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孔明之谜

诸葛亮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故事多,谜团也多。其中一些至今还不断引起争论的谜团,就涉及三国时期历史文化的诸多方面。在这一节中,笔者选择与他的用兵才能密切相关的五个有趣谜团,与大家共同探讨真相,对过去的流行说法作一点颠覆挑战。一是著名八阵图是不是他的独创发明?二是八阵图的具体军事功能究竟是什么?三是这样的军事功能又怎样来具体实现?四是陈寿对他做出“应变将略,非其所长”的评价,以及后人由此而产生的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种种质疑,究竟准不准确?五是从人性的角度看,陈寿又为何会做出这样的负面评价呢?

在正式破解五个谜团之前,先来说一个有趣的问题,热热身,也就是诸葛亮家族的姓氏来源。讲诸葛亮,总得弄清楚他们家族的姓氏来源吧,所以笔者先来说一段《百家姓》的故事。

曾经有人说,孔明先生肯定姓孔,这当然是在说笑话。但是,要是说诸葛亮他们家,原本并不姓诸葛,估计你也会以为笔者在开玩笑。但是,这绝对不是玩笑,而是确凿的事实。

他们诸葛亮家族的姓氏来源,《三国志》卷五十二《诸葛瑾传》裴松之的注,引用了两种说法。一种出自《吴书》,原文如下:“其先葛氏,本琅邪诸县人。后徙阳都,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谓之诸葛,因以为氏。”说他们家族的祖先,原本是葛氏家族,居住在徐州琅邪郡的诸县。后来迁居到西南面的阳都县,而阳都县此前已经有了姓葛的人家;为了区分,就把从诸县迁来的葛家,叫做诸葛家了。诸县,在今山东诸城市,而阳都县,则在山东沂南县。

另一种出自《风俗通义》,原文如下:“葛婴为陈涉将军,有功而诛。孝文帝追录,封其孙诸县侯,因并氏焉。”说是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又名陈涉,他的手下有个将军叫做葛婴,立下战功却被诛杀了。西汉文帝时,追封葛婴的孙子为诸县侯,从此就把侯爵所在地诸县的诸,加在姓氏的前面,从而显示家族的光荣,葛氏就变成诸葛氏了。

两种说法,都说他们家的先世,原本姓葛。之所以变成了诸葛,是因为与诸县的“诸”发生了结合。至于“诸”字的来源,前一种说是因为家族的原居地在诸县,另一种说是因为祖先的封爵地在诸县。哪一种更可信呢?回答是后一种。一是因为叙述的过程更加具体清晰。二是因为记载的书籍《风俗通义》,其问世的时间要早于前一种的《吴书》很多,更加接近事情发生的时间。三是《风俗通义》的作者,是东汉晚期的应劭。据《后汉书》卷四十八《应劭传》记载,他出自文化世家,本人是社会名流,知识面很广,这部书又专门记载他所在时代的风俗文化,包括百家姓的来源,而他还在靠近诸县和阳都县的泰山郡,当过郡太守,对这两个县的家族来源更加熟悉。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的票就投给它了。

那么他们家族原来姓的葛氏,又从何而来呢?唐代专门记载姓氏来源的《元和姓纂》,其中卷十有记载:“葛天氏之胤,子孙氏焉。夏时葛伯,嬴姓国也,亦为葛氏。”说是葛氏的来源也有二:一是远古帝王葛天氏的后裔,二是夏代诸侯国中,葛国君主葛伯的后代。相比之下,哪一种更可信呢?回答依然是后一种。因为所谓的葛天氏,是传说中远古时期的帝王,老祖宗。这位老祖宗有多老呢?我们常说三皇五帝,三皇之首是伏羲氏。而这位葛天氏,据说资格比伏羲氏还要老,年头实在太久远,相比之下这可信度就差了。

先秦时期,姓是标明血缘的符号,氏是标明身份的符号,两者并不是一回事。据大名鼎鼎的学者顾炎武考证,周代贵族的规矩,女子称姓,男子称氏,姓是用来“别婚姻”,氏是用来“明贵贱”。由于姓是标明血缘的符号,所以用来“别婚姻”,也就是在婚姻中辨别血缘关系,避免近亲通婚,对后代产生不良后果。常见的姓,比如姬,虞姬的姬;姜,孟姜女的姜;姒,褒姒的姒;嬴,秦始皇嬴政的嬴。姬、姜、姒、嬴,这些字都带有“女”字的偏旁,实际上是母系社会的痕迹。姓既然是标明血缘的符号,血缘不能变更,所以姓也不能变更。那么氏又起什么作用呢?氏是标明身份的符号,所以用来“明贵贱”,也就是显示社会地位的高低。由于社会地位不可能一直不变,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所以氏就可以不断变更改版。秦汉以后,姓与氏混为一谈,姓氏既用来区别婚姻,同时又可以变更。诸葛亮的先世,将葛氏改为诸葛氏,就是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正是因为他们家族原本姓葛,所以史书记载,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就被蜀汉的老百姓尊称为“葛侯”,意思是葛家的侯爷。

