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二版终于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最近几年来工作的一个结果。在我撰写的诸多设计史论中,《世界现代设计史》是较早动手的一本。此书内容以现代产品设计为中心,涉及现代建筑和平面设计,用教科书的形式写成。从撰写的时间上看,可以上溯到1982年。这本著作的撰写、修改、发展过程,也基本反映了我自己从事现代设计史论研究的整个过程。1982年开始动手接触现代设计史资料的时候,我尚在广州美术学院刚刚成立的工业设计研究室担任副主任,主要的工作精力放在工业产品设计史的研究上,对于现代建筑、平面设计等其他方面的资料,也有些接触。当时高永坚院长要求我把研究重点放在弄清楚西方国家为主的世界工业产品设计的发展历史上。通过一年的努力,我在1983年完成了《世界工业设计史略》的书稿。广州美术学院油印成资料给工艺美术系的老师作为参考,我也结合内容给师生们讲课,估计这是国内第一次比较系统地简单讲述现代设计发展的历程。

当时安徽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一本刊物叫《技术美学》,他们邀请我去中国科技大学讲学,从而看到这本书稿的油印本,表示希望刊载在杂志上,在这本油印的《世界工业设计史略》基础上,我用了几个月时间做了一些修改,算是本书的第二稿。加上一些我提供的黑白照片,由《技术美学》编辑部发行了内部版《世界现代设计史》,16开本,印数约为1000本,没有书号,随杂志寄送给读者,也通过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扩大发行,在早期的设计界流传得很广。

这本内部版发行的时候,1979年成立的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长叶振华约了几个人商讨出版一套正式的现代工业设计史论和技法丛书,第一本选题就是《世界现代设计史》。我们在苏州、上海、杭州、广州、北京开了几次会,决定由浙江美术学院的王凤仪先生牵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周峰先生负责出版,第一批出两本:一本是我的《世界工业设计史略》,另一本叫作《设计素描》,原是瑞士巴塞尔设计学院(The Basel School of Design)的设计素描教材,由广州美术学院的吴华先老师翻译,我负责校阅。出版计划定下之后,我在1983—1984年间对原书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删改、修订,并且增添了一些插图。限于当时的条件,那些插图基本都是翻拍的,质量不够好。当时主要考虑的是要赶快出版,给国内刚刚启动的现代设计提供一本条理清晰的历史指南。据我所知,1984年前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还出版过一本柴常佩先生翻译的现代设计史论书籍,内容是美国平面设计史学家菲利普·梅格斯(Philip Baxter Meggs, 1942—2002)的《平面设计史》(A History of Graphic Design , 1983, 1st edition, Van Nostrand Reinhold)1983年第一版中的部分内容。柴先生当时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顾问,他的这个译本采用了部分节译的形式,主要集中在平面设计方面,涉及建筑、产品设计方面的内容不多。

《世界工业设计史略》(1987年5月第一版)1987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精简本。这本书出版时,我已出国,先在宾夕法尼亚州立西切斯特大学(West Chester University)艺术系做研究,也兼课,1988年开始在洛杉矶帕萨迪纳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Pasadena)教学,1993年 曾经回国讲学,朋友希望我将原来的《世界工业设计史略》加以整理,完善补充后出版。回到美国后,经过一年左右的努力,完成修改,1993年由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出版了比较完整的《世界现代设计史》。5年之后,我对原书再进行整理和完善,于1999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一版,成为“王受之设计史论丛书”系列中的一本。10多年来,这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现代设计史》总共印刷了30次,成为中文的现代设计史论著作里印刷量最大的一本,由于是国内大多数艺术设计学院和专业研究生考试的必修参考书,因而影响较大。

但是,那本书毕竟是10多年前的旧作了,基础更是近30年前的手稿。时过境迁,现代设计的发展迅猛,变化巨大,尤其是数码技术、网络资讯的发展和普及,更是当年完全无法想象的。动手编写那本书的时候,还没有网络,资料完全是在一个个大学的图书馆里阅读和手工检索的,那时用的参考资料,以及当时拍摄的图片,都已明显达不到现在的要求。再加上这是我撰写的第一本大型史论著作,当时对于处理这么庞大的主题经验不足,在全书整体结构的把握上、参考资料和论述文字的严谨性上尚有差池。因此,时至今日,对第一版的书稿进行全面的修订就很有迫切性、必要性了。

这次重版,对全书结构做了部分调整,有几个基本的原则:第一点是比较集中地讨论工业设计史,使这本书更加接近一本工业产品设计史,弥补国内产品设计史的不足,同时也在整个历史发展的阐述中兼顾现代建筑、平面设计方面的情况。20世纪90年代在撰写本书的时候,互联网(Internet)和数码技术尚未普及,全部资料搜索、检索、校对都是采用手工方式,这一次应用新技术条件对全书的内容,对现代设计史的整个发展历程都做了一次细致的梳理,对照第一版书稿,进行了逐项补充和整理,图片也做了大量的更新。特别是增添了现代设计进入21世纪的新内容,添加了对近年涌现的优秀设计事务所、设计师的介绍。另外,纠正原来版本中的一些错误以及过于绝对化的提法。包括文字错误、具体人物和设计混淆的错误、专有名词不准确之处,以及理论阐述的错误等。这个工作花费的时间将近两年。

