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林拿到四爷交下来的差事后,第一时间就找到自家爹。
刘大学士本来还不在意,觉得这个混儿子能干出什么正事来。
可听到是四贝勒交给他的差事,他有些拿不准后,这才许他入自己的书房。
只是刘大人怎么也没想到,自家儿子会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惊喜。
他是寒门出身,自然知晓书集对学子的重要性。
如果真能把所有的书籍普及出去,那对大清也是一项壮举。
“好,好,好啊。”刘大人这是在儿长大后,第一次夸他,“这回干了件人事,此物交给我,你还玩不转这东西。”
刘大人半点没有抢儿子功劳的觉悟,只想自己找人手快些把此物推广出去。
“爹,你可是忘了,此事是四贝勒交给儿子的差事?”刘玉林很是无语,抢功也不是这样抢的吧。
真当他这个儿子是摆设不成?
“哼,老夫可说了不让你参与?”刘大学士也是个急脾气,被儿子这样一说,立马就呵斥出声。
“咱们家不是有几间书铺嘛,你去把管事的叫来。”刘大人开始给儿子安排活了。
只不过他安排的活不轻不重的,但刘玉林碍于自家老爹的威严,只能认命去干苦力。
他如此认命,自然也是知道四爷交给他所为何,不就是想借他之手交给自家爹嘛。
反正他的功劳少不了就成。
胤祺这边的动静还没有闹出来,因刘大学士的掺合,活字印刷直接在朝堂震动。
康熙双眼幽幽的盯上下方自己的儿子胤祏,别以为他的动作他不知道。
这就等不及了吗?
他就知道,当年他的所想不假,胤祏不是个安份的,这么多年的打压没成想没压下去,现在直接让他反弹起来。
“哦,此等好物胤祏你怎么没直接承上来呢?”康熙语气轻轻的发问道。
可了解皇帝的人都明白,这是皇帝生气了。
如果不然也不会如此问,要真高兴,真在意,定不会如此平淡。
“回皇上话,此物是上回刘玉林翰林去儿臣家中发现的,说有利大清学子,这才带走,儿臣不知此物如此重要,不然早就献给皇上了。”胤祏现在不忍了,自然不会让康熙拿话来压自己。
而刘玉林又没资格上朝,自然无法向他证是有。
可胤祏忘了康熙对于那些觊觎自己皇位的敌意,“哦,这样啊,那朕可得好好奖赏一下刘翰林,这样吧,梁九功,去把刘翰林叫来。”
康熙知道,此时他无法再抨击胤祏,只能拿他藏而不发作文章,让众朝臣看到胤祏的野心。
刘大人听闻陛下的话有些不解,现在是关心谁找出此物的时候吗?
不该是立刻让人推广这活字印刷,好让天下学子都有一个求学梦吗?
他不解,刚想踏出去的脚步被人拦了下来,这人正是周培公,他是老臣,对康熙帝是了解的。
现在不是此物如何,明眼人都看得说,皇上这是想发作四阿哥。
“大人?”刘大人不解。
周培公只好对他轻摇了摇头,他们文臣少于参合皇子之争的事情中去。
更别提现在是皇上和四阿哥之间的争斗。
他是文人出身,更是明白此物会带来多大的影响。
一个不好,四阿哥的名声就得越过皇帝去,不管哪朝哪代,皇帝都是不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帝王给的那才叫荣光,不给,那就是有反心。
加之又是这么个特殊时期,皇上肯定更加重视这方面,他虽不懂四阿哥为何此时爆发,但他懂得如何撇清关系。
等二人事了,他自会为天下学子求一份恩典。
周大人拦下刘大人的动作自然被高位上坐着的康熙看在眼里,心中欣慰不少。
“胤祏,你来给众人讲解一下此物吧,正好刘翰林来还要一会。”皇上此时笑着开口,好像他很重视此物般。
要不是刚才的事情大家都看到,怕是都觉得皇上对四阿哥很是满意。
太子没了后,朝臣自然也操心储君一事,只不过多数朝臣还未站队。
毕竟成年的皇子不多,表现出色又有治国之才的皇子他们还未发现。
而那些有支持者的,多数都是皇子娘家势力。
胤祏半点不怯场,大大方方站出来,这还是他入朝以来,第一次在众朝臣中表现自己。
既然他给机会,胤祏自是不会放过。
于是他详细讲解着活字印刷术的功效和用处。
武将再怎么不懂这些个事情,也知道此物一出,天下学子会得多大的利益。
自然,也有些世家朝臣很是不愿此物推广出去。
本来皇帝就已经开了恩科,收集天下学子入朝堂挤压他们世家的力量,要是此物推广出去,那以后让他们世家如何立足。
反正在刘玉林来的时候,朝中就开始吵起来。
胤祏像个无关人一样,听着,看着,等着。
寒门出身的文臣自然是大力支持,那些背靠世家之人就在那反驳,“如果所有人都以文入朝,那往后种田谁去?工匠之事谁做?等等。”
反正在他们眼里,能以文入朝的寒门学子不易过多,不然会动荡大清的根基。
呵,话说的倒好听,可事实如何,他们心里门清。
康熙也不阻止,听这个说他点点头,好像很认同,听那个说,他同样觉得说的在理。
吵到最后,康熙直接把问题丢给了胤祏。
胤祏倒是想揭穿那些人的龌蹉心思,可这时梁九功带着刘玉林来了。
康熙挑起两波人争吵,逼着胤祏站队,不就是想让他失去文人的力量,可惜了,刘玉林来了。
“行了,都别争了,等会再议此事。”康熙自然不能表现太明显,不然他这圣帝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奴才刘玉林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一进来,刘玉琳就对着高位上的康熙行了大礼。
他虽是汉人,但他家已入了汉军旗,自然以奴才自居。
“你就是刘大学士之子啊。”康熙一脸和气的看向下方跪着的人,语气中带着赏识,“果然一表人才。”
夸了后,康熙就问起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