东汉末年,社会动乱,改变姓氏之事出现很多,以致曹魏的隐士管宁,要特此撰写《氏姓论》来加以批评。这也是当时风俗文化的有趣现象。

弄清楚他们家族姓氏的来源后,现在正式破解上面五个谜团。

诸葛亮训练军队,不仅抓得紧,而且抓得很有特色,最著名的,要数《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记载他“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后世把八阵图说成是能够飞沙走石困死敌人的神奇魔幻阵法,那是小说的夸张,并非历史真实。探索八阵图的谜团,应当遵守三条准则,一是必须以确凿的史料为依据,不搞荒诞;二是必须符合当时的科技水平,不搞魔幻;三是必须具有军事上的实用价值,不搞虚架子。现在就遵循这样的原则来进行探讨。

先说第一个谜团,八阵图是不是孔明的独创发明?回答既是“不是”,也是“是”。为什么说“不是”呢?因为“八阵”这个词汇和阵形,在诸葛亮之前就已经有了。《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裴松之注引王沈写的《魏书》记载:“汉承秦制,十月都试,车驾幸长水南门,会五营士,为八阵进退,名曰‘乘之’。”说是西汉沿袭秦朝的制度,每年十月举行大阅兵,皇帝亲临京城长安的长水南门,会合京城禁卫军五个大营的兵马,组成八阵,前进后退做表演,阅兵表演的正式名称叫做“乘之”。东汉班固写的《燕然山铭》,歌颂朝廷讨伐北匈奴的战功,也有“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的文句,意思是运用八阵部署军队,展示出神奇的威风。可见在诸葛亮之前的两汉,“八阵”的词汇就已经存在,而且还是西汉皇帝每年首都大阅兵的正式阵形。因此,单就“八阵”这个词汇和阵形而论,独创的发明权显然不属于诸葛亮。这就有点颠覆传说中印象的意思了。

那么我为何又要说“是”呢?因为“八阵”这个词汇和阵形,虽然不是诸葛亮的独创发明,但他本人的“八阵图”,又不是对老祖宗玩意儿的原样照搬,而是进行了“推演”,即推广和演变,有了自己独到的创新,变成了全新的孔明版。创新在哪里?第一点,他的新版八阵,配上了直观易懂的图形,更加适合军队实战的演练。那时候当兵的文化程度低,如果没有图形,只有说明文字,演练起来就很困难。于是,老版的八阵,就变成了新版的八阵图,相当于“图说八阵”,虽然只增加一个“图”字,效果就大不相同了。第二点,他的新版,完全是为蜀汉军队实战需要而专门设计,具有突出的实战性和针对性,而老版八阵则只是用来举行首都大阅兵,从而博得皇帝老倌龙心大悦的花招子、虚架子。而这一点,就和下一个要探讨的谜团直接有关系了。

第二个谜团,八阵图的具体军事功能究竟是什么?《三国志》和同时代的其他史书,对此都没有明确的记载,所以只能在时间稍后一点的史书中去寻找线索。记载北朝历史的《魏书》卷五十四《高闾传》记载,北魏孝文帝的时候,北方的柔然族骑兵,经常侵扰边塞,形成严重威胁。大臣高闾建议,专门组建一支军队,采用诸葛亮的八阵图战法,使他们能够在在开阔的北方草原上,抵御柔然民族铁骑兵团的强劲冲击。他明确说:“采诸葛亮八阵之法,为平地御寇之方。”北魏孝文帝,在诸葛亮之后不过二百多年。据《隋书》中的《经籍志》记载,诸葛亮写的兵书,其完整版本到南朝的梁代都还存在。而北魏孝文帝,在位时间还在梁代之前,所以北魏的人完全能够读到诸葛亮的完整兵书,也才能采用他的八阵图来训练军队。按照高闾所说,八阵图的具体军事功能,是在开阔平原作战时,防御敌军骑兵的强劲冲击,而这一点,正好与诸葛亮紧迫的实际需要完全吻合。因为崎岖险阻的秦岭山间小路,大批马匹很难通过,所以蜀汉军队的主力兵团,只能以步兵而不是骑兵来组成。而一旦从秦岭进入关中,就是非常适合骑兵驰骋的开阔平原,所以曹魏方面拥有强大的骑兵。可见防御骑兵冲击,使得蜀汉的主力兵种步兵,具有对抗和攻破骑兵的能力,确实就是八阵图的具体军事功能,第二个谜团也就有了答案。

