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天生一对

第二天, 于三娘和于七宝就来火锅店干活了。

司南知道,姐弟两个是瞒着胡氏来的。

若换成别人,想到胡氏的脾气,定然不敢收下他们, 指不定胡氏什么时候就会闹一场。

司南却不怕, 不仅收下了, 还给于七宝调了碗心心念念的甜桃冰沙。

拿到冰沙之后, 小家伙细长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 勺子都没用,啊呜一口啃在冰沙上,小半张脸都埋了进去。

还傻乎乎的, 自己啃完之后巴巴地举着让二郎啃。

二郎嫌弃得要死,转身进了后厨,自己端出一碗。

于七宝这才作罢。

其实他根本舍不得把冰沙让出去, 因为是二郎所以才忍痛大方了一回。

二郎真善良啊,故意不吃他的。

一定是想让他多吃点儿吧!

于七宝幸福地吃着冰沙, 幸福地自我陶醉着。

好在,他没有忘记工作, 端着碗就往风扇那边跑,一边跑还一边迫不及待地往嘴里塞冰沙。

不小心把一块桃肉掉下去, 七宝突然爆发出极高的速度, 一下子用勺子接住了。

满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

果然, 热爱才是最有效的动力。

司南设计的风扇很简单, 和自行车差不多, 利用的是齿轮和绞链的原理,没有电,就靠人力做源动力。

每一台风扇后面都有一对踏板, 人坐在凳子上,像骑自行车一样来回踩,风扇就嗡嗡地转了起来。

不需要太费力,小孩子也能做。

还有一种手摇式的,比落地扇小一些,乍一看有点像生火的那种吹风机,可以放在桌子上,握住把手轻轻一摇,风就呼呼地吹了出来。

手摇式的风扇扇叶小,风相对柔和,噪音也小,适合放在卧房或书房。

司南做出来之后专门给官家送了一台,最高兴的不是官家,而是御书房的小宫女。

——再也不用打扇子打得手酸了!

火锅店有落地式,也有手摇式。

于七宝瞧着落地式的大,看起来气派,毫不犹豫地选了一台。

从前他只听说过,还没真正见过,小脚丫使劲一踩,风扇呼的一下转起来,把他吓了一大跳,抱着脑袋直往后蹿。

“妖怪来了!”

“妖风刮起来了!”

大伙哈哈大笑。

其实,他们第一次见到风扇的时候,比于七宝好不到哪儿去。

在小崽的鼓励下,于七宝才终于接受了风扇不是妖怪这个事实。然而,踩的时候依旧小心翼翼,并且歪着小身子,把冰沙端得远远的,生怕被“妖风”刮走。

因为七宝的存在,整个上午,火锅店的气氛异常欢乐。

于三娘觉得丢脸,从头到尾躲着他,根本不想让人知道自己有这么个蠢弟弟。

小娘子十分感激司南收下他们,专门抢着脏活累活做。

起初大伙没注意,被她拖出去两大桶泔水。再拖第三桶的时候,槐树强硬地把她拦下。

“这活你能干吗?瞧你那小细胳膊小细腿,再给累折了。”钢铁直男槐树同学,明明是关心,说出来的话却极不中听。

于三娘的好强劲上来了,愣是当着他的面把泔水桶抱起来,哗的一下倒进下水道。倒完把“小细胳膊”伸到他眼前,“你瞧瞧,折了没?”

槐树咽了咽口水。

不仅凶,还怪厉害的。

不过,于三娘还是没拗过他,被他塞了身服务生的制服,去前面招呼女客。

“这是二豆的,还没穿过,你俩身量差不多,你把头发梳起来,就当郎君打扮……方便些。”

于三娘看着那套红蓝相间的制服,明明很喜欢,却没接,“夺了他的新衣裳,二豆能愿意?”

二豆从后厨伸出脑袋,憨憨一笑,“本来是不愿意的,槐树哥许给我一个新弹弓,我就愿意了。”

于三娘惊讶地看向槐树,这家伙有这么好心?

然后又忍不住反思,方才对他的态度是不是有点差?

槐树也别开了脸,耳朵尖悄悄地红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

后厨中,司南拍了拍二豆的小脑门,“干得漂亮!”