中国目前在设计方面的出版物数量相当庞大,不但艺术、设计类专业出版社出版,几乎所有出版社都出版有关设计、时尚的书。作为一个在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一个经济体量在世界占第二位的国家,一个在产品、室内、广告、平面、景观、展示等设计领域从业人数全球最多的国家,这样庞大的出版量,是自然的,在选题上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也是自然的。然而,现代设计史论著作在中国设计类著作中的极端匮乏,却是一个很突出的现象,目前比较容易看到的现代设计史论著作恐怕只有个位数,反映出史论研究远远落后于设计实践的情况。

不过国内设计史的著作,却并不均匀,其中现代建筑史方面的著作比较多,包括译著在内,大概四五种,比较全面;而室内设计史、景观设计史则基本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版本,市面见到的多为不太系统的图集;平面设计史种类也很少,只有一两 种;汽车设计、交互设计、动漫画设计等领域就更加凌乱。

本书原来基本以产品设计史为框架,因此最初叫作《世界工业设计史》,但是因为产品设计的发展和现代建筑的发展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早期的工业产品是现代建筑家设计的,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原名Charles-Édouard Jeanneret-Gris, 1887—1965)、密斯·凡·德·洛(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886—1969)都设计过家具和其他产品,所以后来在改为《世界现代设计史》的时候稍微补充了一点现代建筑设计的背景,也略微补充了一点平面设计的内容。2012年11月,《世界现代建筑史》第二版已经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那本书140万字,比较详尽,因此在目前这本《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就没有必要兼顾太多建筑发展的背景;而《世界平面设计史》也已出版多年,目前亦在着手改写第二版,因此平面设计的内容也无须在产品设计史中占太多的位置,所以,对这些内容均做了大幅度的删减。这本新版的《世界现代设计史》,基本是以工业产品设计为主导的。

每个作者都有自己对设计发展的看法,在我撰写《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一版的时候,受到当时普遍历史观的影响,基本上采用了线性历史演进观,在阐述上采用了阶段性的递进方式,强调设计进程中革命化的发展,提出设计中后浪推前浪式地走过了150多年的历程。从结构来看,这种通史式的阐述,具有条理清晰的特点,读者容易掌握,因而,这个理论发展的框架,我在这一版中仍基本保留了。但是,必须在这里特别提出来的就是:设计史的发展和我们教育中的普遍历史观其实有差异,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线性发展模式,也并非总是后浪推前浪的进步,多元化、挫折性总是存在的,那么,在修改的时候,就需要一方面保存原来的阐述构造,另一方面要做一些符合具体发展情况的调整。

在撰写和研究现代设计史的过程中,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对讨论涵盖范围的掌控。现代产品设计出现于19世纪50年代前后,而现代建筑的出现也在这个时期,共同的背景是城市化在西方国家的形成和蔓延。欧美的工业化导致了城市化,中产阶级成为社会上最重要的消费群体,因此,现代建筑、现代城市规划、现代产品设计、现代平面设计(特别是广告、包装、书籍设计)才能够发展到现在的水平。早期的建筑师中很多人也设计工业产品,例如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Adolph Georg Gropius, 1883—1969)设计了德绍包豪斯的门把手,勒·柯布西耶设计了一系列椅子,美国设计师雷蒙德·罗维(Raymond Loewy, 1893—1986)的设计,则从住宅、火车、协和式飞机内舱和用具、汽水瓶开始,到标志、广告、插图、服装,无所不包。因而,要严格地把建筑史和设计史分割开来并不容易。现代建筑和现代产品、现代平面之间有许多重叠的部分,也有许多出于同一批人、同一个运动的情况。因此,一本现代设计史很难不谈及建筑的运动和流派,但是,建筑和产品又有巨大的差异。即便同在现代设计范畴内,产品和平面设计的设计内容、设计手法也大相径庭。我写的《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几个初期版本(包括1996年、2000年两个版本在内)中,对于把握建筑阐述、产品阐述、平面设计阐述之间 的平衡关系,并不是十分理想。比如在讨论后现代主义的时候,建筑所占的比例过大,而产品设计仅仅点到而已,平面设计则几乎没有讨论。在西方国家,部分作者把产品单独抽出来讨论,重点虽然突出了,但由于脱离了城市化和现代建筑的背景,因而设计史就成了一批设计师个人奋斗的记录,一批新产品的介绍,失去了纵横交叉的文明史作为框架,史论的结构就非常松散,对于设计运动的出现和发展也就缺乏解释的力量,成为简单的“英雄创世”似的记述。潘尼·斯巴克(Penny Sparke, 1948— )的著作《1900年到现在的设计与文化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Design and Cul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正是希望打破这种局限。在西方出版的各种现代建筑史论著中,我们可以更多地看到这种努力,大部分作家在讨论建筑发展的过程中也会涉及并介绍产品的发展过程。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但是如何剪裁、如何平衡,如何掌控相互间的关系,对史论工作者的学术技巧而言,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是我在这一版写作中的一个关注焦点。

现代设计史论的范围很广泛,主要包括了现代建筑史论、工业产品设计史论、平面设计史论、时装设计史论、广告设计史论等等。而在每一个范畴中,又有派生的分支,比如在建筑理论中,又有室内设计、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规划等的理论分科,体系庞大。设计理论界也基本是按照这些门类分别进行研究的,史论的阐述也基本是分门别类而进行的。

