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公主回忆(4)

临阿娇的心中充满疑惑,却也充满期待。

她福身,走出慈宁宫,心中怒火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坚定。

天威楼,矗立皇城偏远地地,却高耸入云,巍峨壮观。

楼体坚硬黑石砌成,岁月在其表面刻下了深深的痕迹,更增添了几分沧桑与威严。楼顶上的飞檐翘角,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金光,仿佛要刺破蓝天。

她走向天威楼,每一步都是虔诚。

楼内,昏暗的灯光勉强照亮着陈旧的书架,书架上摆满了泛黄的古籍。

书页散发淡淡的墨香,与木质书架的陈旧气息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历史韵味。

临阿娇轻轻抚摸着书脊,她的心跳似乎与这些古籍的韵律同步,她的思绪在这些泛黄的文字间穿梭。

当她终于站在第四架十五册前,她的心跳加速,手指轻轻翻开那尘封已久的书页。

眼前的一切让她震惊。

那些被刻意隐瞒的真相,那些被权力掩埋的秘密,如今一一展现在她的眼前。

“这书籍,我带出来了。”

临阿娇轻轻地拿起那本书,她的心跳仿佛与书页上的文字产生了共鸣。

她深吸一口气,交给沈惜词的那刻,只觉一阵轻松。

沈惜词查阅翻看——

在书页的最后,她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夹层,里面藏着一封信。

那信中,反复提到宋府。

“公爹?”

“就是宋老爷。”

临阿娇叹气,随即继续讲下去。

当时的她,心中只觉惊诧。

但看着泛黄书信,随即明白了余梦鲤的用意。

她将那信件握在手中,缓缓走出天威楼。

她没有犹豫,踏上马车,直接去找宋府的主人。

当她踏入宋府大门,那种庄重与沉稳的气氛让她不禁肃然起敬。

宋老爷坐在书房中。

临阿娇向他鞠躬,双手递上那封信。

宋老爷疑惑地接过信,当他看清信上的内容时,眼中闪过一丝震惊。

“你是……”

他抬头看向临阿娇,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临阿娇。”

“敬昭公主,”宋老爷豁然大笑:“你为何会有此信?”

这种人,骗不过也不用骗。

临阿娇深吸一口气,简单讲述发生事情。

而宋老爷听后,沉默许久。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临阿娇点头。

“推翻暴政,为东明带来真正的和平与繁荣。”

又是沉默。

临阿娇紧张等待着宋老爷的回应。

书房气氛变得压抑而沉重。

宋老爷眉头紧锁,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凝视着窗外的景色,仿佛在回忆过去岁月。

过了许久,他才缓缓转身,看向临阿娇,声音低沉。

“敬昭,你的请求,我不能答应。”

临阿娇震惊地看着宋老爷,心中的希望瞬间破灭。

她不甘心地追问:“为什么?难道您不想为东明百姓谋求福祉吗?”

“我早就和宋辞说过,他的想法不切实际,他从来不听我的。”

“沈惜词那孩子更是一字不听,非觉得自己能够将丞相府扳倒在地,让季清厉再无翻身之地。”

“敬昭,我以过来人身份劝诫你,不要做不切实际的幻想,坏人是杀不完的。”

临阿娇毫不犹豫摇摇头。

“敬昭愿为东明百姓,付出一切。”

宋老爷微笑,随即炸开几字——

“不切实际。”

“若是坏人这么好杀,老夫在朝廷拿稳一切时,不还是给了季清厉生的希望?”

临阿娇觉得自己被打击了。

她脑袋一转,随即道。

“宋老爷,敬昭知道这条路不好走,但敬昭不能眼睁睁看着东明百姓受苦。”

“敬昭不求您相助,但求您不要阻止敬昭。”

宋老爷看着临阿娇,背对身去。

“东明朝政已烂,你们这几个孩子若真想,老夫不阻拦。”

临阿娇听到这里,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多谢宋老爷。”

她深深地鞠了一躬,正准备离开时,又转过头。

“宋老爷,还有一事。”

宋老爷没有转身,却也未开口阻止。

临阿娇轻笑。

“您儿媳的词茗堂,如今力排众议,坚决要为满街的流民所治病,砸锅卖铁,银子与草药都借到我这里来了。”

“敬昭瞧着着实辛苦,来知会您一声。”

“至于您帮不帮,敬昭管不着。”

“敬昭告辞。”

在暮色渐浓的时分,临阿娇的身影消失在朱红的大门。

庭院里话语,回荡在老翁独自坐的堂前。

手中烟斗冒出一缕缕青烟。

月光如水,静静洒落在词茗堂的门前。

流民们低语,一窝蜂涌进这扇门内。

宋老爷在外头瞧着,一步不动。

站在这里,都能闻到那扇半掩的门内的浓郁煮药香。

顽固不化。

宋老爷默默叹气。

不过……

倒也算是勇气可嘉。

沈惜词在房内,反复看看临阿娇带回的书。

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在指引她。

“阿娇,我们能做到吗?”

她低声自语,手指轻轻划过书页上的每一个字。

她的心跳,似乎与这些文字产生了共鸣。

她知道,这条路充满了艰难和挑战。

沈惜词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