二豆憨笑着,可忠厚了。

快乐的一天就这么快乐地过去了。

尽管店里客人不多,大伙都没再沮丧,而是像从前一样尽心尽力地招待着。

至于客源的问题,司南没指望着五水楼的余掌柜真会老老实实替他澄清。

他想了个主意,如今正在做准备。如果成功的话,不仅这一次危机能顺利度过,火锅店还能更上一层楼。

菜和肉没卖完,司南给员工们分了分,自己也拿了一份带回家。

他在灶台前研究新菜式,唐玄坐在石桌旁看公文。两个人隔着玩耍的孩子们,时不时抬起头,对视一眼。

每日黄昏,司家小院都是这般温馨。

其余孩子在玩,只有小崽在认真写大字。

前几日,司南足足备了八份束脩,把孩子们送到一心书塾。

先生收下了孩子们,却不肯要束脩。

他知道,这些孩子都是司南收养的,觉得司南一介商贾都能有如此善心,自己读了几十年圣贤书,做过朝廷小吏,更该有济世之心。

司南没再坚持,只是在每天给学塾送去的小火锅中多加了几两肉。

小崽写完大字,又翻出《诗经》摇头晃脑地读。

得益于司南先前的指导,小家伙已经养成了课前预习的习惯,每天洗完澡趁着别的孩子玩耍的时候,他都会把第二天要学的课程温习一遍。

读到不懂的地方,就会捧着书过来问司南。

今日司南有些忙,被那几尾小泥鳅愁得抓耳挠腮。小崽犹豫了一下,没有打扰他,而是鼓起勇气走到唐玄身边。

“郡王大人,崽崽可以请教您一个问题吗?”小崽用软软的小萌音非常礼貌地问。

唐玄……竟然有些紧张。

这还是第一次,有孩子主动跟他说话。

他尽量让自己表现得温和可亲,“嗯,你问。”

——其实,还是有点可怕。

小崽眨了眨圆溜溜的眼睛,壮着胆子把书举到他面前,用圆圆的小手指着一句诗:“这里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为什么要说蟋蟀呢?不能是小白鼬吗?”

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孩子们是不敢问先生的,司南却鼓励他们问,问什么都可以,他也总能给出机智又有趣的答案。

相比之下,唐玄就显得中规中矩,解释得精准又官方:“《七月》讲的是一年四季的收获景象和劳作状况,这四句,用蟋蟀从野外到床下的迁移说明了季节的变化,白鼬没有这样的习性。”

“哦,对哦!”小崽点点小脑袋,连忙记下来。

他手上套着一个竹筒和木片做的“笔夹”,设计图是司南画的,灵感来源于现代的手机支架和握笔矫正器。

小崽并不是完全没有手,只是失去了指头,小手被伤疤覆盖,像机器人一样是个小圆球。

司南请崔木头做了一个圆筒状的“义肢”,套在小圆手上充当手指。义肢上带着一个小夹子,可以调节大小,夹住不用型号的毛笔。

最精妙的地方在于,毛笔夹上去之后,和手臂的角度刚好是最标准的握笔姿势。

第一次套上的时候,小崽愣愣地举着小胳膊,好一会儿都没敢动。直到司南提醒,他才小心地在纸上轻轻一触。

柔柔的笔尖划过粗糙的草纸,留下一道浓黑的墨渍。小家伙狠狠一颤,仿佛受了惊。

尽管如此,他还是睁大眼睛,努力写下第二笔。

然后是第三笔、第四笔,直到写完两个歪歪扭扭、几乎不成形的方块字——司鸿。

这是司南给他起的名字,祝愿他像鸿鹄一样拥有远大的志向,也像鸿鹄一样拥有强大的意志,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注意,是祝愿,不是要求。

小崽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不想当厨子、木匠或者武将,他想读书,读经史,做鸿儒。