既然八阵图的军事功能,是要解决步兵如何有效防御骑兵强劲冲击的难题。那么它又通过怎样的装备和方法,来实现这样的军事功能呢?答案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答案,就在稍晚一点的西晋初期。《晋书》卷五十七《马隆传》记载,西晋王朝的名将马隆,在晋武帝时出征凉州,打通河西走廊,他就是因为使用了八阵图,才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史书记载当时战况说:“隆依八阵图,作偏箱车;地广则鹿角车营,且战且前,弓矢所及,应弦而倒。”意思是马隆依照诸葛亮的八阵图,专门制造了一种叫做偏箱车的特殊车辆,在广阔的平原之上,与鹿角配合使用,一面作战,一面向前推进,凡是弓箭能够射到的地方,敌军的骑兵都纷纷应声倒下。

这段史文的描绘,生动而细致。据笔者考证,马隆出征凉州,是在西晋武帝的咸宁五年,即公元279年,这时蜀汉灭亡才十六年,就连南方的孙吴政权,也都还存在。因此,西晋官方,很容易从蜀汉的投降人士,比如写《三国志》的陈寿手中,直接获得诸葛亮八阵图的第一手正宗版本。因此,这段记载,是研究八阵图最可靠也最重要的史料,非常值得重视。其关键内容有两点。

第一点,运用八阵图,必须专门配备一种叫做“偏箱车”的特殊车辆。常见的运输车辆,左右两侧直立的箱板是对称形状的。所谓“偏箱”,顾名思义,就是某一侧的箱板,尺寸和形状比较特殊;而八阵图的防御功能,就是由这一侧特殊的偏箱来实现。如果采用坚硬的木材来制作偏箱,同时加大其高度和厚度,那么这一侧的箱板,就具备了应急防御的功能。若干辆这样的车,统一在某一侧,比如左侧,加装防御性的箱板,再按下面的方法来使用,就可以形成连续性的防御设施,从而成为步兵抗御铁骑兵团冲击的有效屏障。

第二点,在广阔的原野上,要形成所谓的“鹿角车营”。既然是车营,即车辆的阵营,肯定就不止一辆车。换言之,偏箱车是要抱团来使用的。怎么抱团法呢?就是把所有车辆同一侧的偏箱朝向外面,彼此相连,形成环状的营阵;车辆之间的间隙,则用“鹿角”来填充。所谓鹿角,是当时常用的军事术语,即带有尖锐端头的树丫枝,形状如同鹿角,专门用来设置防御性障碍。鹿角车营形成后,藏在车营中间的步兵将士,就能有效避免遭受对方铁骑兵团的直接冲击,而且可以凭借掩护,向外施射弓箭,远距离杀伤来敌。用大白话来形容,这就是用偏箱车围成的临时性碉堡。从“弓矢所及,应弦而倒”这两句话来看,这种阵势的实战效果,那是相当之好。

八阵图为何以“八”来命名呢?根据以上史料,也能做出合理的推测。载运军用物资的车队,行进时是前后相连的长蛇队形。一旦遭遇敌军骑兵冲击,短时间内,要将营阵布置得很大,是不可能的,只能布置成一个个小型的环状营阵。而小型环状营阵中,营阵之内又要具有一定的空间,以便将士们隐蔽和活动者,最合理的就是由八辆偏箱车组成的正方形,每边三辆车,中间的空地,正好作为自身隐蔽和活动的空间。就好比现今我们玩的魔方,一个面有九个小方块,抽掉中间那一块,作为活动空间,其余八块,就是八阵图的模型。如果平时的训练,就以八辆车为一组,固定编队;每一组当中,各车的顺序和位置又固定下来,彼此形成默契;出征时一旦遇到敌情,马上就能构成一座座小型防御碉堡。众多这样的小型营阵,又可彼此呼应,形成战斗的大整体。以步兵为主力的蜀汉军队,使用这样的阵法,来对抗以骑兵为主的曹魏军队,堪称是最有效、最经济和机动性最强的战术。为何有效?因为足以防止骑兵冲击,还能大量歼灭骑兵;为何经济?因为偏箱车既能运输物资,又能抵御冲击,一车二用;为何机动?因为车辆本身就是机动性工具,随时可以转移到任何需要布阵的地方。

