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饥荒严重

不仅如此,在玉石的边缘雕刻着很多纹饰,每一条纹饰上,又刻着一个字——秦。

刘氏惊讶道:

“夫君,这块白玉好像是一件传国玉玺。”传国玉玺?李靖也吓了一跳:

“不可能,这块玉佩,怎么可能是传国玉玺呢。我倒认识一个懂得鉴宝的朋友,据说这是一块西域玉,不过看起来和传国玉玺相差很远。”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了,赶快收起来,别被人瞧见了。”

李靖连忙阻止道。

李靖把玉佩收到了怀中,然后让妻子去安排晚宴的事情。

秦寻回到寝宫,看了看天色,发现太阳偏西。秦喆正在房间里,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陛下,您这是怎么了?”秦寻笑着问道。

秦喆看着秦寻,脸上露出了苦笑:“秦兄,朕遇到麻烦了,你一定要帮帮朕。”

秦喆的性格比较直爽,说话从来不绕圈子。

秦喆把自己遇到的难题告诉了秦寻,原来秦喆和张良、田丰等人商议之后,觉得李靖的举动有蹊跷。

他们猜测李靖一家肯定投靠了皇帝秦构,想要谋夺秦构的基业。

秦喆担心李靖会谋害自己,就派田丰带领锦衣卫护卫,前往李府保护父母,防止李靖伤害他们。

谁料田丰一走不久,秦喆就被人刺杀。

幸亏李靖及时赶到,击退了敌人,但是田丰和几个亲卫都被刺客重创,李家损失惨重。

秦喆的父母也因为此事,对李家心存芥蒂,甚至有些仇视。

秦喆心里憋屈,只能跑到秦寻家里喝闷酒。秦寻听罢微微一笑:“陛下,这件事情我已经知晓。陛下请放心,臣弟愿意陪你去李府走一趟,彻底化解误会。”

“真的吗?太好了,秦兄,你果然是个痛快人,来,咱们干杯。”

秦喆兴奋地说道。

秦寻一饮而尽,随后对侍卫吩咐道:“去请李将军。”

李靖接到消息,立即换了一身黑色劲装,跟随秦寻出门而去。

两人来到了李府,李靖向守门士兵亮出了腰牌。士兵一看,立刻跪拜道:

“参见将军,请将军稍候,卑职这就禀报主公。”

他急匆匆转身入院,过了片刻之后,士兵带领一个年约五旬左右的男子出来迎接。

“李靖见过主公。”

李靖施礼道。李彦昌连忙搀扶他:

“贤弟何须如此多礼。贤弟远道而来辛苦了,快快入内休息片刻再说。”

秦寻看着李彦昌说道:

“主公,我今日来拜访,是奉陛下旨意而来。”他拿出了秦喆临终时的遗命。

李彦昌看着圣旨上面的印绶,神情复杂,低声叹息道:

“贤弟,这是陛下赐予我们一家的赏赐,你还是先留着吧,等我回京城之后再做处置。”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贤弟不是外人,我们就直说了,我们不能接受这块玉佩。贤弟,我希望你能够把玉佩归还陛下,毕竟此物非常重要,不能流落民间。”

李彦昌虽然是个忠义之士,却没办法和李靖一样,不顾国家社稷。

秦寻淡淡一笑,语气坚定地说道:

“陛下信任我,才把玉佩交给了我。这块玉佩对于陛下来说是至关重要,可是对我们李家,却不是什么宝贝。

如果陛下真的信任咱们,就不必把这块玉佩交付给我们。

如果不是陛下信任,我们李家也没资格享用这份荣耀。

我们既然已经接受了陛下的恩典,断然不能半途而废。李将军,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李彦昌叹了口气道:

“贤弟说的没错。陛下信赖我们李家,我们就要遵循陛下的旨意,不能辜负了陛下对我们的信任。”

李彦昌的态度有些松动,秦寻心中大喜,这次说服李彦昌的计划基本成功。

他接着说道:“既然这样,那我们就一起去李府。”

李彦昌点头,两人离开了秦喆居住的小院,朝李家赶去。

秦喆看着秦寻和父亲的背影,眼眶有些湿润了。他感激地握紧了拳头,喃喃道:

“秦寻啊秦寻,你是一个值得托付后事的人,朕记住你了!”

李彦昌家在李府最豪华的一座宅子中。

李府占地极广,建筑恢宏壮丽,亭台楼阁鳞次栉比,美轮美奂。

李彦昌是河北汉中郡守,官居六品,手掌兵权,是当地响当当的土霸王。

“贤弟,你先坐。这是我珍藏多年的女儿红。”李彦昌端上了一壶好茶。

秦寻微笑着接过,轻抿了一口,赞叹道:“好茶,好酒!”“我也尝尝!”

秦喆抢过茶盏,一口气全部喝完了,砸吧着嘴巴说道。

秦喆看着秦寻和李彦昌喝着茶,谈笑风生,羡慕嫉妒恨。

他知道父亲很器重秦寻,认为自己和秦寻相差太大,所以有些嫉妒秦寻。

秦喆忽然想起一件事情,说道:

“父亲,秦寻是大宋丞相,这次又救驾有功,您准备封他做什么?”