孩子们给小崽的义肢起了个可爱的名字——崽崽手。

自从有了崽崽手,小崽就迷上了写大字,每次从火锅店回来,他都会第一时间拿出笔和纸练习写字。

如今,小家伙已经写得很熟练了。不仅可以用大号笔写大字,也能用牛毛小楷记笔记。

——记笔记这个习惯也是司南培养的。

为了方便他记下,唐玄特意放慢速度重新说了一遍。

他说一句,小崽记一句。

小家伙会时不时仰起小脑袋,问他哪个字怎么写。唐玄就用手指蘸着清水,一笔一画地写在桌面上。

低沉醇厚的嗓音,配合着崽崽软软糯糯的小萌音,就像他们一大一小两个人,对比鲜明,却又异常和谐。

司南时不时抬头看一下,满满的幸福感。

小崽学写字不久,间架有些散,但很工整。只是,每次笔画向右拉的时候,小家伙都会不自觉顿一下,虽然努力掩饰着,还是被唐玄看出来了。

他皱了皱眉,握住小崽的手。

小崽吓了一跳,连忙往回缩。

只是,他怎么也不可能比唐玄力气大,最后“崽崽手”还是被摘了下来。

看到他的小圆手,唐玄沉默了。

小崽垂着小脑袋,眼睛里蓄满泪花。

孩子们安静下来,一个个不知所措。

司南抬头一看,顿时愣住——

他心爱的小崽崽,那么细细嫩嫩的小手,竟被义肢磨出一层层水泡,有的地方还磨破了,化了脓!

司南缓缓蹲下,轻轻捧住小崽的手。

小崽慌忙抽回小手藏到身后,哽咽着说:“师父哥,别生气,我以后听话……不、不再写太多了。”

司南第一次给他戴义肢的时候,就特意叮嘱,要适当休息,不能累到。

小崽没听话,他太喜欢写字了,写了一个还想写另一个,一下都不想停下来。

有时候司南看到了,会提醒一下,小崽假装答应了,等到司南去忙了,他又会偷偷戴上,继续写。

小家伙很聪明,不仅瞒过了司南,还瞒过了其他小伙伴,就连司南帮他洗澡的时候都没发现。

唐玄之所以会注意到,是因为他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当年他在宫中读书,总比不上赵兴和赵宗实,每次都被高滔滔调侃。

后来学了骑射,他终于找到了自己擅长的东西,于是每天练、每天练,别人吃饭睡觉的时候他都在练。

手指起了水泡又破掉,破掉后的脓包慢慢化成茧子……那样的疼痛,没有人比他更懂。

司南一句责怪的话都没说,只是抱着默默哭泣的小崽,转过头,悄悄抹了几滴泪。

一大一小都在自责,一个责怪自己不够细心,一个责怪自己不懂事。

这天,司南一夜没睡,一口气做了十几个棉垫,每个棉垫都用最柔软的绸缎做成,里面塞着珍贵的丝棉。

在古代,丝棉对于寻常百姓来说并不便宜,若哪家闺女出嫁,嫁妆里放着两身丝棉衣裳,婆家必得高看一眼。

司南挑着好的买,花了许多钱,只给小崽用。

其余孩子一点都不嫉妒,反而争先恐后地帮小崽改装起了“崽崽手”。

——写字的“崽崽手”垫一个,刷牙的“崽崽手”垫一个,吃饭的……哦,吃饭的和刷牙的是同一个,那就留下几个换洗用。

为了防止类似的事再次发生,司南给孩子们定了一个严格的“学习计划表”:晨起打拳,上午背书,下午练字,傍晚洗完澡玩一会儿,睡前再写两张大字,不能更多了。

——别的家长为了督促孩子好好学习头发都愁没了,他的烦恼反而是防着孩子多学。

也是好笑!

之后,小崽不再“报复式”练字了,而是按照司南做出的学习计划表执行。

表面看着孩子们做的都是一样的,实际上,在店里的几个时辰,小崽都是一边充当吉祥物,一边默默地温习早上背过的《诗经》。

小家伙对唐玄的崇拜直线上升,有了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找他。小小的院落,几乎每天都会出现这样的画面——

一大一小坐在石桌边,中间放着一本翻开的《论语》,一个讲一个听。

讲的那个声音淳厚,娓娓道来;听的那个认认真真,偶尔用萌萌的小奶音应一声“是”。

每当这时候,司南都会托着腮帮子坐在灶台前,一脸梦幻地想着——

老婆孩子热炕头说的就是这个吧!

幸福的大总攻之路正在朝自己狂奔!

