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 第一次采取“糊名制”。
卷头封好后,会在每一份试卷上标一个编号,考生确认自己的试卷完整无误后, 签字画押。
然后, 由主考官卢大学士和监考官魏禹一起把答题卷封到木箱中, 同样签字画押。
最后,再由李仙芝亲自押着木箱, 送到翰林院。整个过程严谨规范, 全程都由考生们亲身见证。
有人问:“即使糊了名,字迹被认出来怎么办?”
主考官道:“不必担心,这些试卷会由翰林院的编修们誉抄一份,判卷的考官看不到笔迹,更认不出名字。”
学子们听得一愣一愣的, “这般严谨又奇特的法子,真是魏少卿的主意?”
不是不相信他有能力, 而是不愿承认。
魏禹今年虚岁二十五,比半数考生年纪都小……汗颜啊!
李玺一脸骄傲, 书昀兄就是这么牛叉叉!
他颠颠地凑到魏禹跟前, 小媚眼抛到飞起, “猎山走一波?”
还有洛阳花会!
还有提前洞房!
没等到魏少卿的答复, 就被李仙芝揪着后领拎走了。
魏禹也被关进了翰林院。
不止他, 所有考官,连同站岗的安定军都被关了起来,直到判卷结束, 名次确定,贴了皇榜,这些人才能自由活动。
这也是科举史上头一回了。
从守门的内监到送饭的小宫人, 一个比一个口风紧。
李玺一天往翰林院门口转悠八趟,都没能见到他的魏少卿。
见不到心上人的小金虫虫天天跑到太极殿给亲爹捣乱。
白天,李鸿忍着不打孩子,晚上回了凤仪阁,自会在孩他娘身上讨回来。
闹得狠了,第二日郑嘉柔请安时被太后看出来,少不了要把李鸿骂一顿。
一家人就这么热热闹闹地过着日子。
转眼到了四月初。
所有考卷校阅结束,名次定了下来,李鸿也点了头,选在四月初四这一天张贴皇榜,鸣锣贺喜。
福王府中,久违的鸡飞狗跳、不,生机勃勃。
魏少卿不在的这些天,整个王府就像少了点什么似的,从主子到仆役,全都提不起劲儿。
终于,卷子判完了,魏少卿可以回家了,阖府上下一派喜庆。
李玺难得起了个大早,冲到寿喜院把李木槿揪起来,要去翰林院接他的书昀兄回家,顺便看看皇榜。
大业朝的科举金榜不分一甲、二甲、三甲,而是根据不同的科目贴出及弟名录,其中最严格、人数最少的就是进士科。
往常年份,金榜上不过寥寥数人,今年名单却拉了长长一份,少说得有上百人。
李玺从最第一名往下看。
头名:郑思
次名:许姜
三名:罗锦
四名:郭淮
五名:崔瑜
六名:柴淑
……
嘿,都是熟人。
郑思是郑嘉柔和郑信的堂弟,按辈分李玺该叫一声“舅舅”。
许姜、罗锦、郭淮三人都已过了而立之年,参加过不止一次考试,皆因被门阀打压,未能高中,魏禹跟李玺提过。
第五名崔瑜,是崔兰心的兄长,也算是郑嘉柔的养子,为人古板,一心向学。
李玺睡觉的时候他在看书,李玺吃饭的时候他在看书,李玺看书的时候他还在看书,考不上才怪。
至于第六名,柴淑……
“是蓝蓝!蓝蓝考中了!”李木槿的抓着李玺的胳膊,兴奋地摇晃。
她起初是从下往上看的,看完最后十名,没发现自己的名字,就不抱什么希望了,转而从上往下看。
然后,就在第六名看到了柴蓝蓝。
柴蓝蓝来得晚了,没挤进来。
李木槿果断放下贵女的矜持,以一己之力分开拥挤的人群,愣是把柴蓝蓝拉到最前面。
“蓝蓝,你中了,第六名!”
“差五名就是状元了!”
二皇子翻身下马,笑问:“三妹妹这是考中了,这般喜悦?”
“没有啊!”李木槿干脆道,“蓝蓝中了,咱家小宝也中了。”
二皇子惊喜地看向李玺,“小宝中了?”
李玺下巴一扬,小虫爪一指,“自己看。”
“李册……这是你?”
“小宝中了第八名?!”
李玺腰板一挺,“夸我。”
二皇子勾住他的脖子,哈哈大笑:“走,二哥请客,给你贺喜!”
“不劳烦恭王,魏某来便好。”
魏禹不知何时出现在两人身后,不着痕迹地拿开二皇子的手。
二皇子讪讪一笑:“是是是、弟妹如今掌着福王府中馈,肯定比我有钱。”
一声“弟妹”让魏少卿挑起了眉。
没变脸,还挺乐意的样子。
二皇子冒坏水,当着众人的面便弟妹前弟妹后地叫起来。
魏禹面不改色,指了指皇榜,“这位考生,恭王可认得?”
二皇子拿眼一扫,表情立马不一样了。
“荣荣也中了!”
“太好了!”
