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手打更新最快★★
陈震东所率领的第九支队目的地为武陟、修武一带,这个地方接近焦作,是一战区划分给独立挺进纵队的游击区。
自七七事变以来,日军不断组织兵力发起一次又一次所谓会战,意图短时间内消灭中国抗战的有生力量。国军方面进行层层布防、处处据守、节节抵抗,但更多的部队一触即溃,因此日军的进攻速度大大出乎日本军部的预料之外。
国军部队退却如此之快,事实上也给后来的抗战保留了大量有生力量。虽然让日军占领了广大的中原城市,但是他们战线拉长,人员越来越分散,到目前为止,日军仅仅能有效控制中心城市、重要乡镇以及交通路线,其他广大的山区、乡村处于真空状态,这给中国军队留下了游击战的巨大空间。
太原失守之后,山西土皇帝阎锡山曾经向军事委员会要求将他的部队撤过黄河,但是军委会严令:任何部队不得过黄河,阎锡山的第二战区司令部及其部队留在黄河北边打游击。同时,军委会组织了一些乙种军、别动队、挺进军等,这些部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敌占区进行游击战。
花园口决堤以后,黄河以南的日军被滔滔黄水暂时阻止了脚步,黄河以北的日军开始蠢蠢欲动,他们不断向晋南发动进攻,以呼应沿同蒲路南下的日军。
武陟、修武处在焦作的东南,独立挺进纵队的游击区就被划分在这里。焦作本身就是一个煤炭城市,自然成为日军的防御重点。第一大队的到来,从战场态势上切断了日军前线部队同后方联系,真是如同一把钢刀插在了日军的咽喉部位。为了解决自己的后顾之忧,日军很快就开始组织兵力,准备对第九支队进行“扫荡”。
第九支队到达之后所遇到的的第一个困难并不是日军,而是给养的供应。先不说武器弹药的运送,就是维持士兵们一日三餐的军粮都难以保证。
第九支队这次是齐装满员出发的,共有三个大队和一个护卫支队部的第十中队,连同第九支队的指挥部在内,共有一千七百余人,每天所需的军粮就要两千多斤。
日军的到来,此地很多乡绅弃家而逃,原来的地方政权也全部瓦解。一般普通农家余粮不多,集市也日渐萧条,部队虽然带了不少军饷,但是每天需要这么大数量的粮食,在当地采购确实很困难。虽然出发时各大队都随军带了不少军粮,但是时间一长,军粮的问题日益严重起来。
陈震东的大队部驻扎在苗店镇,和他在一起的是他的嫡系部队第一大队及第十中队,第二大队驻守西湖村,李青林的第三大队驻守桐花沟。
桐花沟的所在是一个丘陵地带。它之所以被称为桐花沟,是因为这里有一条十几里长的丘陵,丘陵上绿树葱葱,丘陵下有一条又深又长的的沟,里面长满了桐籽树,每当桐籽树开花时节,满沟的桐籽树同时开花,煞是好看。
此地能够种粮食的平地不多,因此百姓很少,当地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出售桐籽、桐油的所得。
三大队一到驻地,张二苟就跑到李青林的大队部来叫苦:“老大,这是什么破地方,要人没人,要粮没粮。凭什么他们驻好地方,咱们驻扎在这兔子不拉屎的地方?”
李青林微笑道:“我看着地方不错啊,最起码汉奸就很少。”
张二苟顿脚道:“老大,这里除了树还是树,咱们粮食怎么解决?”
李青林在家乡的时候就捡过桐籽,他知道桐籽树是价值很高的经济作物。这么长的一条桐籽树沟,必然有人来管理和收获,这些人应该算是经济相对富裕的。本地不出产粮食,但是本地人绝对能买到粮食,不然这些人怎么能维持到现在呢?
