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戏

“南戏”是出现于宋代的戏曲样式,又称“南曲戏文”。因其产生于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也可以称为“温州杂剧”、“永嘉杂剧”。

南戏的产生年代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根据明代祝允明《猥谈》中记载:“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另一种是根据徐渭《南词叙录》所说:“记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曰永嘉杂剧。”两种说法相差70多年。但有学者认为,祝允明所说的“出于宣和之后”的“温州杂剧”是南戏的来源,由温州杂剧发展到真正的南戏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所以徐渭所说“始于宋光宗朝”应该是南戏已经具有了成熟的形式。

南戏萌发于南方温州等地民间的“村坊小曲”,当时为歌舞小戏,戏剧结构简单,出场角色也只有三四个人物。后来由于市民阶级的壮大和他们的文化需求,歌舞小戏很快被吸收到城市中。在进入城市之后,南戏受到宫调、宋杂剧、宋词演唱艺术的影响,得到很大提高。同时元代南方的繁荣经济吸引了大量北方人南下,也为南方带来了北方杂剧,南北艺术有了一定的交流和融合,南戏也吸收了北方杂剧中的艺术成就,用来丰富、提高自己,逐步走向成熟。之后还出现很多“书会”的团体组织,专门为班社编写剧本,进一步推动了南戏的发展。到元末明初,由于南戏在南方各大城市及北方大都市的广泛流传,兴起了海盐、余姚、弋阳、昆山以及闽南多种声腔。

南戏的体制比较自由灵活,根据剧情的发展需要可长可短,没有严格的宫调要求。通常第一出叫作“题目开场”,用诗或曲交代作者的创作构思,叙述故事大纲;从第二场开始为正戏,而且之后的每出结尾一般都有四句七言诗,即下场诗,可由任何角色独念,也可由几个角色分念或合念。北方的杂剧只能由一人主唱,而南戏中的各种角色都可以唱,甚至还可以二人互唱、多人合唱,这就使南戏的唱曲显得灵活自如,并且综合运用唱、白、科,充分显示出南戏的特征和优越性。

南戏采用的音乐为南曲,南曲的曲调由引子、过曲、尾声三大部分组成,曲韵受到南方方言的声调影响,所以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的区别。后来随着北方杂剧的南下,受其影响,南戏吸收了一些北曲曲调的豪放特点,再融合南曲的宛转舒缓,形成一种综合美,但是仍然以南曲为主。

南戏的角色可分为生、旦、净、末、丑、外、贴7种,其中生、旦为主角,其他为配角。生、旦分别为戏中的男、女主角;净、末、丑的特征基本相同,扮演插科打诨之类的人物;外或末扮演的是老年男子或老年妇女;贴即贴旦,在戏中扮演次要的女子角色。

由于南戏的剧本作者即“书会”成员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下层,所以他们写出的作品多为揭露社会黑暗,打击封建阶级,表达出劳动人民反封建反压迫的愿望。如《王魁》《赵贞女蔡二郎》《三负心陈叔文》《李勉负心》等剧都大力抨击了那些忘恩负义的封建士大夫,而且最后他们也都得到了严厉的惩罚,借以表达人民的爱憎之情。南戏剧本还歌颂自由的爱情,提倡婚姻自主,反映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的渴望。如《司马相如提桥记》《祝英台》《崔莺莺西厢记》等剧都利用男女主角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大胆追求爱情的行为,传达出封建社会中青年男女对于婚姻自由的强烈要求。

(孙爱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