***

这天,赵兴终于履行承诺,带着赵德来店里请客。

皇城司的亲从官、亲事官们都来了,壁垒分明地分坐成两个阵营。

一个阵营明显听唐玄的指挥,进了门对司南客客气气,一口一个小东家。

另一个阵营俨然是赵兴的人,表情略矛盾,明明对火锅店很好奇,却又努力压抑着,非要表现出一副拽拽的样子。

赵兴在司南这里吃过亏,这次打定了主意,无论火锅什么味道,他都会一口咬定难吃,狠狠地报复司南。

因此,刚一进门,赵兴就像头小斗牛似的,瞪大眼睛盯着司南。

司南毫不客气地笑出声。

赵兴更气了。

相比之下,赵德反而表现得很平静,只安安静静跟在赵兴身后,仿佛这件事跟他没关系似的。

司南挑了挑眉,段位还挺高。

有本事结账的时候也让赵兴来。

来的都是客,如果他们就这样老老实实吃完,老老实实付钱走人,司南保证全程客客气气。

愣是有人要作妖。

钟疆送完餐,特意快马赶回来,跟大伙打了个招呼,没想到竟引来赵德一通讽刺。

“怎么,手废了,人也废了?正经差事不做搁这儿当狗腿子了?切,亏你还有脸露面,换成我早找个枯井跳进去了。”

此话一出,热闹的火锅店顿时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有意无意地看向钟疆,心里其实有些赞同赵德的话。当然,不是赞同他骂钟疆,而是觉得钟疆在火锅店跑腿确实有失体面。

钟疆脸色很难看,只是顾忌着店里的生意,愣是压下了火气。

司南却不想压,似笑非笑地看向赵德,“咱们汴京城五水贯都,恐怕最缺的就是枯井。就算有,想必赵衙头也没机会跳。”

唐玄配合地问:“为何?”

“因为赵衙头不会断手啊!百姓们都知道,赵衙头最会办差,有功劳自己上,捉贼打架属下来,怎么可能像钟哥这样冲到剿匪第一线,让贼人有机会砍断他的手?”

众人纷纷一怔,这才想起钟疆的手是怎么断的。

“你们觉得钟哥受伤很丢人吗?难道他这伤是因为赌钱嫖娼吗?是打家劫舍吗?还是贩卖私盐?”

司南看向赵德,讥讽一笑:“就连街边稚儿都知道,皇城司的钟疆是为了清剿无忧洞受的伤,是为了办皇差、护百姓受的伤,他是汴京城的大英雄!”

一席话,说得众人不由动容,同时暗自愧疚,方才不该认同赵德的胡言乱语。

司南毫不客气地给赵德扣了个大帽子,“就连官家都特许钟哥进御马监,由得你在这里侮辱诋毁?你侮辱他就是侮辱英雄、侮辱官家!”

“我没这么说!”赵德反应也快,立马高声反驳,“你休要胡扯,我明明说的是他堂堂皇城司出来的人,却因为区区一个小伤一蹶不振,不肯为官家效力不说,还蜷缩在这间小小的食肆做跑腿,成何体统!”

司南挑挑眉,“哦,原来是我理解错了,你这意思其实是说,因为钟哥受了‘区区一个小伤’,就被官家赶出皇城司,连为君效力的机会都不给?”

赵德腾地站起来,“我——”

“你心虚了。”司南截住他的话,一字一顿道,“你就是看不起受伤的兵士,巴不得他们没有出头之日!”

“不止是钟哥,还有其他从战场上回来的将士,那些没了胳膊的,断了腿的,每逢阴天下雨都要忍受噬骨之痛,难道他们就不配找一份工钱丰厚的工作,堂堂正正地养家吗?”

“我没这么说!你休要血口喷人!”赵德气得面红耳赤,却又不知如何反驳,只会重复这两句。

皇城司众人心下清楚,赵德并非真像司南说的那样,看不起所有伤兵,只是想借机嘲笑钟疆,顺便给唐玄添堵。

但是,他们确实被司南说服了,赵德嘲笑钟疆就是不对,钟疆在火锅店做工无可厚非,相反还让人佩服。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为了家人拉下面子,一蹶不振的大有人在。

司南语气一变,开始走抒情路线,“咱们心里都清楚,钟哥在火锅店,一个月的工钱恐怕连你的零头都比不上,但是,他赚的每一个铜板都是体体面面、干干净净的,有什么丢人的?”

“我就问,这有什么丢人的!”

