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百川归海跟俞浦深打电话也不是为了吐槽被组了CP的事情, 只不过话说到了就顺下去聊了两句,他主要还是问问俞浦深收到他的快递了没。
寄的是一整箱子文件资料, 跟俞浦深寄给他的那箱子笔记不相上下。
名义上被读者们称为悬疑双璧, 实际上俞浦深和百川擅长的方向又有不同。俞浦深玩的是伏笔逻辑剧情反转,虽然也有盛仪幻境那样的超自然因素,但就像他能把迷屋模型还原出来那样, 整体还是现实向的。
百川跟他正好相反,专长是灵异悬疑。什么怨灵厉鬼恶魔召唤超自然现象,最大的本事就是能把这些超现实的东西写得让人觉得跟真的一样。
所以百川手头最不缺各种谈狐说鬼奇闻异事的资料,古今中外应有尽有。
正巧俞浦深写《迷屋》的时候攒了不少迷宫鬼屋甚至墓葬宗教的相关资料,甚至自己根据文字描述画过复原图。
那么关系不错资源共享, 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要不然在俞林/林俞的官方放闪之下松柏还能茁壮常青,还不就是因为他们两个新坑好巧不巧是对方擅长的题材——俞浦深写了谈狐说鬼的《妖闻志异》, 轻松愉快时不时抽冷子来个伏笔翻转, 百川归海则开了本《鬼屋》,讲起了全是厉鬼机关的凶宅生存指南。
大大们这题材互换的操作简直骚得粉丝们断了腰。
并且俞浦深和百川本身就是关系好到能被组CP的好友,甚至在林俞大势的现在,百川还日常作为同人里俞浦深的渣前任/白月光/初恋等出场, 存在感比林景铄青梅竹马的楚礼强得多。
毕竟两个大大实在有太多能玩的梗,又有一群损友热衷于八卦爆料。
然而俞浦深和百川友情的起点其实并没有粉丝脑补得那么戏剧性, 纯粹就是一个作者群里同期进群又唯二写悬疑类的作者, 两个人没事聊聊脑洞讲讲惊悚故事,又巧之又巧的年龄相近还都住在申市,时间长了就顺其自然地混熟了。
但住一个城市不代表他们见面机会多, 两个死宅哪怕就住在隔壁,也宁肯待在家里网络联系。
交换资料当然就用快递,重要资料——比如俞浦深的手抄笔记或者百川的采风记录——则是同城闪送,百十块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还有快递小哥上门取件。
知道申市这又冷又潮寒风入骨的天气里,不用出门是件多么让人快乐的事情吗?
俞浦深把百川寄过来的资料在桌上摊开,重新整理再放进文件夹。
自用的资料肯定是自己怎么看着舒服怎么来,百川习惯的文件顺序可不是他习惯的资料摆放格式。这么一大箱子得先大致浏览过分类归档,再一一细看划分重点,少不了得花上一段时间。
这不是他们第一次互相交流资料,处理起来已经是驾轻就熟。
俞浦深叼着支笔,埋进了资料堆里专心干活,甚至都没怎么太留意以林景铄为首剧组成员发给他的喜讯,通知他《迷屋》票房突破十亿。
对于一部成本不高题材小众的悬疑电影而言,已经是让人想都不敢想的好成绩了。
毕竟当初预估票房,俞浦深的最大期望值也就是别亏得血本无归。
周看松还额外跟他发了条消息,表示准备带着《迷屋》参加今年的金花奖——名字虽然有点土气,却是国内电影界的最高奖项——俞浦深和罗行舟一起,被他写在了最佳编剧申报组。
只是例行通知,不接受反对意见,很有周看松在片场的独/裁风范。
而罗行舟没额外给俞浦深发消息,说明这是这对金牌搭档已经商量好了的事情。
行吧。
俞浦深看到消息,就顺手去翻了眼今年的高分影片列表。
非得带着他一块玩,那罗行舟估计就只能跟他一块重在参与了。
……
《妖闻志异》里涉及到奇闻怪谈的情节,很多资料都是来自于百川,而另一部分玄之又玄不明觉厉的妖魔鬼怪修仙法术,则是由俞浦深身边现成资料库主动贡献。
俞见暖表示别的他可能不行,搞封建迷信(bu)可是专业的。
不光因为他是个道士,还因为他从小就热衷于给俞浦深讲鬼故事,一会天花板上有小姐姐在看一会床底下藏着人脸,虽说是为了吓俞浦深这个突然出现的“哥哥”,结果却是时常把自己吓得半夜往俞浦深床上钻。
等他当了道士正正经经搞起玄学,已经从熊孩子变成了个兄控没错,但反倒更加喜欢跟俞浦深分享各种乱七八糟的“修行历险”。
什么断头鬼背靠背,什么镜子里的女人墙上的脸,立志要让俞浦深被他的鬼故事吓到一次。
俞见暖踌躇满志,却忘记了自家哥哥是个专业写故事的,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家的脑洞比现实还要宽广无垠。
《迷屋》那伏笔反转心理暗示的套路吓不到俞见暖,于是俞浦深友情给自家弟弟推荐了百川归海的成名作《狐狸嫁女》和《鬼话连篇》。