在多年设计史论的研究和教学过程中,我比较特别地关注各门类设计活动之间的交叉关系,以及设计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横向关系。设计运动的迭起、设计探索的推进,其实与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演进分不开,横向研究设计史论,往往能够达到纵向研究、分科研究所无法达到的认识高度。何况,许多设计活动本身就是互相交叉发展的,包豪斯既是建筑的,又是产品设计和平面设计的探索中心,它还包含实验摄影、电影的探索在内,如果硬性把包豪斯分解为建筑现代主义教育、工业产品设计教育、平面设计教育几个范畴,离开历史背景和运动背景来讨论,恐怕难以反映它的真实面貌。

对于现代设计的历史研究,经历过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早期的设计史论家基本参照现代建筑史家的方法,把现代建筑和人类历史进步中的现代化(modernity)等同起来看待。在他们看来,现代建筑是一场社会革命运动,更多地强调了类似社会进化史的线性发展观:建筑的发展是进步的过程,后来的建筑比以前的建筑更好,建筑运动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建筑运动也是一场摧枯拉朽的革命,在现代建筑面前,历史建筑毫无意义,不破不立……

这派线性历史观的设计理论家中,较早明确提出历史阶段性发展、设计的进步历史观的是尼古拉斯·佩夫斯奈(Nikolaus Pevsner, 1902—1983)。他的重要著作是《现代建筑的先驱》(Pioneers of the Modern Movement , Faber&Faber, 1936,目前国内已有中文译本,在美国普遍看到的是1990年出版的新修订版),这本书把现代设计史的论述开端设定在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 1834—1896)和英国的“工艺美术”(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1860—1910) 运动,具体时间是19世纪60年代。之后历经了“新艺术”(Art Nouveau, 1890—1910)、现代主义的演进。他的这种时间划分方式,特别是更替形式的论述,对后来的建筑史、设计史的论述有很大的影响,后面多位理论家都采用了这种理论阐述的模式。记得我较早读到的一本设计史是日本设计家胜见胜(日文假名读音:かつみ まさる ,Katsumi Masaru, 1909—1983)著的《设计运动一百年》,而稍微晚一点读的西格佛列德·吉迪翁(Sigried Giedion, 1888—1968)的《空间、时间和建筑》(Space Time and Architecture: The Growth of a New Tradition ),也是遵循这个线性模式的。胜见胜和吉迪翁都在书中提到了佩夫斯奈的观点。因此,如果说佩夫斯奈最早奠定了建筑史、设计史中的线性发展模式,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差错。

产品设计史因为先例不多,20世纪90年代以前甚至在绝大部分的艺术学院里都还没有成为正式的课程,缺乏教材,所以不像建筑史那样有许多前面影响的框框,我自己是国内较早撰写现代产品设计史的人,如果从时间上看,我在1982年写完《世界工业设计史略》草稿的时候,国内尚未见有人做这方面的研究,估计我应该算最早的一个。这种状况造成了我自己在研究中受到外国作者的设计史框架的影响较多,这种影响就体现在我后来的著作中了。其中胜见胜、佩夫斯奈、潘尼·斯巴克、维克多·帕帕纳克等的影响就特别突出。

从1949年解放开始,直到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中国大陆地区对西方的现代艺术、设计全面封禁,不仅对于欧美、日本的设计历史和发展现状一无所知,就连地理距离很近的我国的港、澳、台地区的设计我们也无从了解。“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对外联系开始有所松动,当时内地驻港机构安排香港一批设计家在1978年第一次到广州访问。这个团虽然人数不多,接待规格也不高,但对广州设计界却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他们访问了广州美术学院,举办了讲座,第一次谈到了现代设计——虽然主要是有关平面设计方面的议题,并且第一次给大家放了一批现代设计作品的幻灯片。可以想象的出,对于当时从不知道现代设计在外面世界发生了何等翻天覆地变化的广州美术学院师生来说,那是多么巨大的冲击。这个设计师代表团里面有香港现代设计的奠基人、奥地利裔的美国设计师石汉瑞(Henry Steiner, 1934— )和靳埭强等人。他们带了几本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地区出版的设计参考书送给广州美术学院当时的工艺美术系。这批书里面有王无邪等人编写的关于设计基础的“构成”类著作,还有几本关于设计史的小书,台湾学者王建柱(1931—1993)依据日文版翻译的《设计运动一百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本。我于1982年秋天在广州美术学院成立“工业设计研究室”的时候,高永坚院长将这些书交给了我,这些便成为我手头拥有的最早“家当”了。2003年靳埭强先生担任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我担任副院长,曾经与靳先生核对过赠送这批珍贵参考书的时间和书的种类,基本是正确的。

