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五郎去的早,叶霓愉快的闲暇闲暇时光,飞快地结束了。
起初她也想不明白这两者有何干系,但很快她就明白了。
四娘虽说因为叶霓的介入,勉强接受了现实,但并不代表她放下了对此事的芥蒂,小姑娘生来要强,五郎求学后,四娘便日日问询。
“今日你学了甚?”
“庄先生没教甚,只讲了三字经。”
四娘得意非凡,“切,我早就听阿姊讲过了。”
若是这般,小姑娘就能安生一天,可若是庄先生教了甚叶霓没教的东西,那叶霓的噩梦就来了。
四娘一定会痴缠着她,大有五郎学了什么,她也必须要学,甚至学得比他还好的劲头。
因为这个原因,叶霓也被逼无奈,开始了废寝忘食的求学之旅,白日教授四娘学问,晚上则是进空间也跟着学习。
一来二去的,叶霓还发现了不少好东西。
如今虽说已经开春,但距离耕种尚有一段时间,从大学城里收来的一批货,其中就有农学生的书籍。
书里详细解说了一些土地肥力与庄稼产量的关系,还提供了几种天然优质肥料的制作方法。
有一种就是用猪粪制成。
这让叶霓陷入了深思,猪圈虽说刚开春没吐芽,但枝干瞧着似乎粗壮了些?
作为一个小地主,佃农的庄稼产量与自家的租子息息相关,心动不如行动,她向来是个行动主意,这时候的人对耕种需要肥力一知半解的,若是哪块土地肥力足,则称其为良田,但再肥的土地,也撑不住经年累月的耕种。
于是良田变废田,人们再次寻觅新的土地耕种。
其实长久来看问题也不大,毕竟大自然有自己的循环,废田长久没有人耕种,土地肥力总有恢复的一天,但具体到个人身上就不同了,叶家虽说算得上是地主,但算来算去,土地也只有那么些,若是土地不再肥沃,那么佃农也会另寻别的地主。
久而久之,叶家自然没有租子可收。
为了产量,也为了自家能有更多的粟米吃,叶霓决心开始沤肥。
原料都是现成的,主要是猪粪,还有吃水果时剩下的果皮、厨房剩余的烂菜叶。可以找个容器,把果皮、菜叶放进去,然后直接拌入三分之二的沙土,然后用麻布等封严,夏天季节沤一个月左右即可成腐殖土,这东西既可以直接栽花,也可以当花肥追施。
但叶霓不是用来栽花的,眼下时令严寒,若是任其自然发酵,只怕用时太久,于是她在这些东西旁边点了个柴禾,烧尽的柴禾灰烬也一道混进去。
此外,吃剩下的肉骨头,比如猪骨头羊骨头等,放入水中浸泡一昼夜,洗去盐分,书上的做法是捣碎即成骨粉,但这时候没有高压锅,于是她蒸煮许久,等煮的骨髓都出来了,再掺入一半砂土,就成了营养完全的基肥。
从成分上讲这些东西含磷丰富,对于农作物来说是个宝贝东西。
但要注意的是,这肥料主要成分还是猪粪,因为猪崽子吃得好,所以粪便里油和盐比较多,简单来说,如果直接将这样的肥料加入地里,只怕会烧苗,想用还是要先将肥料放放,但叶霓急着看效果,于是多掺了些清水,来去除这些东西里蕴含的盐分及油。
其实油在哪里都是个好东西,但是叶霓不是农学生,把握不好里面的关窍,于是只能照本宣科。
主要还是怕油和盐多了,会引起土壤发霉。那样不就与她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吗?
因为想要沤肥,这几日叶家吃饭用剩下的剩饭剩菜,甚至是淘米水啥的,全都被叶霓攒下,这可都是用来做肥料的好东西。除此之外,因为做胰皂的原因,大娘都嫌弃的一些乱七八糟的油脂,也都被叶霓拦着攒下。
“莫丢莫丢,都有用处。”
“这能作甚?”
大娘虽说不解,但她还记着胰皂哩,那不就是叶霓将一些废油炼化来的么?
对于大娘的疑问,叶霓笑眯眯的,“我在给土地加肥哩。”
土地加肥?那是个甚?
这时候的人不懂别的,只会在秋收之后,将剩下的根系撅出来,再埋进土里,或者烧些麻杆草木灰什么的,这种做法确实有点用处,但古时候的人不知其中原理,多少有些埋进去与土地公打声招呼的意思。
“这么做,来年土公地还记着。”大娘笑盈盈地答。
叶霓则是哭笑不得,可能确实有些世家大族的人对此有研究,但这东西也并未推广开,若是叫村民都来用她的肥料,也还是有难度的。
这时候的人对土地感情深厚,逢年过节还要给土地公供奉上香,肯定不愿意毫无缘由地将肥料放在土地里。
只得先展现出土肥的好处,届时大伙儿自然上赶着要用。
叶家大半的土地都分给了佃农,剩下的都是旁人不愿意要的贫瘠土壤,这正合了叶霓的心意。
此事她与王二郎商量,王二郎出身柳家庄,吃用都在山里,听闻家里还种着许多果树,他手里肯定有果树苗。
“三娘要种树苗?”