短短一句话,铿锵有力。

赵德铁青着脸,想说什么,被赵兴拉住了。

所有人都沉默了。

司南的话,如重锤般一下下敲进了他们心口。

他们披星戴月,不论寒暑,苦练十余年,战胜了千万同龄人进入皇城司,做的是官家的心腹之人,办的是最私密、最危险的差事。

谁能保证自己不受伤?

倘若受伤,也要遭受旁人的侮辱吗?

倘若幸运,自己平安无事,在乎的兄弟呢?那些护佑百姓的将士呢?

别的不说,只说唐家军。

当年,若不是唐大将军宁死不屈、公主仗义自刎,大宋能有如今的安宁吗?他们能安安稳稳地坐在这里吃火锅吗?

他们都是武将,最了解武将的悲苦。

有人红了眼圈,站起身,冲着钟疆举起酒杯,“第一杯,敬兄弟。”

钟疆极力压制住眼底的湿意,摆摆手,“东家规矩大,上工时间不许饮酒。”

司南笑笑,说:“今日是特例,只喝一杯没事。”

“大疆,来一杯吧。”

“你看,司小东家都同意了。”

大伙起身,朝钟疆敬酒。

其中就有赵兴。

赵德不肯敬,被赵兴狠狠瞪了一眼,这才不情不愿地站了起来。

“好,既然东家发了话,那就来一杯。”

“敬兄弟!”

钟疆高举青盏,一饮而尽。

众人齐声叫好,陪饮一杯。

他们不知道,此时赵祯就在店外,把司南的话听了个一清二楚。

槐树瞧了他好一会儿,觉得是客人,然而对方又站在那里,不说话,也不进店。

槐树犹豫了一下,礼貌地迎了上去,“官人是来吃火锅的?楼上雅间还有位子,小子给您安排上?”

赵祯抹了抹眼角的小泪花,和气地摆摆手,“不了,今日就算了,改天吧,改天一定来。”

“好,回头您想吃了,便让家人知会一声,小子给您留个好位子。”槐树躬了躬身,并没有因为他不进店而有丝毫怠慢。

“好,真好。”赵祯慈爱地笑笑,转身上了马车。

进到车里,一会儿点头,一会儿叹气,一会儿欣慰,一会儿纠结,表情极其丰富,明显就是想引起旁人的注意。

张茂则抿着笑,配合地问:“官家可是有何心事?”

赵祯如愿打开了话匣子:“你说,这么好的一个小郎君,怎么就无心做官?你也查过了,他从前念书不错,想来是奔着科考去的,怎么就突然放弃了?”

张茂则拱了拱手,“臣觉得,可能是人各有志。您看,如今司小郎君虽然只开着一间小小的火锅店,报国之心却丝毫不减。”

赵祯长叹一声:“话是这么说,还是希望他能做官。不是我吹牛,他要入朝为官,指不定希文就有接班人了。”

张茂则笑笑,没发表意见,其实心里也是认同的,甚至,他觉得司南兴许能做得更好。

范仲淹先生一心为民,却过于刚硬,被宗室及部分权臣忌惮,许多先进的政令因此无法实施。这位司小郎君却生得一副玲珑心肠,想必定有主意平衡各方关系。

当然,不是说刚硬就不好,只是时局不同,方法也该有所调整罢了。

马车辘辘而行,车内安静片刻。

赵祯冷不丁开口:“你上次查他,说他还会写词?”

张茂则点点头,从袖中掏出一首。知道官家今日要来火锅店,想着有可能会问起,所以特意带了。

赵祯满怀期待地接过,拉足了架势等着拜读大作,没想到,刚看了一行脸上的笑就僵住了。

张茂则垂着头,嘴边藏着笑意。

赵祯轻咳一声,“怎么竟是花啊柳啊、情啊爱啊的,就没首家国天下的吗?”

张茂则恭敬道:“这已经是最不‘花啊柳啊’的了。”

赵祯嘴角一抽,半晌才说:“都说‘诗品见人品’,看来也不尽然。”

“是呢!”张茂则笑笑,说,“当年燕郡王不是也只能写出‘一张大弓弯又弯’这样的句子吗?”

赵祯啧了一声,“这么一看,俩人还真是天生一对。”

张茂则一顿,“天生一对”是这么用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