《设计运动一百年》的原作者胜见胜,是日本现代设计的第一代大师,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留学欧洲学习设计,回到日本后努力促进日本现代 设计的发展,是日本现代设计的奠基人之一,在日本被称为“日本战后设计的最大功劳者和指导者”。1959年胜见胜创刊《Graphic Design》(平面设计)杂志,并担任总编,1959—1986年期间,这本刊物的主题一直以标志、字体、汉字、导视系统、符号为中心。他本人亲自主持了《江户的看板》和《英文字体建筑术》两期,《Graphic Design》是日本最具有影响力的设计杂志,它将世界设计的信息带给了日本,影响了日本战后第一代设计师群体,如日后成为日本设计大师的龟仓雄策(Yusaku Kamekura, 1915—1997)、田中一光(Tanaka Ikko, 1930—2002)、胜井三雄(Mitsuo Katsui, 1931— )等等。胜见胜也因此被日本设计界誉为“最伟大的设计评论家”。胜见胜是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艺术指导,整个东京奥运会设计委员会是以他为核心的。东京奥运会是日本设计的转折点,日本的现代设计、现代建筑自此开始受到西方国家的重视,逐步进入国际一流水平,胜见胜对此功不可没。胜见胜去世很早,曾经和他长期共同编辑杂志、参与东京奥运会总体设计和策划的龟仓雄策在他去世之后设立了日本设计界的“胜见胜奖”,这个奖项被视为与文学界的“芥川奖”同样重要的高水平设计大奖。“胜见胜奖”第一位获奖人是20世纪80年代在企业形象系统设计有突出成就的设计师中西元男。胜见胜撰写了一系列普及设计思想的著作,其中就包括我看到的这本王建柱翻译的《设计运动一百年》。

我在2009年去日本的时候,在东京认识了日本交通导视系统设计家太田幸夫(おおた ゆきお ),他曾经长期担任胜见胜的助手,胜见胜去世之后,他接手了胜见胜的大部分手稿和资料,我在太田家里才第一次看见胜见胜那本日文版原著,其中的参考文献部分,包括尼古拉斯·佩夫斯奈的《现代设计的先驱:从威廉·莫里斯到沃尔特·格罗皮乌斯》(Pioneers of the Modern Movement from William Morris to Walter Gropius )。胜见胜的著作结构也完全渗透了佩夫斯奈的体系方式,而这一体系的渐进式方法也影响到我的《世界现代设计史》写作。

佩夫斯奈的著作原为英国的“企鹅丛书”(Penguin Books )之一,初版书名为《现代运动的先驱》(Pioneers of the Modern Movement ),1936年出版。到1949年经作者本人修改之后,再用《现代设计的先驱:从威廉·莫里斯到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的书名出版。这本书是全世界现代设计史中最早的一本。佩夫斯奈1983年去世,去世前又对原稿做过一次修改。第二版在1991年发行,在所有有关现代设计史的著作中,我最早真正读到的,就是这一本了。在工业产品设计方面,他的这本书影响最大。

1982年我着手研究现代设计史论的时候,还没有直接读到佩夫斯奈的这本著作,而是转手看到过他的框架内容。过程还挺曲折,中间经过日本人的一传、中国台湾人的二传,我才得以有所了解。了解现代设计史发展的一个基本的框架居然那么不容易,对于今日资讯爆炸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恐怕是难以想象的。由于当时工业产品发展史的参考书严重缺乏,而大部分建筑史都涉及早期的产品设计活动,所以我当时采用的参考书以现代建筑史为多,比如雷奈·班翰(Peter Reyner Banham, 1922—1988)的《第一个机械时代的理论和设计》 (Theory and Design in the First Machine Age )。我在1982年、1983年开始撰写设计史的时候,此书在国内根本找不到,我是1984年在香港理工学院的太古设计学院才第一次读到的。兴奋之余,也感觉到这本书已经出版多年,恐怕未必能够反映20世纪80年代中期设计的面貌和蓬勃发展的情况。

有三本主要是关于现代建筑史的著作则从现代设计发展的框架上,在全书的总体布局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一本是威廉·库提斯(William J. R. Curtis, 1948— )的《1900年以来的现代建筑》(Modern Architecture Since 1900 ,这本书于2012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中译本)。这本书是我在1987年到达美国之后,在纽约的里佐利(Rizzoli)书店买到的。另外一本是肯尼斯·佛兰普敦(Kenneth Frampton, 1930— )的《现代建筑,一本批评史》(Modern Architecture, a critical history ),这本书近年在国内也有中译本,由三联出版社出版。英文原版的出版日期比我1982年撰写的《世界工业设计史略》晚了10年,所以当时我是不可能以这本书做参考的。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Alexander Jencks, 1939— )的《现代建筑运动》(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则对我在理解后现代主义的问题上有很大的帮助。詹克斯是最重要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的理论家、评论家,1982年后现代主义在西方也尚处在理论萌芽期,所以我在国内动手撰写设计史的时候,尚未受到他的影响。但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在给中国青年出版社撰写《世界现代设计史》的时候,他的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著作在西方特别风行,对我有很大的影响。

以产品设计为中心线索的著作中,除了上面提到过的佩夫斯奈的《现代设计的先驱:从威廉·莫里斯到沃尔特·格罗皮乌斯》早期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另外一本对我造成重大影响的著作是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史论系教授潘尼·斯巴克的《20世纪设计与文化导论》,这本著作是1986年在英国出版的,比我撰写的《世界工业设计史略》晚了4年。我是1987年到费城附近的宾夕法尼亚州立西切斯特大学工作的时候才看到这本著作。因此,这本著作对我的影响,要从给中国青年出版社写的那本《世界现代设计史》中才看得出来。

在西方的现代设计史论研究者中,斯巴克教授的著作在设计界一直有比较大的影响力。她撰写的《20世纪设计与文化导论》第一版在1986年出版,是我到美国之后读到的第一本比较全面讨论现代设计史的著作,我第一次细读本书是1987年,之后曾经几次对照着其他几本著作再通读过。这本书对我比较完整地认识现代设计史非常有帮助,其最新修改的第二版是在2004年出版的。我开始动手研究现代设计史是1982年,自己撰写的第一本现代设计史是在1985年出版的,后来与斯巴克教授谈起经历,她动手的时间和我差不多,而这本著作是在1986年第一次出版的,我们可算是现代设计史研究同一条战线上的人了。