王二郎吃了一惊,柳家庄虽果树众多,但那也是被逼无奈,因为实在没甚适宜种地的良田,旁人无奈之下的选择,这叶三娘居然上赶着种?
实在怪异至极。
叶霓笑道:“我家土地虽多,但也都分给了佃农,剩下的也不是甚良田。”
“这般么?倒是能种,不知三娘想要甚?”
两人去后山走了一遭,叶家被人挑剩下的地大多是山脚下那块地,说起来也算是盐碱地。
地理位置实在太差,雨水多了则涝,日头不好则阴,往年只种一旬水稻,若是有心,则会种种水芹菜啥的,但操弄起来又费心,自叶家耶娘走后,就再无人搭理了。
王二郎道:“这块地用来种果树倒是合适。”
叶霓点头,她做过功课,盐碱地对绝大多数农作物都不友好,但种果树则不然,书上说这种土地产出的水果更为甘甜,也不知是真是假。
“我打算种些梨树桃树,你家有么?”
对方点头,言家里有桃树和柿子树,若是梨树,还是彭五郎家的好。
“三娘要多少?”
叶霓沉吟片刻,这块地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差不多围了后山一半儿了,她丈量了一番,最后粗粗敲定三类树各二十棵。
“定金要多少?”
王二郎摆手,过去的小半年里,就是因为叶霓收他们好些枣子梨子,柳家庄的境况才好些,不然今年冬日还不知又要饿死多少人。
“要甚定金,我给三娘挑来就是。”
“还是要给的,日后还有别的买卖要做,这些省不得。”
最后给了二两银子,剩下的都叫王二郎换成枣糕。
“年关我们村的娃娃没甚好吃食,我想带回去给他们补补。”
“自然,我明日就做。”
两人生意谈得愉快,王二郎又是个有情有义的,叶霓敬佩这样的人,枣糕多给了一倍不止。
“这、哪里有恁多?”
“马上到元宵了,快送去给娃娃们尝个鲜。”
“哎。”恁高大的汉子,眼圈兀地红了,他用汗巾子擦了擦,然后担起箩筐往外走。
雪越下越大,最后高大的身影湮没成一个小小的点。
希望柳家庄的人,这次能好好过个元宵罢。
其实柳家庄的境遇比众人想的还要难些,此前仓河村发生过一次灾害,死了好些人,叶霓估摸发生的就是泥石流,而仓河村去年遭旱情况能好过,也全靠着山上的水源,因此村民们对这大山的感情还是复杂的。
这时候人力有限,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显得那样无力。
仓河村如此,柳家庄只会更甚,群山环绕着,虽说不宜种地,但依山傍水的总饿不死人,可是山路险峻呀,就是家里婆娘要生崽,相公都要提前许久去外面找稳婆接生,有时候就算钱给到位了,对方还不一定愿意来,毕竟路程恁远,一个不小心摔下去,命也就没了。
一来二去的,柳家庄人凡是有个病灾,基本都靠熬着,这还仅仅是他们日常苦难中不起眼的一点。
虽说无甚良田,但租庸调半点不少,村里汉子只能出去做力气活儿换钱买粟米,叶霓做出豆腐后,往来石头城和仓河村的,大半都是柳家庄的脚夫。
也因为这豆腐,脚夫的生意多了,柳家庄人今年才能捱过去。
有这层情谊在,这村子里的人大半都对叶霓心存感激。
正所谓善缘结善果,一怨还一怨,人生际遇无常,叶霓虽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但她所做的一切,就像一滴水滴入江河湖泊,掀起小小的涟漪,水花虽小,但毕竟不是风过无痕,还且看她如何斡旋。
话转到仓河村这边,在这里叶家可是响当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村民的心,叶霓烧土粪时也不避讳着,于是时常有村民上前问询。
“三娘,这是何物,怎得恁臭?”
“土粪,瞎琢磨的。”
“拿来作甚?”
叶霓言说自家打算种些果树苗,所以捣鼓捣鼓。
“我瞧猪圈旁的灌木长得好,所以想着这猪粪能不能给土地加肥。”
“为何不种粮食?”
“家里娃娃爱吃,也不是甚好地,种多少吃多少。”
一听是果树苗,那村民也就歇了心思,毕竟在他们看来,水果梨子虽然可口美味,但终究比不上正经的粟米粮食。
对这些言论,叶霓笑而不答,自家的吃食虽说已经数一数二,但她还是觉得单调,要想饮食丰富些,少不得种些水果。
要不是这时候没有草莓,她都想架个架子种草莓,草莓是没得想了,也不知这时候葡萄有没有?
等阿布从盛京归来时,她再问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