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叶霓细细丈量了一番,光是她如今住的这一排屋子,就足足有一百平左右,若是再算上前堂后厅,怕是不下三百平。

这还没算上院子的面积。

虽说大庸朝如今也算得地广人稀,家家户户的院落都大着,可她脚下的乃是盛京,而白下巷又是盛京中的好地段,可想而知这院子价值不菲。

莫说是乐章那样的落魄户,就是许多在盛京世代为官的,也买不起这样大的院落。

谢长安对她的阔绰,她后知后觉,也因为这一点,叫她千里迢迢赶来却没看见人的郁闷好了些。

心情好了后人就会放松,迷迷瞪瞪的,叶霓一觉睡到天光大亮,等她醒来,却被两个婢子告知谢长安昨夜来过。

“殿下见您睡得香,不曾出声打搅。”

叶霓点点头,见这婢子有意上前为她捏肩,她连忙拽着樊大娘逃也似地出门。

“大娘,你说我这人是不是没有享福的命?”烈日当空,叶霓坐在驴车上与樊大娘说道。

樊大娘默不作声,在她看来,若是叶霓还没有富贵命,那举天之下算得上是富贵命的也没几个了,她之所以不回话,不过是心里有事儿,一时半会儿没听清叶霓说了甚。

没人搭理叶霓也不恼,她眯着眼睛晒太阳。

但大中午的晒太阳太傻,这会儿正值八月中旬,盛京虽地处北方可夏日亦是炎热。

不过晒了一刻钟不到,两人就默契地进了车厢,只是将那车帘卷起来,如今这驴车经过陈家阿公改良,比起之前那是又上了一个档次,车内的依靠也都被二娘换成新的绢布,人坐在车里,盛京城里的道路又整洁宽敞,人在里面也算是舒坦。

车厢摇摇晃晃的,叶霓的困劲又起来了,等她醒了却见樊大娘一脸的苦大仇深。

“那两个婢子我问了,矮些的叫怀祯,高个的名为怀柔。”她碎碎念道:“就是不知做起饭食来合不合你胃口。”

叶霓听闻此言,忍不住瘫在绢布靠枕上笑了起来,看来这两个婢子的到来叫樊大娘受了刺激,以为自己在盛京的活计被人抢了去。

抢她活计的若是旁人也就罢了,却是谢长安身边的婢子,要知晓谢长安再怎么也是大庸的七皇子,他手下的婢子就是伺候人也是一等一的出挑。

何况谢长安还是叶霓的相好。

两相叠加之下,樊大娘能不郁闷就怪了。

叶霓苦口婆心地安慰了几句,却毫无成效,最后她也是破罐子破摔了,言说叫樊大娘陪着她来盛京并不只是叫人伺候。

“我若是想找人伺候,也能买一个二个的家仆充门面,为何还叫你千里迢迢的跑来?”

樊大娘表情一凝,觉得有几分道理,她正襟危坐道:“难不成还有别的原因么?”

“这自然是有的。”叶霓咬着嘴唇,苦思冥想了片刻,突然福至性灵,她道:“阿布你可知?”

“不就是与你结伴来的那个商贾么?我知。”

“我打算在盛京也琢磨出些赚钱的路数,但人生地不熟的,想找你搭把手。”

这话叫樊大娘痛快了,她豪迈地拍拍胸脯,言说有甚需要帮忙的只管唤她,莫要见外。

叶霓哭笑不得,其实盛京官员的俸禄还是十分可观的,但若是用来养家糊口,就有些勉强。

诸如像她这样的八品小官,一个月的俸禄就有十两银子之多,看着多,可考虑到盛京的物价与交际,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因此想在盛京过得体面些,官员们还要有别的路数来钱。

但这时候重农轻商是刻在人们骨子里的,因此虽说庸朝律法不曾严禁官员从商,可满朝大臣还是以经商为耻。

季波就是各种翘楚,他不曾成家,但他自诩为盛京名流,光是交际就能花光俸禄,就算当初有三皇子贴补着,却还是不够的,因此私下里他也会接些私活儿,诸如帮人写写人物传记之类的,又或是文坛有新锐登场,想要快速出人头地,也会花钱请他做些点评。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文人的来钱路数,叶霓就不同了,盛京贵人多,消费能力也出挑,对她而言,那是大有可为啊。

吃穿用度,哪一个不能挣钱?可这时候的地方行会势力不容小觑,看着都是不起眼的小商小贩,但真有外乡人过来抢生意,他们也会自发地团结起来排外。

若非如此,阿布此前也不会一直苦于没有门路了,为何他那时仅仅凭借一个羽绒衣就受人欢迎?

一来是羽绒衣确实是个好物什,二来,这羽绒衣盛京本土本就没有,是个稀罕玩意儿,因此自然更没有与之竞争的对手。

如今你再叫阿布靠着羽绒衣重新杀回盛京,那也是千难万难了。

因此叶霓琢磨的,就是拿出个新鲜的东西,最好是坊间没有类似的。

可这是盛京啊,甚好物什没吃过,甚好东西没用过?要在这些东西上搞新花样还是太难,而且叶霓也不像在走传统营生了。

来都来了,自然要玩个大的。

琢磨来琢磨去,恰好阿布也回来了,叶霓就想着搞个超市的概念。

这超市就是现代人理解的那种超市,别看现代的超市遍地走,看着一点都不新奇,可超市正儿八经出现的时间并不久,往前数个八百十年,也都是米粮店、油店、香料店等等,分分散散的,想买还要挨个挨个的跑。

大庸朝就更是如此了,盛京在商贾一道上的管制颇多,居民区与坊市严格区划开,每个坊市也各有特色。

木兰词中写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配并不是夸张手法,而是东市极有可能就是牲畜卖场,西市也只卖些生活用具。

因此如果真想做出超市这个新概念,选址也得讲究。

叶霓粗粗想了想,便遣着驴子往一个坊市走。

驴子虽然高壮着,可历经半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其实也累着,因此走得慢慢悠悠的。

还没等走进坊市,就听一稚嫩的童声吆喝道:“各位官人们走过路过,都来瞧一瞧我家的刀具嘞,谁用谁知晓,猪腿牛骨一砍就断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