俞见暖本着真的都见过还会怕假的,那样天不怕地不怕地心态去看了。
……
然后他再也没跟俞浦深讲过鬼故事。
倒是偶尔跟俞浦深讲起些听着就扯淡的妖怪小故事,什么貔貅被狻猊咬掉过屁股毛啦,什么谛听沉迷网游不可自拔啦之类的,比他的鬼故事要有趣许多。
所以俞浦深欣然在《妖闻志异》里多添了几个妖怪出场,对俞见暖的满嘴跑火车也多了点耐心。
要不然也不会被俞见暖打着做法事需要个文气重的人才安全的借口,硬是数九寒天寒风凛冽不得不顶着冷风出门,长途跋涉去到俞见暖给他的地址……
压阵。
这画风当真是如魔似幻。
俞浦深裹紧自己的羽绒服又塞好围巾,隔着口罩说话闷声闷气,“有什么要搞的快点搞完,外头冷死了。”
俞见暖搓搓手臂还要强撑,“你看我们就没你这么怕冷,哥你这是缺乏锻炼。”
俞浦深看了眼自家弟弟身上半点厚度没有的道袍,果断把视线移开。
嘶——
看着就冷。
因为俞浦深裹得厚,做法事的人家也没认出来这是最近几天经常上热搜的知名作家,反而颇能感同身受地和俞浦深一块裹紧羽绒服,不明觉厉地看着俞见暖准备法事。
“哥你坐这。”俞见暖搬了个小板凳放在墙角,严格指导姿势,“面对着墙,对,找找你码字时候的那个感觉。手机不是也能码字吗,你可以现在先写起来。”
俞浦深坐在墙角小板凳上,把自己的腿别扭地蜷起来,眼神死地看着俞见暖,“现在,在这?”
你也不看看周围的环境今天的天气,别说叫他码字,他连手都不想从口袋里拿出来。
“克服一下,很快的。”俞见暖握着俞浦深的手一边捂热一边神情真挚地鼓励,“人命关天啊我的亲哥哥!”
请俞见暖来做法事的人也满脸祈求地看着俞浦深。
就像俞见暖说的,人命关天。
这家人的儿子前些天出门旅游,却是竖着出去横着回来,不光满嘴胡话神情癫狂,还时不时做出动物般的情态举止,茹毛饮血甚至会吞食地上的小石子。
眼看着儿子日益消瘦,他们看遍了名医都没有效果,才不得不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请了道士。
找的是正规道观,托关系预约到了最资深的道长,虽然最后来的是俞见暖这个嫩过头的年轻人,他们也只能姑且相信了。
别说要俞浦深蹲在墙角码字,就是要他们把房子拆了,他们也要当场联系施工队。
俞浦深叹气,还是老实在墙角坐好面壁思过状,顶着零下的刺骨寒风坚强地拿出手机,听着俞见暖抑扬顿挫地唱经声中写了一个小时的新章。
可能是因为外面坐得太久被冷风给吹透了,一股股寒气从他骨头缝里往外冒。
冷风吹得他手指僵硬脑袋里像是灌了浆糊,慢慢地就感觉指节屈伸不能,冷得手敲在屏幕上都没有反应。
俞见暖的声音猛然提高了一个八度,念得又快又急倒也不怕咬了舌头。俞浦深呵了口气搓搓手,从口袋里拿出了个暖宝宝垫在手机底下。
这样就舒服多了。
他还顺便用暖宝宝捂了捂额头脸颊缓解面部的冷僵感,才接着刚才的地方接着往下写。
出来半天时间别的没干更新倒是写好了,张彦妈妈会高兴的。
俞浦深想着打了个喷嚏,连法事结束后什么效果都没看,就被俞见暖裹上层道袍外套(大概是叫法衣?),由几个随行的小道士接手送上了车。
不过他想效果应该还不错,不然俞见暖也不会被人家千恩万谢地送出来,要不然俞见暖反应及时扶住了人,那家的母亲都要当场给俞见暖跪下。
就连俞浦深这个做摆设的都有一封厚厚的红包,被俞见暖强塞进手里,“拿着,去晦气的。”
钱多钱少不是问题,象征意义更重要。
“对了哥,中午就在我那吃吧。”俞见暖说道,“我都跟观里讲好了,你也尝尝我们食堂的味道。”
“也行。”俞浦深点点头。
反正他今天的更新写完了,剩下的时间怎么处理都随便他。
而且因为道观后面不允许外人进入,他送俞见暖来实习也只是把人送到门外,自家弟弟的住宿条件怎么样他还真没看过。
听俞见暖形容那叫一个艰苦朴素自力更生,早睡早起清淡饮食,晚上到了点熄灯断电又断网,身处市中心的道观是全区夜晚最安静的角落。
对俞见暖这样网瘾重症患者修仙资深人士,自家哥哥家里放羊了半个月再要他回归这种生活,日子相当难熬了。
汽车开出小区驶上高架,车里开着空调就温暖了许多。
俞见暖老实在边上消停了一会,对着手机发了好几条短信。
他见俞浦深不说话只对着手机,就又开始闹腾,“哥你中午有什么想吃的吗?我们香菇菜心做得特别好吃。”
俞浦深可有可无地回了句“都行”,在屏幕上敲敲敲回复张彦发来的消息。
开签售会不可能,别想。
上一场才开了多久就要开下一场,以为是林景铄开演唱会呢还带全国巡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