斯巴克的著作比较多,在本书的全面修改过程中,我参考过她的多本著作,其中包括:1982年出版的《艾托尔·索扎斯》(Ettore Sottsass Jnr. )是我研究意大利激进设计运动时最早的入手著作;1983年出版的《设计咨询:工业设计的历史和实践》 (Consultant Design: The History and Practice of the Designer in Industry )是我对工业设计产业了解的一个框架;还有1986年出版的《现代家具》(Modern Furniture , Bell and Hyman, ISBN 0-7135-2630-0)则从家具发展角度来看产品设计,她在1986年出版的《日本设计》(Japanese Design , Michael Joseph, ISBN 0-7181-2875-3)是英文书中关于日本设计介绍比较完整、比较全面的一本,我因为不懂日文,对日本的研究不得不从英文著作入手,这本书对我个人的作用就更大了;她在1987年出版的《家用电器》(Electrical Appliances )和《文脉设计》(Design in Context ),也是这类很重要的著作;1988年出版的《意大利设计》(Italian Design, from 1870 to the present )是我读过的有关意大利现代设计的著作中阐述和分析比较完整的一本,很有参考价值;她在1998年出版的《设计百年——20世纪的设计先驱》(A Century of Design: Design Pioneers of the Twentieth-Century ),2001年出版的《英国设计导论》(Design Directory: Great Britain );2002年出版的《汽车设计世纪》(A Century of Car Design ),2010年出版的《设计天才》(The Genius of Design )都是不错的著作。她在1986年出版的《20世纪设计与文化导论》,在2004年出版了修订版,是设计史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迄今在西方还拥有广泛的读者。

除了这些比较系统、理论性比较强的著作之外,西方也有一些简明设计史,比如安·菲比(Ann Ferebee)撰写的一本《从维多利亚时代到当代的设计史》(A History of Design from the Victorian to the Present ),1970年出版。她主要从20世纪50年代的产品设计入手,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除了工业产品设计之外,也包括环境、景观设计,更涉及建筑设计。安·菲比在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the 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和普拉特学院(Pratt Institute)任教,同时从事设计史、建筑史方面的写作。这本书分成三个章节,即“维多利亚时期的设计”(分建筑、室内、工业产品、平面设计、摄影)、“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分平面设计、摄影、产品设计、室内设计、建筑)和“现代设计”(分建筑、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摄影)。全书才几万字,基本是一本索引形式的黑白照片集子,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设计史。安·菲比后来与杰夫·拜勒斯(Jeff Byles)合作,将这本书加以充实,于2011年发行了第二版,国内已有中译本,是一本不错的参考书。类似的简明产品设计史还有如伯恩德·波斯特(Bernd Polster)的《现代设计A到Z》(The A-Z of Modern Design ),以图为主,并没有多少理论的讨论。

我到美国工作之后,除了对现代设计历史发展脉络进行研究,也开始注意设计批评,在现代设计史论中最尖锐、影响力最大的一个批评家就是维克多·帕帕纳克(Victor Papanek, 1923—1998),他是一个具有强烈批评性的设计理论家,奠定了设计伦理学的基础。在他众多的出版物中,以1971年出版的《为真实世界的设计》(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 Human Ecology and Social Change )影响最大,1983年出版的重要的人机工学著作《为人类的尺度设计》(Design for Human Scale )、1995年的《绿色世界的必要性:为真实世界的自然设计》(The Green Imperative: Natural 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 )都是很 有影响的著作。《为真实世界的设计》是设计理论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国内目前有周博翻译的中文版本,是中信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1993年我曾经邀请帕帕纳克到我所在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讲课,和他多有交流,对他的理论具有一定领悟。因此我在修改自己的《世界现代设计史》的时候,也介绍了一系列的设计批评观点。

最近20来年,有关工业产品设计史的著作逐渐多起来了,比如卡罗尔·甘兹(Carroll Gantz)的《设计年鉴》(Design Chronicles ,FIDSA出版,FIDSA是“美国工业设计协会”缩写,2005)、科学博物馆编辑的《创造现代世界》(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 The Science Museum, 1992)、爱德华·鲁西-史密斯(Edward Lucie-Smith)的《工业设计史》(A History of Industrial Design )、戴维·莱兹曼(David Raizman)的《现代设计史》(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卡玛·戈曼(Carma Gorman)编辑的《工业设计文选》(The Industrial Design Reader )、格雷斯·丽斯-玛菲(Grace Lees-Maffei)和丽贝卡·豪斯(Rebecca Houze)编辑的《设计史选读》(The Design History Reader )、基斯·奥维比克(Kees Overbeeke)和卡洛琳·胡姆斯(Caroline Hummels)的《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 )、毛里斯·班恩维尔(Maurice Barnwell)等人的《设计、创造力和文化》(Design, Creativity and Culture )、丹尼斯·科霍(Denis A. Coelho)等编辑的《工业设计——新边疆》(Industrial Design-New Frontiers )。这些书从各个方面完善了现代设计的历史发展过程,很多以前模糊不清的人物、设计也逐渐清晰起来了。