李青林拍着张二苟的肩膀,笑道:“八中队长,别着急嘛,车到山前必有路,粮食会有的。”
李青林的预言果然没错,没过两天,三大队找到了一些本地人,通过这些人,小六子他们真的就如数买到了粮食。
张二苟觉得李青林会神机妙算,李青林笑道:“现在兵荒马乱的,大户乡绅都跑了,剩下来的都是舍不得家业的,或者跑不掉的人。桐油很值钱,只要运出去就能发大财。这些人既然能将桐油运出去,那一定就能够将粮食运进来,所以粮食不成问题。”
张二苟道:“也罢也罢,不然咱们仗还没开打,真的有可能自己就饿死了。”
李青林道:“不过买粮食不是办法,咱们还是要想办法让本地人种粮才成,只有本地有余粮,咱们才真的不愁吃喝呢。不然鬼子一封锁,粮食运不进来那可就真糟了。”
现在正是六月份,李青林命令士兵们寻找本地农民,士兵们无偿帮农民开荒,然后再种上一些秋粮和蔬菜。
从李青林当代理连长开始,他们手里就从来没缺过钱,因此小六子他们采购物资什么的都是公平交易。士兵们虽然来自各个地方,但是在李青林他们的严格管理之下,三大队的军纪一直很好,从来没有发生过扰民事件。
三大队到了桐树沟以后,开始紧急训练后招来的那些青壮年难民。这些后招进来的年轻人都是农家出身,在行军的路上断断续续训练了一些基本的东西,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因此三大队一到桐花沟就加紧开始正规训练。
正如李青林所预测的那样,这些吃饱了肚子、安置了家人的农民特别听话,他们不仅干活特别尽心,训练起来也特别卖力。
日军已经开始调动,战事就在眼前,要像以前那样不慌不忙完成所有入伍训练已经不可能,李青林只好采取速成法,先从可以马上就参加战斗的单兵战术开始训练,其他的如队列、行军等等,等待其他时间再加以完成。
虽然紧赶慢赶,等新兵们刚刚学会打枪、投弹等最基本的单兵技术,日军针对第九支队的行动开始了。
★★全文字手打更新最快★★
★★全文字手打更新最快★★
陈震东所率领的第九支队目的地为武陟、修武一带,这个地方接近焦作,是一战区划分给独立挺进纵队的游击区。
自七七事变以来,日军不断组织兵力发起一次又一次所谓会战,意图短时间内消灭中国抗战的有生力量。国军方面进行层层布防、处处据守、节节抵抗,但更多的部队一触即溃,因此日军的进攻速度大大出乎日本军部的预料之外。
国军部队退却如此之快,事实上也给后来的抗战保留了大量有生力量。虽然让日军占领了广大的中原城市,但是他们战线拉长,人员越来越分散,到目前为止,日军仅仅能有效控制中心城市、重要乡镇以及交通路线,其他广大的山区、乡村处于真空状态,这给中国军队留下了游击战的巨大空间。
太原失守之后,山西土皇帝阎锡山曾经向军事委员会要求将他的部队撤过黄河,但是军委会严令:任何部队不得过黄河,阎锡山的第二战区司令部及其部队留在黄河北边打游击。同时,军委会组织了一些乙种军、别动队、挺进军等,这些部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敌占区进行游击战。
花园口决堤以后,黄河以南的日军被滔滔黄水暂时阻止了脚步,黄河以北的日军开始蠢蠢欲动,他们不断向晋南发动进攻,以呼应沿同蒲路南下的日军。
武陟、修武处在焦作的东南,独立挺进纵队的游击区就被划分在这里。焦作本身就是一个煤炭城市,自然成为日军的防御重点。第一大队的到来,从战场态势上切断了日军前线部队同后方联系,真是如同一把钢刀插在了日军的咽喉部位。为了解决自己的后顾之忧,日军很快就开始组织兵力,准备对第九支队进行“扫荡”。
第九支队到达之后所遇到的的第一个困难并不是日军,而是给养的供应。先不说武器弹药的运送,就是维持士兵们一日三餐的军粮都难以保证。
