳潜质的男孩儿!否则,对方作为一个地道农民出身的孩子,从内到外,从谈吐到衣着,又何以表现出“非农民”的文艺气质呢?

而对于拥有文艺气质的人,程文瑾一向是偏爱有加,甚至可以说“无力抗拒”。曾经的她,毅然决然抛弃自己美好的前程,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繁华的国际大都市,跟着梁经权这个一穷二白的穷小子来到四方这个以前她听都没听过的旮旯犄角安家落户,相夫教女,就是被对方那俊俏的外表和四溢的才气深深吸引,以至于奋不顾身,犹如飞蛾扑火。经过十几年现实生活的打磨,现在的程文瑾看人当然不会像当初那样幼稚简单,但是本能的,她还是会喜欢有文艺气息的人,尤其是在文学和音乐这两处她精神倚靠的最后港湾能够和她交流、对话,有所擅长的人,程文瑾便会觉得特别的投缘。奈何四方太小,雅人不多,她的丈夫以前算是一位可以交流的“同志”,但丈夫随年龄的渐涨,仕途上的裹足不前后慢慢的便开始变得有些愤世嫉俗,怨天尤人起来。以前学生时代经常爱看的世界名著,西方经典也不看了,开始将自己的触角朝中国的传统文化那里缩,而程文瑾对传统文化又不感兴趣,她的审美不在那些“封建糟粕”上。

至于音乐,什么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什么肖邦,莫扎特,什么披头士,老鹰……呃,对于梁经权这个小时候从未进经受过任何音乐熏陶、洗礼的穷小子而言,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是平行宇宙。

当程文瑾在自己年少青葱的学生时代,她还曾多次去听各种音乐会,去参加学校的舞会,但自从嫁给梁经权后,莫说什么音乐会,连进电影院的次数,一个巴掌都用不完。

多年来,程文瑾在外认真工作,在家相夫教女,努力扮演好母亲和妻子的角色,看起来无忧无虑,随着女儿梁娅的长大,家里虽然物质不甚丰富,但也处处是欢歌笑语,不论对丈夫还是对女儿,她都总是笑脸盈盈,做出贤妻良母的姿态。

但是,只有在夜深人静,午夜梦回的时候;在无数个难以入眠,漆黑如浓墨一样的黑夜中睁开眼睛的时候,那种深深的孤独,那种无人理解,也无法诉说的心灵的苍白和寂寥才会显露。

多少次,在丈夫已经安然入眠,难以入睡的她却只有大大的张开眼睛,一动不动的看着头顶那已然存在但却完全看不见的天花板。她感觉自己的整个人生,她这辈子的命运就被头顶的那个看不见的,但却一直存在着的天花板禁锢着,囚禁着。她自己,便是天花板下的囚徒。逃出囚牢之外对这个年龄的她来说当然已经是不可能了。她也并不想真正的逃出囚牢。只是希望当她在外“放风”的时候,能够遇到一两个有趣的,能够相互聊一些她真正感兴趣的话题的“牢友“,给予自己最后一丝慰藉。

而这,在四方这个“西南边陲”文化的荒芜之地,也不可得!

直到今天意外的遇到女儿的同学,一个叫王勃的男孩,给了她一种很多年不曾有过的讶异和惊喜!

和对方的交往尽管仅仅只有两三个小时,但凭着一种女性的直觉,她感觉自己找到了自己的“牢友”,一个17岁的忘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