其实说到底,诸葛亮八阵图的根本作用,就是在当时的条件之下,把以步兵为主的蜀汉军队,打造成一支非常原生态的装甲兵部队;每八辆偏箱车,就是一辆机动性很强的装甲车;若干组装甲车,就组成了攻防兼备的装甲兵团。这实际上就是后世装甲兵团的老祖宗,只不过诸葛亮八阵图型号的装甲车,是用坚硬的木材制造,驱动的力量是人力再加牛马力量而已。

据《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记载,曹操在潼关之战对付马超的时候,曾经使用运输车辆,排成两列平行的屏障,叫做“甬道”,让军队在甬道的中间推进,有效抵御了马超关陇骑兵的强劲冲击。诸葛亮八阵图,与曹操的甬道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就是第三个谜团的答案。

现在讲第四个谜团,陈寿的《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对孔明先生的用兵才能有负面性评价。那么他的评价准不准确呢?

在这篇传记末尾,陈寿充分肯定孔明的治国功勋后,又对其用兵才能评价说:“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短短十九字,引来后世争论纷纷,有许多人还由此得出诸葛亮长于治国短于用兵的结论。那么陈寿的这一评价准确吗?

笔者认为颇有疑问。

理由之一,是不符合事实。首先,优秀的统兵主帅,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比如组建训练军队,培养任命将领,制定战役计划,改进武器装备,保障后勤供应,观察天文气象,利用地形地理,等等;而所谓“应变将略”,就是面临军情的突然性变化,迅速采取应对措施的能力,不过是用兵才能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如果以此来否定诸葛亮的全部用兵才能,明显是以偏概全了。即使退一步说,诸葛亮确实在“应变将略”上有所不足的话,他在其他方面,比如以隆中对策设计总体战略、以八阵图训练士兵、以木牛流马保障后勤,等等,都表现出他作为三国顶级名将的全面素质。其次,单就“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而论,也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应变将略”的要点有二:一是先要有“突变”;二是后要有“应对”。请看他在北伐中的表现如何:

第一次,他亲自北伐,在马谡前锋溃败的紧急关头,他采用迅速收兵撤退来应对,保全了蜀军的主力精锐,以利此后再战。

第二次,他亲自北伐,强攻陈仓不利,撤退途中受到魏将王双的骑兵追击,他采用布阵待敌来应对,结果斩杀王双。

第三次,派遣将领陈式,率领非主力攻取武都、阴平二郡,魏将郭淮赴援,他采用亲自挥兵阻击来应对,郭淮退走,从而成功攻占二郡。这一临机应变的有效战法,现今军队依然在运用,叫做“围城打援”。

第四次,他亲自北伐,撤军途中,魏军大将张郃率军追击,他又采用设置埋伏来应对,结果射杀张郃,震慑敌军。

最后一次,他亲自北伐,不幸病危,他又在临死前吩咐采用分兵掩护、镇定撤退来应对,有效保全了蜀军的兵力。

纵观以上五次出兵,他都能在军情发生突然变化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可见陈寿说他完全没有“应变将略”,并不符合事实。

理由之二,是不符合他老对手司马懿的评价。诸葛亮病危撤军之后,司马懿亲临现场视察了蜀军留下的营垒,由衷发出“天下奇才也”的赞叹,这明确记载于《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一个军事上的“天下奇才”,偏偏又缺乏“应变将略”,岂非自相矛盾?事实上,就连陈寿自己说这两句评价的时候,用的也是不完全肯定的揣测语气:“大概应对变化的将领谋略,不是他的长处吧?”他自己也预留了令人想象的空间。

既然这种负面评价,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老对手司马懿发自内心的真实看法,连陈寿自己的语气也有所犹豫,那么陈寿又为何会做出这样的评价呢?

以往有一种说法,见于唐代人撰写的《晋书》卷八十一《陈寿传》。说陈寿此举,是为了发泄私愤,因为陈寿的父亲曾经是马谡的下属,马谡在街亭失利被诸葛亮处死,陈寿的父亲也受到连累被处以髡刑,即剃光头发做苦工,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又轻视陈寿,云云。这种说法,既与事实不合,也没有触及深层的玄机。而玄机,就在诸葛亮的冤家对头司马懿身上。