第九支队这次是齐装满员出发的,共有三个大队和一个护卫支队部的第十中队,连同第九支队的指挥部在内,共有一千七百余人,每天所需的军粮就要两千多斤。
日军的到来,此地很多乡绅弃家而逃,原来的地方政权也全部瓦解。一般普通农家余粮不多,集市也日渐萧条,部队虽然带了不少军饷,但是每天需要这么大数量的粮食,在当地采购确实很困难。虽然出发时各大队都随军带了不少军粮,但是时间一长,军粮的问题日益严重起来。
陈震东的大队部驻扎在苗店镇,和他在一起的是他的嫡系部队第一大队及第十中队,第二大队驻守西湖村,李青林的第三大队驻守桐花沟。
桐花沟的所在是一个丘陵地带。它之所以被称为桐花沟,是因为这里有一条十几里长的丘陵,丘陵上绿树葱葱,丘陵下有一条又深又长的的沟,里面长满了桐籽树,每当桐籽树开花时节,满沟的桐籽树同时开花,煞是好看。
此地能够种粮食的平地不多,因此百姓很少,当地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出售桐籽、桐油的所得。
三大队一到驻地,张二苟就跑到李青林的大队部来叫苦:“老大,这是什么破地方,要人没人,要粮没粮。凭什么他们驻好地方,咱们驻扎在这兔子不拉屎的地方?”
李青林微笑道:“我看着地方不错啊,最起码汉奸就很少。”
张二苟顿脚道:“老大,这里除了树还是树,咱们粮食怎么解决?”
李青林在家乡的时候就捡过桐籽,他知道桐籽树是价值很高的经济作物。这么长的一条桐籽树沟,必然有人来管理和收获,这些人应该算是经济相对富裕的。本地不出产粮食,但是本地人绝对能买到粮食,不然这些人怎么能维持到现在呢?
李青林拍着张二苟的肩膀,笑道:“八中队长,别着急嘛,车到山前必有路,粮食会有的。”
李青林的预言果然没错,没过两天,三大队找到了一些本地人,通过这些人,小六子他们真的就如数买到了粮食。
张二苟觉得李青林会神机妙算,李青林笑道:“现在兵荒马乱的,大户乡绅都跑了,剩下来的都是舍不得家业的,或者跑不掉的人。桐油很值钱,只要运出去就能发大财。这些人既然能将桐油运出去,那一定就能够将粮食运进来,所以粮食不成问题。”
张二苟道:“也罢也罢,不然咱们仗还没开打,真的有可能自己就饿死了。”
李青林道:“不过买粮食不是办法,咱们还是要想办法让本地人种粮才成,只有本地有余粮,咱们才真的不愁吃喝呢。不然鬼子一封锁,粮食运不进来那可就真糟了。”
现在正是六月份,李青林命令士兵们寻找本地农民,士兵们无偿帮农民开荒,然后再种上一些秋粮和蔬菜。
从李青林当代理连长开始,他们手里就从来没缺过钱,因此小六子他们采购物资什么的都是公平交易。士兵们虽然来自各个地方,但是在李青林他们的严格管理之下,三大队的军纪一直很好,从来没有发生过扰民事件。
三大队到了桐树沟以后,开始紧急训练后招来的那些青壮年难民。这些后招进来的年轻人都是农家出身,在行军的路上断断续续训练了一些基本的东西,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因此三大队一到桐花沟就加紧开始正规训练。
正如李青林所预测的那样,这些吃饱了肚子、安置了家人的农民特别听话,他们不仅干活特别尽心,训练起来也特别卖力。
日军已经开始调动,战事就在眼前,要像以前那样不慌不忙完成所有入伍训练已经不可能,李青林只好采取速成法,先从可以马上就参加战斗的单兵战术开始训练,其他的如队列、行军等等,等待其他时间再加以完成。
虽然紧赶慢赶,等新兵们刚刚学会打枪、投弹等最基本的单兵技术,日军针对第九支队的行动开始了。
★★全文字手打更新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