激动得一拳砸在皇榜上,墙上的土渣扑簌簌往下掉。
魏禹勾住自家小金虫虫,从容避开。
独留二皇子一人站在原地,顶着一头土渣,笑呵呵地看向王荣荣。
王荣荣脸都红了。
她没料到,二皇子会真心实意地替她高兴。她以为他会和旁的郎君一样,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
小娘子悄悄想着,回去便跟祖母说,若皇后娘娘再提起她同二皇子的亲事,便……
允了吧。
同样关心她的还有王尚书。
不过,王尚书的表现就含蓄多了。
王荣荣出来的时候,王尚书还在屋里喝茶,一副不大上心的模样。
她前脚刚出了门,王尚书后脚就跟了出来,此时正躲在街角的茶馆里等消息。
王荣荣假装没看到,只在路过茶馆的时候,对着空气喊了句:“中了,第六十六名。”
屋内登时传出一声脆响。
有人太激动,打碎了茶碗。
小娘子们笑成一团。
崔兰心也中了,名次刚好在王荣荣后面。
一行人在街上走的时候,听到学子们议论——
“当真惭愧呀,你我读书数载,竟还不如几个小娘子!”
“林兄此言差矣,那几位可不是普通的娘子,而是同太子殿下一同读过书的。”
“尤其是那位崔小娘子,自小养在皇后娘娘跟前的,想必才情不输儿郎。”
“……”
崔兰心被夸得红了脸,害羞地躲到李玺身后。
有人欢喜,就有人失落。
魏清清的才情不输柴蓝蓝和王荣荣,只是对政事了解不多,考时务策吃亏了些,这才没中。
为了照顾她的情绪,几人不好表现得太过,只把喜悦压在心底。
魏清清反过来安慰她们:“如孟郊那般的大才子,尚要考三次才能中,我与前人相比差得太远,原就没奢望能中。”
小娘子们这才松了口气,又转过头看李木槿。
李木槿就不一样了,她可一点都不像落第的模样,一路上兴奋地拉着柴蓝蓝的手,叽叽喳喳地念叨着“第六名、第六名”。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她中了第六名。
柴蓝蓝好笑又感动。
这个姐妹,恐怕要做一辈子了。
一行人有说有笑地往平康坊走。
李玺抠着魏禹的腰带,特意落后了几步。
足足十四天零四个时辰没有见面了!
小金虫虫眼睛睁得溜圆,使劲儿看着魏少卿,仿佛要把十四天的份全都补回来。
魏禹也不再顾忌旁人的目光,大大方方握住了他的手。
他也是想他的。
生平头一回,他放弃原则,半夜三更从翰林院出来,偷偷去看李玺。
不止一次。
没惊动任何人。
连李玺自己都不知道。
李玺再次提醒:“书昀兄,赌约可还记得?”
魏禹笑道:“明日便请旨,可好?”
李玺笑眯眯,“明天再远,今日吧!”
魏禹点头,“好。”
……
原本打算去胡旋阁庆祝,不料,走到半路接到太后口谕。
太后和王尚书一样,记挂着孩子们的成绩。
太后有特权,一早就打听出来李玺中了,提前在长乐宫备下酒宴,叫小娘子们一道去。
李玺和魏禹率先赶回去谢恩。
小娘子们商量着给太后买些礼物,于是改道去了东市。
经过一家酒馆的时候,李木槿看到了一个半生不熟的身影——秦玉。
此时的他即便满脸失落,借酒消愁,看在李木槿眼里也是好看的。
秦玉一看就不大会喝酒,小小一盏,呛了三次。
李木槿把酒盏夺过去,嗔道:“枉你读了那么多书,都不知道有句话叫‘酒入愁肠愁更愁’吗?”
秦玉执了执手,惨淡一笑,“秦某可不敢再自诩读书人了。”
“怎么,才一次没中你就灰心了?你可知道有位姓孟的大才子,考了两次都没中,就写诗说再也不考了,后面不还是写下了什么‘春风得意’、‘长安花’的事嘛!”
这是方才魏清清聊以自慰的话,李木槿听了一耳朵,现学现卖。
秦玉迷蒙着眼,轻轻吟出孟郊的《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李木槿连忙点了点头,真心实意道:“你看,你读过这么多书,下次一定能中!”
有酒,有佳人,有愁绪,秦玉醉了,背起了科考时所做的策论。
“民为水,君为舟……”
“水平则舟顺,水倾则舟覆……”
“这样的文章,想来再考一次也中不了吧?”
“我以为可以的,我以为圣人是不一样的……能选出太子殿下这样的储君,能提拔魏少卿这样的好官,我以为……是不一样的……”
李木槿心里挺不是滋味。
秦玉这么好看,不应该落第才对。
长乐宫。
李玺正趴在魏禹背上,叽叽咕咕地说着什么“洛阳”“猎山”“提前”啥啥的。
旁边皆离得远远的,免得还没开宴就撑着。
李木槿极没眼色地凑过去,磕磕绊绊地背了几句,问:“这篇文章不好吗,为何不能中?”
魏禹面色一变,谨慎道:“烦请县主再背一遍。”
“民为水,君为舟……”
“水平则舟顺,水倾则舟覆……”
这次声音提高了些,李鸿也听到了。
君臣二人对视一眼,双双皱眉——李木槿背的这段,出自状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