诸葛亮在前线北伐的七年中,最后四年一直采取积极进攻,希望与对方的主帅司马懿一决雌雄。而从司马懿这边来看,二十多年军事生涯,恰好就是这四年,最为黯淡无光。在这之前,他曾经全歼孟达的叛军于上庸;在这之后,他远征辽东公孙渊,攻灭淮南王凌,那都是料敌如神,战功辉煌。唯独中间这四年,第一战就因自己指挥失误,造成名将张郃战死沙场;此后又一直采取缩头乌龟战略,据《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记载,即使对方送来妇女的衣饰加以嘲笑,他也不出兵决战,连下属将领都敢当面说他“畏蜀如虎”。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之下,对诸葛亮用兵才能的任何赞扬,都等于是对司马懿用兵才能的贬低。而陈寿的《三国志》,撰写在西晋武帝时期,西晋武帝司马炎是谁?就是司马懿的孙儿呀。于是,如何评价诸葛亮的用兵才能,就成为陈寿最难下笔的地方,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摊上大事儿。从人性的角度去观察,他做出这样的负面评价,虽然并不准确,但却可以理解。

更为麻烦的是,最先评价诸葛亮用兵缺乏应变才能的始作俑者,不是陈寿,而是司马懿本人。《晋书》卷一《宣帝纪》记载,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屯兵五丈原,一再向司马懿挑战。曹魏朝廷关注战况的发展,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就写信询问军情。司马懿在回信中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破之必矣。”诸葛亮志向大而不能预见机会,多谋略而少决断,好用兵而没有权变,攻破他是必然的了。司马懿的评价,明显带有安抚朝廷君臣的政治考虑,所以与诸葛亮死后,他发出的“天下奇才也”这一句自然流露迥然不同。但是,其中“好兵而无权”这一句,特别值得注意:喜好用兵而没有权变,这不正好同陈寿的“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含义完全相同吗?他的三弟司马孚,此时担任的是什么职务呢?据《晋书》卷三十七《司马孚传》记载,他当时是曹魏的度支尚书,负责全国军政经费的安排,特别是前方军费的筹措,是朝廷军机重臣之一。可见他向司马懿询问战局,既有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必要性,更有代表朝廷了解军情的急迫意向。司马懿当然清楚老弟的用意,所以要对战局做出极为乐观的回复。由于有这样的政治背景,司马懿的复信,就不再是兄弟之间的私密交流,而是肯定会在朝廷上公开宣布的前方战报。这段文字之所以能够写入《晋书》,就是明显的证据。

这样一来,从人性的角度来看,陈寿对诸葛亮的负面评语,特别是缺乏应变才能的负面评语,就更是非做不可了。首先,司马懿是与诸葛亮亲自鏖战了四年之久的当事人,又有二十多年的丰富用兵经验,他的评价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你陈寿能不采纳吸取吗?更要命的是,此时的司马懿,早已被西晋武帝司马炎追尊为高祖宣皇帝,在皇家宗庙居中的神位上庄严供奉了。所以司马懿的评语,更上升到高祖宣皇帝,开金口发玉言钦定的政治高度,不仅具有权威性,更具有神圣性。在西晋王朝担任国史编撰官的陈寿,对如此高度敏感的文献资料,有胆量不尊重吗?除了将其老老实实写进诸葛亮的传记,他还有第二条路可走吗?

负面的评价正式写进去,人身安全有了保证之后,陈寿也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做出一些弥补。一是把司马懿由衷的正面赞叹“天下奇才也”,放在前面的传记正文中;二是在评价诸葛亮的行政才能时,尽量完美一点;三是把负面评价,弄成语气不完全肯定的揣测性语气。了解了以上复杂的政治背景,再来观察陈寿这些弥补性措施,他当时的心理活动,真可谓跃然纸上也。

以上,就是整个事情玄机的所在,也是第五个谜团的颠覆性答案。

当今的三国迷很多,迷上三国,所以爱看有关的三国的书。但是,读书人应当对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是书上说的,并不一定就是真实可信的。孟子早就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他老先生的话,表达方式稍微过激了一点,眼光却很敏锐。比如上面说到的八阵图,《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中,将其写成诸葛亮在夔门用乱石布下的阵势:“反复八门,按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吴将陆逊误入此阵后,“方欲出阵,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遮天盖地,无路可出”。这本来是小说家的虚构夸张描写,但是笔者在当地的多次考察中,看到有很多朋友信以为真,并且还在长江边的沙滩上,长期摆弄石头,企图复原神奇魔幻的八阵图,结果是徒然浪费时间和精力。不仅对于小说,就是对于史书,其中的内容也应当张开慧眼去鉴别,以免被假象蒙蔽了,上面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就是如此。这正是:

负面论评谁作俑,玄机何在请君听。

关于诸葛亮就讲到这里。下面要讲蜀汉战将型名将的第一名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