在修改这一版《世界现代设计史》的时候,除了上述的理论著作外,我还参看了几本属于设计导论、设计理论的普及设计著作,包括:唐纳德·A.诺尔曼(Donald A. Norman)的《每日产品设计》(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这本书通俗易懂,在年轻读者中颇受欢迎;普拉萨德·波拉卡(Prasad Boradkar)的《物品设计——文化对象的批评导论》(Designing Things: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Culture of Objects )则是一本注重设计批评的理论著作;伯纳德·博德克(Bernhard E. Burdek)的《产品设计的历史、理论和实践》(Design: The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roduct Design )也具有相当的学术分量。在这些设计史论著作中,有一部分也涉及21世纪的设计状况,其中丹·萨菲尔(Dan Saffer)的《互动设计》(Designing for Interaction: Creating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and Devices )是比较新的一本,2009年出版的是第二版。

除了著作之外,收集的众多历史上重要设计文献、文选也是很重要的参考资料。在产品设计史论方面,用得比较多的文选是卡玛·戈曼编辑的《工业设计文选》,这本著作是百年来重要工业设计文献的集合,其中有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亨利·德雷夫斯(Henry Dreyfuss)、维克多·帕帕纳克等人的重要文章,是目前工业产品设计文献比较集中的一本著作,被设计界视为工业设计史中最好的精华读本,这本书的副标题叫作《工业设计史的新词典》(New Anthology on Industrial Design History )。

世界各国对于设计理论的重视,大约开始于1973年,当时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发表关于能 源危机的讲话,因为能源危机的解决需要设计的直接参与,从那时起,设计史论就不仅仅是“象牙塔”中的研究,而且是并乎社会的重要议题,设计界对于设计理论的研究开始重视起来,戈曼这本文选的出版就是在这样一个大氛围里出现的。这本书从过去150年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重要文章中选择了重要的段落,集册出版,成为设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文集,也是西方研究生必读的文选。当然,最完整的文选还是现代建筑类的,具体著作我在后面会介绍。

后现代主义是从建筑开始的一个设计运动,也影响到产品设计,正是因为要研究后现代主义设计,我才关注到设计理论家约翰·萨卡拉(John Thackara)后来居上,在后现代设计、在可持续设计理论方面出版的一系列著作,他在1988年出版的《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Design After Modernism: Beyond the Object.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88)影响很大,特别是他没有沿用当时非常流行的“后现代”(post modern),而采用了“现代主义之后”(after modernism)这个说法,一下子从对某个流行风格的局限中跳出来了,记得美国的大学里一度把这本书指定为设计专业研究生的读物。

在撰写这样一本比较全面的现代设计史著作的时候,除了需要对上述这些完整的现代设计史著作有全面的了解之外,也要对设计思维方法的类型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设计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找问题、分析问题、综合思维的过程,就是一个批评、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类著作在学习设计中是很重要的,并且读者也超出设计师的范围。在众多的著作中,以下这些作品在我修改书稿时用得比较多:

唐纳德·A.诺尔曼的《每日产品设计》(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约翰·玛埃达(John Maeda)的《简单的规律》(The Laws of Simplicity, Simplicity: Design, Technology, Business, Life ),尼尔·格什菲尔德(Neil Gershenfeld)的《个人界面工作室》(Feb: the Coming Revolution on Your Desktop-from Personal Computer to Personal Fabrication ),肯尼亚·哈拉(Kenya Hara)的《设计设计》(Designing Design ),威廉·李德维尔等人(William Lidwell, Kritina Holden, Jill Butler)的《设计普遍规律》(Universal Principles of Design ),威廉·麦多诺等人(William McDonough, Michael Braungart)的《从摇篮到摇篮:重新改变我们创造事物的方式》(Cradle to Cradle: Remaking the Way We Make Things ),保罗·阿登(Paul Arden)的《不是你有多好,而是你想多么好》(It's Not How Good You Are, Its How Good You Want to Be ),凯文·罗伯茨(Kevin Roberts)的《喜欢效应:在消费革命中获胜》(The Lovemarks Effects :Winning in the Consumer Revolution ),西斯·戈定(Seth Godin)的《小即新大》(Small is the New Big ),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的《设计》(Design ),比尔·莫格里吉斯(Bill Moggridge)的《互动设计》(Designing Interactions ),爱德华·德·波诺(Edward De Bono)的《横向思维》(Lateral Thinking :Creativity Step by Step ),马克·H.麦科玛克(Mark H. McCormack)的《哈佛大学商学院不教你的》(What they don't teach you at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汤姆·凯利(Tom Kelley)的《创造的艺术》(The Art of Innovation: Lessons in Creativity from IDEO, America's Leading Design Firm )。

在这几年修改本书的过程中,继续有设计史出版,前面提及的戴维·莱兹曼的《现代设计史》就是撰写得很不错的一本。这本书最早在2003年出版,后来在2010年又出过新版(Prentice Hallp; 2010, ISBN-10:0205728502, ISBN-13: 978-0205728503,第二版),在设计史著作中,这本书比较新。作者是美国费城德莱赛大学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史系(The Department of Visual Studies in the Westphal College of Media Arts & Design at Drexel University in Philadelphia)教授,从事设计史教育多年。这本书的编撰打破了线性年鉴派的方式,从市场的供需关系着手演绎,是非常有意义的学术探索方向。戴维·莱兹曼的这本《现代设计史》是迄今为止有关产品设计最详细的一本,从18世纪开始,按照编年史的基本脉络讨论200年来产品设计的发展过程,其中也涉及建筑、平面设计,涉及企业情况、经济、技术、社会的演变和对于产品设计的影响。这是我参阅得比较多的一本。

