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观象台

秦代上天台遗址

上天台是秦阿房宫殿祭祀天神的建筑物,可能就是秦朝观察天象的建筑基础。古代先民认为,太平盛世,均是天神的恩赐和保佑。皇帝为了使自己的国家物阜民丰,四海长平,定期率领朝臣登坛祈祷天神。

上天台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阿房宫遗址内,是一座土筑台子,周长约310米,高约20米,全用夯土筑起,残高约10米,基底面积约6000平方米,远望好像一座小山丘。1974年,曾经发现门和甬道的遗迹。出土过柱础和下水管道。但由于遗址残毁过甚,原来的情况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查和研究。

重现的上天台,是根据有关史料营造。规模为16.8米×16.8米,高19.8米。

东汉灵台遗址

灵台是东汉的国家天文观测台。它始建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中元元年(56年),一直沿用到西晋,毁于西晋末年的战乱。

灵台遗址位于洛阳市东约15公里的汉魏故城遗址南部,是我国发现的最早一座天文观测台遗迹,距今已有1900多年。遗址的范围约44000平方米,中心建筑是方形夯筑高台,其基部长宽各约50米,现仍高出地面8.45米。其顶部原来置放仪器,是观测天象的露天观测台。土台四周各有上下二层平台,上层平台四周各有五间建筑遗址,下层平台有回廊建筑遗址。台上是作为观测的场所,四周建筑是进行整理观测记录与研究的屋舍。

东汉时期杰出的科学家张衡(78-139年)曾两度任太史令十多年,直接领导和参与了灵台的天象观测和天文的研究工作,写出了《灵宪》等重要著作,并创制出世界上最早用水力推动观测天象的浑天仪和世界上第一台测报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登封元代观星台

我国保留下来最古老的天文台是河南登封市告成镇的观星台。相传此处是周公以土圭测景(影)的地方。为纪念此事,唐玄宗开元年间,天文学家张遂(僧一行)在改革历法时,即在此地建立了象征性石表。石表连座高仅2.12米,正面刻行书“周公测景台”五个大字。在台后还有周公祠等建筑。

元代初期,天文学家郭守敬和王恂在这石表的北面建立了永久性的大型测影台。当时在全国共设有24个天文观测站,这个台是观测的中心。台子用砖石砌筑,平面正方形,上小下大,台身为280平方米,高9.46米,连同明代在台顶增建的小房共高12.62米。明代改称它为观星台。1975年对它进行了全面修整。

登封观象台是一座具有测影、观星和记时功能的古天文台,台子北面有东西踏道盘旋登上。台顶北壁中间有一砖砌上下直通之凹槽,用以测量日影的“景表”。在凹槽之下的台子底部,有南北指向的石圭一个,用36方整齐的青石连成,长31.2米,方位与子午线相符。圭面刻有双股水槽,水自南端注入,北端可泄出,表上刻有尺度以观测水准。郭守敬当年在这里通过测量,推出一个回归年为365日24刻25分(每日分为100刻),合现在的365天5小时49分12秒。他所制定的授时历和现在通用的公历(格力高利历)一年周期完全相同,但它比现行公历早了300余年。

北京古观象台

北京古观象台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明代为观星台,清代为观象台。台上安放有大型天文观测仪器,台下有紫微殿和晷影堂等附属建筑物,在明代已大体形成现在的布局。

在高达17.79米的古观象台上,陈列有8件清代铸造的巨型铜质天文仪器,分别为天体仪、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象限仪、纪限仪、玑衡仪、抚辰仪。这些仪器造型美、铸造精、计量准,除在造型、花饰、工艺等方面具有中国的传统特色外,在刻度、游表、结构等方面直接反映了西欧文艺复兴时代以后至天文望远镜发明之前大型天文仪器的进展和成就,至今仍可运转自如,如此古老而完整配套的巨型天文铜仪在世界上已是独一无二了。

古观象台

1442-1929年,这里保持了近500年连续的天文观测记录,精确率极高,这在世界天文观测史上也是稀有的。

如今在紫微殿院内还安放有新复制的明代浑仪、简仪(原物的1/3)及正方案,晷影堂前设有铜圭表,台下的展室里布置有《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展览。

北京古观象台因历史悠久、建筑完整以及它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独特地位而闻名中外,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