李彦昌看了一眼秦寻,说道:

“贤弟为我秦氏江山鞠躬尽瘁,应该提升一下位置。”

秦喆皱眉道:

“那不是把丞相的位置拱手让人了吗?这不是乱套了吗?”

李彦昌摆了摆手道:

“你懂什么?丞相这个位置不是那么容易获取,你以为是皇位啊。秦寻现在年纪尚幼,若是能让他当上大学士,那么他就会是未来的首辅。”

李彦昌的野心很大,他想做大宋历史上第一个宰相,而且想做大宋第二个宰相,所以对于秦寻的位置非常看重。

秦喆不屑一顾道:

“秦寻是一个读书人,他根本没有经验,如何能做得了大宋的宰相。况且他年龄太小,也不合适呀。”

“陛下不是给了秦寻很多秘密的东西吗?或许秦寻有办法呢。”

李彦昌反驳道。

秦喆无奈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心中暗骂秦寻这个傻货,竟然把秦喆给卖了,真是个白痴。

秦寻现在还不明白,李彦昌早已觊觎大宋天子之位,只要秦寻答应把玉佩还给秦喆,他肯定不会把秦寻放在眼中。

李彦昌是秦喆的岳丈,秦喆总不敢把李彦昌怎么样吧。

李彦昌对于秦寻这么识趣,心中满意,说道:“贤弟,我看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了。”

“是!”

秦寻站了起来,抱拳道。

秦喆见状大急,刚想阻止,李彦昌已经打开房门,招呼李家众人进屋。

秦喆只好压抑着内心的焦急,跟着进了客厅。秦寻则在门前目送众人进入客厅后,关门离开。

秦喆进入客厅的瞬间,脸上露出阴冷愤怒的表情,心中暗骂:李彦昌这老狐狸,果然是狼子野心,居然要夺权篡位,真正的老谋深算,实属厉害!

不管秦喆如何恼怒,李彦昌还是派人把他叫了过来,说道:

“贤弟,今天把你喊过来,除了恭贺我高升之外,还有一件事情需要贤弟帮助。”

“李兄有话但说无妨。”秦寻笑道。李彦昌道:

“贤弟也知道,我现在担任河北道经略使,治下几千户百姓遭遇灾荒。我这个人爱民如子,不忍见这些百姓受苦,所以我想从河北道各县抽调一些粮食,安抚这些百姓。”

河北道几平每一个州都有自己的特色,有山、水、林、田等。

这个时候,河北道就是靠农耕为主。

秦喆听到李彦昌要征收百姓的粮食,连忙制止道:

“李兄,我劝你还是慎重考虑。我们现在还没有实力向百姓征收赋税,一旦引起百姓的反弹,恐怕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李彦昌哈哈笑道:

“贤弟,我李某人岂是那种昏庸之辈?我这次只征集四百石米,剩余粮食留待赈济灾民。”

秦喆心想,这么少,估计只能维持一两年。他继续劝诫道:“李兄,我劝你还是再商量一下,我们现在还缺乏钱财。”

李彦昌道:

“贤弟,我们不缺钱,只是缺乏人才罢了。如今河北道饥荒严重,若不是朝廷拨款赈济,百姓只怕活不到现在。你看这样如何,你带领一支船队走陆路运输粮草,我给你五百石粮食,另外我还会赏赐你金银百两,如何?”

秦喆想了想,觉得李彦昌的条件确实优厚,便同意了。

李彦昌吩咐家臣准备了一些礼物送给秦喆,说道:

“贤弟,这次我还要多谢你救驾有功。”秦喆说道:

“李兄言重了,我也是举手之劳而已,哪能要求什么回报。”

李彦昌点了点头,道:

“我们是一家人,你也不用见外,有空常来玩啊。贤弟,你先告辞了,我还要去拜访一些老朋友。”

“那李兄慢走。”秦喆把李彦昌送出了门,转身进了大厅。

至于李彦昌给他的那五百石米粮,秦喆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李彦昌这个人非常奸诈狡猾,他是在利用秦喆,希望能够达到他称帝的目的。

李彦昌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了,而且他的大儿子李元昊已经是太子,只要把李元昊推翻,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登基。

可惜秦喆的智商并不高,李彦昌的算盘注定要落空。

“秦公子请进来,饭菜已经备好。”丫鬟在院子外面通禀道。

秦喆进入了客厅,坐下来吃饭。

此时李彦昌的妻妾们都在场。

她们看着秦喆,眼神里充满了厌恶和憎恨。秦喆却视若无睹,他喜欢别人这样看着他。李彦昌对着自己的妻妾呵斥道:

“都瞪大狗眼睛瞧清楚,这位是秦公子。我李彦昌虽然不是什么英雄,却也知道知恩图报。你们谁要是再像往日那般对待秦公子,休怪本官休弃了她,赶出府邸。”

秦喆装作委屈的模样,说道:

“李相爷息怒,小王不过是一介白身,承蒙李相爷不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