莱兹曼这本著作除了“前言”外,共分六大部分,每部分又分成几个章节,整本著作的结构是这样的:

第一部分:需求、供应和设计(1700—1800)

1.皇家需求和生产控制;

2.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企业的努力;

第二部分:扩张和品位(1801—1865)

3.阵痛:19世纪上半叶工业的扩张;

4.设计、社会和标准;

第三部分:艺术、手工艺和机器—工业化:希望和恐惧(1866—1914)

5.工作的欢愉;

6.艺术的均等;

7.机械化和工业;

第四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艺术、工业和乌托邦(1918—1944)

8.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巴黎和“现代艺术”(Art Moderne: Art Deco);

9.“现代主义”:设计、乌托邦和技术;

10.美国的设计、工业和广告;

第五部分:人文主义和奢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现代主义运动和大众文化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12.设计和大众面貌:消费文化;

第六部分:进步、抗议和多元化(1961—2010)

13.新材料、新产品;

14.大众文化的范围;

15.政治、多元化、后现代主义;

16.设计文脉:平衡工作。

从划分的方式来看,作者用一种比较文学、哲学思辨的手法来处理设计史发展的材料,最大的特点在于基本打破了传统的年鉴形式的方式,有比较个人化的史料处理方法。这种体例在西方史论中非常普遍,在学术上是一种非年鉴式的方法,写史和理论分析融合,从整个架构来看已经可以知道作者的理论立场和观点了。

约纳森·伍德汉姆(Jonathan M.Woodham)在1997年出版了《20世纪的设计》(Twentieth-Century Design ),试图对20世纪的设计做一个总结,框架结 构颇有特点。而夏洛特·菲尔(Charlotte Fiell)、彼得·菲尔(Peter Fiell)合作撰写的《20世纪的设计》(Design of the 20th Century )则试图用大量的通过编辑的图片来组织20世纪工业设计的脉络,这本书是由德国大型出版公司塔申(Taschen)出版的,该出版社以出版大型图册类书见长。

事实上,以上所介绍的这些著作都有自己的撰写特点,学术侧重点也各不相同。西方关于现代设计、建筑流派、人物、地区性的出版物的数量是巨大的,这是资料性、参考性的基本出版物类型,这些出版物不同于上面提到的设计史著作,那些著作是以文字为中心,重论述和介绍,而其他的出版物则是以图为主轴,文字为辅助。特别是这些年来,有几家出版社大量出版图册,如塔申、费顿(Phaidon)这些大出版公司,出版种类之多,出版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到国外的艺术设计书店看看,图册真是铺天盖地。这些公司现在的出版量都很庞大:一是选题广泛;二是有一套成熟的版权购买机制;三是重视图的质量;四是讲究大而全,设计大全(Design A to Z)类型的作品出了一套又一套,著名设计师的作品集也出了无数,但是这些出版物大部分不是严谨的研究型的,不算真正的现代设计史。也就是说,虽然出版物多,但是权威的设计史还是比较少。

《世界现代设计史》自出第一版以来,在国内关于世界设计史的教学和研究中,一直是一本被普遍采用的重要参考书。承蒙读者们的支持,已经印刷过多次。一本设计史类的出版物,能够有这么广泛的读者,是一件幸事。这说明我们的设计事业发展迅速,更多的人希望比较全面地了解现代设计发展的历程和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的重要作品、重要设计家,也希望了解100多年来经历过的设计运动、风格。

这本书是修订版,修订的基本要求是修改错误、补充不足、增加新内容。对此,我自己定的标准是:存在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包括内容、理论阐述,以及文字的错误或不准确)必须订正;过于绝对的说法和结论则一律修改。

在修订版中,我对人名的中译尽量做到统一,并且在书后列出人名翻译对照一览表。为了便于读者查对原始资料,在本书第一次出现的人物、产品、设计运动和艺术运动都在其中文名称后面附加了原文名称,比如:“新艺术”运动,用“Art Nouveau”标明;“装饰艺术运动”,用“Art Deco”标明;意大利的“激进设计”集团“孟菲斯”,用“Memphis”标明;日文中的汉字中国读音和日本读音完全不同,比如深泽直人,读音是Fukasawa Naoto,因此全部用罗马拼音注出。中文索引是最费时费力的部分,人物的姓名排列中西是颠倒的:东亚人姓在前,名在后;西方人刚刚相反,名在前,姓在后。本书划一把姓放在前面,名放在后面,做统一的索引。在西方的出版物中,根据西方人的习惯,把远东人物的姓名排列按照他们的习惯——姓在后、名在前排列,在本书索引中,给予统一处理,无论西方人还是亚洲人,姓在前,名在后,便于查找。

以往很多著作习惯称20世纪的每十年一段为“年代”,例如“80年代”“90年代”等。因为现在已经进入了21世纪,继续沿用这种称谓,很快就会将20世纪与21世纪的年代混淆。比方说,若写成“20 年代”,究竟是20世纪的20年代呢?还是21世纪的20年代呢?因此,本书中采用了国际通用的方法,称为“1980年代”,或“2010年代”等。

由于这本书最初的撰写目的,是给大众看的,给喜欢设计的人看的,给青年学生看的,主要是为学习设计的学生而写的,因而,在修改过程中,仍然保持了原书的通俗写法,注重可读性。至于从事设计理论研究等各方面的专家们有更高深的学术研究和阅读要求,需要做更深入的学术探讨,可以看其他的专著,我在这一版每一章的后面都列出参考书目,就是希望在这方面也能提供一些帮助。

2015年9月16日

参考书目

[1] Penny Sparke: An Introduction to Design and Cul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 Allen and Unwin, ISBN0-04-701014-2.

