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侍郎和裴桓从御书房出来的时候, 带着封裴桓为大理寺正卿的圣旨。
这一下子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许多有心人都想知道, 裴桓到底担了一扁担什么东西送给皇上, 怎么就让皇上直接给他升了官。
裴府一片喜庆。
若不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不适合冒头,詹氏都想为夫君举办个宴会热闹一下了。
裴吟怡裴吟兰这两天总觉得家中的气氛怪怪的, 他们两个之前去过大嫂曹氏那里打听消息, 但是什么都没有探听到。
没有想到原来是爹要升官了。
以后他们的嫁娶都可以好上一层, 两人都十分高兴,裴吟兰尤甚。他的姨娘早就去世了, 又没有个亲兄弟帮扶着,只能靠着他爹的势挑个好些的人家。
“娘, 爹升官这样大的喜事你怎么不早点给我们说呀, 这两天我还以为家里面发生什么大事了,连口大气都不敢出。”裴吟怡跑去找詹氏道。
“早点还不确定,告诉你们有什么用,瞎操心。”詹氏道, “不过,家里还有一件喜事倒可以让你知道,你小叔叔马上就要定亲了。”
“这么快,定的哪家呀。”裴吟怡好奇地道。
早晚家里人都会知道的,詹氏也觉得没有什么不能让裴吟怡知道的,“就是之前教导你小叔叔读书的那个赵夫子。”
裴吟怡惊讶地长大了嘴巴, “娘,他们怎么到了一起的,小叔叔和赵夫子……”
詹氏截断了裴吟怡的话头, 将前些天和裴桓商量好的说辞说给了裴吟怡听。裴吟怡虽然不相信詹氏说的话,私心里认为裴栖肯定和那个赵夫子有什么首尾,但是她也不敢说出来。裴栖的名声坏了,她也讨不了好,而且她爹升官,好像靠的还是裴栖的聘礼。
“你小叔叔是个有福气的人,你有空就多去找找他,沾沾福气。”詹氏叮嘱裴吟怡道。
裴吟怡憋屈的应了。他一直觉得自己不比裴栖差什么,是祖父祖母太偏心,眼里只能看到裴栖看不到其他人。
早些娘说祖父母给裴栖挑选婚事都是次子三子一类的,她就觉得自己将来能在婚事上压裴栖一头。
结果还是比不过裴栖,她可不认为自己能遇到一个能拿出比红薯更珍贵聘礼的人了。
小叔叔在家受尽祖父祖母的偏爱,出嫁时又有夫家给做脸,娘家还得了他的好处,将来的日子过得必不会差,有些人天生好命,让人嫉妒都嫉妒不过来。
*
“梓潼,大喜。”皇帝从御书房出来,直接去找皇后娘娘分享自己的喜悦。
“皇上,什么大喜。”
“裴慎那个老东西今天算是干了件好事,献上了一种亩产三千斤的作物,后日朕要前去石台村亲自收获这批红薯,带回来让农业司育种,然后在百姓中推广,让百姓都能种上红薯。”
“恭喜皇上,不光西北之忧可解,天下百姓都会感激您的仁慈的。”皇后娘娘善解人意地道。
“梓潼同喜,梓潼可愿意陪我一起前去收获红薯。”
这样的好事皇后娘娘自然不会往外推,“这是妾身的荣幸,还要感谢圣上您愿意带着臣妾前往。”
皇上抚上皇后娘娘的小腹,“你我夫妻一体何须言谢,麟儿的事情就不必再隐瞒了,双喜临门,到时候一起昭告天下,朕准备大赦天下。”
“皇上,麟儿还小可承担不起这样大的福气。”皇后娘娘劝解道。
“那就开恩科。”皇上一锤定音道。
皇后娘娘已有两个半月的身孕,还不到三个月,为了稳妥,帝后两人一致隐瞒了下来。如今觅得高产良种,中宫又将迎来嫡出,不做点什么皇上都觉得对不起这些个好事。
*
皇上圣驾要来石台村的事情,裴侍郎让裴晗亲自来通知赵疏桐。赵疏桐又去找了村长,村长是赵疏桐的七堂叔,是当初资助赵疏桐的五堂叔的弟弟。
村长听闻赵疏桐一亩地种出了三千斤的红薯,皇上是为了收获红薯而来的,既激动又心情复杂,“疏桐呀,你瞒的可真紧。”
“七堂叔我也是偶尔种出来的,要不怕走漏了风声给村子招来祸患,我早告诉您老了。”赵疏桐道。
“你有这个心就好了,皇上来石台村是咱们村的大事,我这就去告诉全体的村民,可惜你五叔来不及回来了,你记得给你五叔写封信给他讲讲这前因后果。”村长叮嘱道。
“七堂叔,你等等,给村民通知的时候,你记得提醒他们搞好咱村的村容村貌。”赵疏桐叮嘱道。
“什么村容村貌。”村长疑惑的道。
“随地吐痰的、好说人是非的,院子满地鸡屎的,还有树上晾大裤衩子的,你老都得管管,不然让皇上看见还以为咱们村都是这样不懂礼数的人。”赵疏桐道。
村长平日里不注意这些,被赵疏桐一提醒也觉得要好好管这些人了,皇上能来他们石台村,是他们石台村几辈子修来的造化。不能让皇上一来看到的就是他们石台村满地污秽,大人孩子开口不是说脏话就是说人长短的场面。
至于那些长舌妇,村长知道赵疏桐不喜就随手替赵疏桐教训了。
两天忙碌的准备,终于等来迎接圣驾到来的日子。石台村焕然一新,大路小道上的鸡屎狗屎都被收拾的干干紧紧,村民将自家房子打扫的打扫修补的修补从外头看反正是像模像样。
皇上和皇后的圣驾是上午来的。
村长赵疏桐还有和提前到来布置守备的禁军头领谢翎带着全村人跪在村口迎接,这时候连村子最调皮的小孩子都安安静静的。
随着圣驾来的有丞相、六部尚书、监察御史,还有众多的王公。
赵疏桐的两亩地成为了今天最受瞩目的地方。周围围了一圈的禁军,再然后是跟着皇上过来观看收获红薯的王公大臣,后面又是一圈的禁军,禁军之后是安静看热闹的村民。
在让人收获红薯之前,皇上到田地里象征性挖了一铲子,然后就让到一边,和皇后娘娘一起观看他人收红薯。
一个时辰后,两亩地的红薯都收好了,就开始过称。
“皇上,一亩地收了三千三百一十五斤,另一亩地为二千六百三十斤。”来喜公公大声地报数。
皇上看向赵疏桐,七百斤的差数,都是这个赵举人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