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除名

一番云雨过后,李海棠娇喘,夫妻俩有一段日子没恩爱,倒是把床榻的被褥都弄湿了。

萧陵川抱着自家娘子到净房洗漱,而后又忍住想梅开二度的冲动,把人抱在火炕上。

“娘子,我把床榻上的东西都换了。”

萧陵川说完,迅速地拆下被单,而后塞到装置脏衣服的小箱子里。

“那……我们就睡火炕吧。”

折腾一番下来,彻底得到满足,李海棠神清气爽,她想,可能是采阳补阴,之前疲惫,腰酸,种种孕期的反应,此刻全消失不见。

看来,还得靠野人夫君解决问题。

“我昨天去书院看了小弟。”

整理妥当,萧陵川把茶壶蓄满水,在角落支起一个小桌子,上面摆着几样下酒小菜。

李海棠不能喝酒,就用淡茶作为代替,陪着萧陵川闲聊。

花生米是晚上才在杂货铺买来的,又甜又香又脆,她拈起一颗,抛到半空中,等着野人夫君用嘴接。

一个小游戏,夫妻俩也能玩得不亦乐乎,气氛温馨甜蜜。

“小弟咋样?胖了瘦了,有没有长高?”

李海棠停止动作,盯着野人夫君,等待答案。

她心里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小弟,做姐的又不能说太多,怕给他心里造成负担。

不能做什么,只好在生活起居上给点关心,而她怀孕以后,难免分神,尤其是人不在鹿城,只能拜托陈二婶一家多多照顾着。

家里发生诸多变故,对小弟金琥的打击,远比她要大。

“长高了些,之前的衣衫短了半截,陈二婶又给他做了新衣。”

有陈二婶,还有春娘,这二人都特别喜欢李金琥,衣食住行,考虑得周全。

变化最大的还是四喜,营养跟得上去,就和小牛犊一样。

萧陵川见他是个好苗子,就委托孙铁头帮忙,物色一位人品方正的武师,传授四喜武功。

他考虑得比较长远,以后李金琥赶考,家人或许不能一直陪在身边,全靠四喜忙前忙后。

会点功夫,至少不用担心路上有个万一。

“夫君,这些多亏了你。”

李海棠叹息,一想到小弟要被迫成长,就会很心疼。

她总琢磨多做些,却又不晓得从哪里做起。

“说的这是什么话,我们是夫妻,本是一体。”

萧陵川喝了两杯酒,享受难得轻松的时光,不像在鹿城,时刻保持警醒,一根弦紧紧地绷着。

李海棠知道这个道理,她不过是客气客气,说点场面话。

“对了,还有个事。”

放下酒杯,萧陵川找了一条干布巾,包着李海棠的头发。

他去了一趟医馆,怕自己记错,又问了一遍郎中赵宝山。

彼时,赵宝山正忙着给百姓看诊,听到萧陵川的问题,愣神好久。

神医的夫君,竟然这点常识都不知道!

“赵宝山也是个榆木脑袋,夫君你又没生产过,知道才奇怪了。”

李海棠大笑,这个赵郎中也是个活宝,闹出不少笑话,人是好人,奈何是个赔钱货。

医馆自从有他在,就一直处于超负荷的状态,这都开了快一年,盈利的银子还不够家里的伙食费。

她想靠着开医馆发家致富,基本是做梦,不拖后腿就不错了。

“夫君,你说有事,就是说这个?”

现下边城一团乱,也不是开铺子做生意的好时机,等缓缓再说,总得找个营生。

在地下城打劫的宝贝,最后会换得银子,又由银子变为士兵,粮草,军需,到不了她手里。

李海棠不缺钱,但缺来钱的路子。

“是关于李家。”

萧陵川本不想让娘子糟心,之前夫妻俩说好了不隐瞒,他觉得有必要让她知晓。

前几日,李老太太没了。

李家的族人打听到李金琥在麓山书院读书,族长带着人找到书院,希望李金琥回家奔丧。

至于李海棠,被李家从家族里除名。

“真的吗?我求之不得,哈哈!”

李海棠拍着手,她现在很想买几挂鞭炮庆祝,为感谢除名,她决定等回到山上的时候,给族长送礼,就送一个大猪头。

萧陵川动了动嘴角,就知道娘子是这个反应。

“然后,找小弟干啥?”

欢呼过后,李海棠还没忘记重点,当初李家这么对姐弟二人,族长选择做个睁眼瞎,现在又想来套近乎了?

“想让金琥回去奔丧,顺便守灵。”

族长认为,李金琥是李家的子孙,不能大逆不道,若是如此,这对他以后科考,都是一个污点。

李老太太再不好,名义上,还是他的亲奶奶。

尽管李海棠不想承认,但是族长说得是这么个道理,这也是她屡次对李家手下留情的原因。

甭管李家如何,作为子孙就是不能抱怨,不能记恨。

反正大齐以孝治国,小弟不能做出太过火的事来。

“夫君,李老太太只是看不上我,如果当初卖了我,她还是会管金琥的。”

没收了家里的屋子和田地,让李金琥寄人篱下,跟着李大江一家过日子,遭受点虐打,却不至于真敢把人饿死。

李老太太这么对李海棠,一来村里重男轻女,二来,也是因为她根本不是李家的种。

如果族人是好的,李海棠不介意让小弟和族里来往,毕竟有族人庇佑,总比没有好。

一连串的事,让她对李家失去信心。

“村里人都找李家讨要钱财,最后怎么解决的?”

同在一个村,李老太太胆肥,就敢把人家闺女往火坑推,真是作孽啊!

她走了,也不晓得李家如何收场。

“族长出面解决,事情不好闹大,做个和事佬,息事宁人。”

钱财的事,族长做主出面讨要,弥补给受害的人家。

钱财被李大河的外室姜氏卷走,可李家还有卖孙女买的铺子。

不过族长进城才知道,北地战事吃紧,很多商铺门可罗雀,关门大吉,李家的铺子挂了出兑,却无人问津。

丑事绝不能宣扬出去,不然以后族里名声臭了,远近的村落,都不愿意娶村里的闺女。死者为大,李老太太都死了,往事,就不必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