[2] Nikolaus Pevsner: Pioneers of the Modern Movement from William Morris to Walter Gropius , Faber & Faber; 1st edition, 1936, ASIN: B00085CT56.

[3] Sigried Giedion: Space Time and Architecture: The Growth of a New Tradition , 5th Revised and Enlarged Edi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10: 0674030478; ISBN-13: 978-0674030473.

[4] Peter Reyner Banham: Theory and Design in the First Machine Age , Architectural Press, 1980.

[5] William J. R. Curtis: Modern Architecture Since 1900 , Phaidon Press; 3rd edition, 1996, ISBN-10: 0714833568; ISBN-13: 978-0714833569.

[6] Kenneth Frampton: Modern Architecture, a critical history , Thames & Hudson, 1992, 3rd edition.

[7] Charles Alexander Jencks: Moder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 Penguin Books Ltd, 1993 2nd edition.

[8] Penny Sparke: Ettore Sottsass Jnr. Design Council ISBN 0-85072-126-1.

[9] Penny Sparke: Consultant Design: The History and Practice of the Designer in Industry , Pembridge Press, 1983, ISBN 0-8260-6007-9.

[10] Penny Sparke: Modern Furniture , Bell and Hyman, 1986, ISBN 0-7135-2630-0.

[11] Penny Sparke: Japanese Design , Michael Joseph, 1986, ISBN 0-7181-2875-3.

[12] Penny Sparke: Electrical Appliances , Bell and Hyman, 1987, ISBN 0-7135-2738-2.

[13] Penny Sparke: Design in Context , Bloomsbury, 1987, ISBN 0-7475-0072.

[14] Penny Sparke: Italian Design, from 1870 to the present , Thames and Hudson, 1988, ISBN 0-500-23531-7.

[15] Penny Sparke: A Century of Design: Design Pioneers of the Twentieth-Century , Mitchell Beazley, 1998, ISBN 1-84000-403-7.

[16] Penny Sparke: Design Directory: Great Britain , Howard, 2001, ISBN 1-86205-330-8.

[17] Penny Sparke: A Century of Car Design , Mitchell Beazley, 2002, ISBN 1-84000-403-7.

[18] Penny Sparke: The Genius of Design , Quadrille Publishing Ltd, 2010, ISBN 978-1-84400-753-0.

[19] Ann Ferebee: A History of Design from the Victorian to the Present ,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 New York, 1970, ISBN 0-442-231-23115-6.

[20] Bernd Polster: The A-Z of Modern Design , Merrell Publishers Ltd; 1, 2006, ISBN-10: 1858943302, ISBN-13: 978-1858943305.

[21] Victor Papanek: 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 Human Ecology and Social Change ,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71, ISBN 0-394-47036-2.

[22] Victor Papanek: Design for Human Scale ,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83, ISBN 0-442-27616-8.

[23] Victor Papanek: The Green Imperative: Natural 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 , New York, Thames and Hudson, 1995, ISBN 0-500-27846-6.

[24] Edward Lucie-Smith: A History of Industrial Design , Van Nostrand Reinhold; 1st Ed. edition, 1983, ISBN-10: 0442258046; ISBN-13: 978-0442258047.

[25] David Raizman: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 2nd Edition, Pearson Prentice Hall; 2nd edition, 2010, ISBN-10: 0205728502; ISBN-13: 978-0205728503.

[26] Carma Gorman: The Industrial Design Reader , Allworth Press, 2003, ISBN-10: 1581153104; ISBN-13: 978-1581153101.

[27] Grace Lees-Maffei & Rebecca Houze: The Design History Reader , Bloomsbury Academic, 2010, ISBN-10: 1847883893; ISBN-13: 978-1847883896.

[28] Maurice Barnwell etc: Design, Creativity and Culture , 2011, ISBN 978 1 907317 408.

[29] Denis A. Coelho etc.: Industrial Design-New Frontiers , Tech Open Access Publisher, 2011; ISBN 978-953-307-622-5.

[30] Donald. A. Norman: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 Basic Books, 2002, ISBN-10: 0465067107.

[31] Prasad Boradkar: Designing Things: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Culture of Objects , Berg Publishers, 2010, ISBN-10: 1845204271; ISBN-13: 978-1845204273.

[32] Bernhard E. Burdek: Design: The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roduct Design , Birkhäuser Architecture, 2001, ISBN-10: 3764370297; ISBN-13: 978-3764370299.

[33] Dan Saffer: Designing for Interaction: Creating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and Devices , New Riders Press, ISBN-10: 0321643399; ISBN-13: 978-0321643391.

[34] Jonathan M.Woodham: Twentieth-Century Design , Oxford History of Ar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1997, ISBN-10: 0192842048; ISBN-13: 978-0192842046.

[35] Charlotte Fiell & Peter Fiell: Design of the 20th Century, Taschen, 2001, ISBN-10: 3822858730; ISBN-13: 978-3822858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