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李亨手中的牌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六月,李玙被立为太子,次年便改名为李绍,天宝三年(744年)二月,改名为李亨。

李亨得到了太子之位,意味着李林甫在储君废立之争中败下阵来,在李林甫看来这是件很要命的事情,虽然自己受到现任皇帝的绝对信任,但这个帝国未来终究是李亨的,这也预示着李林甫未来在李隆基死去后,必然受到李亨的清算。

李林甫的性格决定他是不可能善罢甘休、坐以待毙的,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以后,他逐渐产生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废掉太子李亨的想法,当然这个想法产生的时候,他刚刚当上首席宰相,当时他迫切要做的并不是搞政治斗争,而是切实的做出政绩,使自己能够立足首席宰相的位置而不倒,所以那个时候李林甫不得不暂时放下废掉李亨的想法,而将主要精力用于巩固自己地位上,所以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一直到天宝初年的几年时间里,李林甫和李亨之间,并没有发生公开的激烈冲突和对抗。

形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源于李林甫当时分身乏术,另一方面李亨虽然已经当上太子,但说他势单力孤并不为过,在李林甫忙于巩固其权势之时,事实上李亨也并没有闲着,他积极发展自己的党羽壮大力量,以备日后斗争之用。

和大唐帝国先前很多太子不同的是,李亨在军队中锻炼过,曾经深入过前线,经受过战火的洗礼,有了这样的一种经历,使李亨在发展自己的势力时,总会打上军事色彩的烙印,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当时朝中大臣基本出自李林甫一脉,李亨要想发展自己的势力只能是另辟蹊径,从共同创建军功的战友中寻找。

所以他将发展的重心转向了地方军事势力。

当时和李亨关系最密切的地方军政首脑当属陇右、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和朔方、河东节度使王忠嗣。

先说皇甫惟明。

皇甫惟明早在李亨做忠王时,就成为他的下属,官职属于“王友”(从五品上),跟随李亨上过前线。开元十八年(730年)九月,因为代表大唐帝国出使吐蕃和谈,取得了圆满成功,回来后升任左卫郎将。后来历任侍御史、司农少卿、任检校司农卿。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出任陇右节度使。

此后的数年里,他一直守卫着大唐帝国的西部边境,屡次和前来进犯的吐蕃交战,双方互有胜负。这其中最著名的一战,当属天宝四年(745年)九月的石堡城之战。

在天宝初年,因为李隆基喜好创建边功,驻守边境的将领们常以抗击吐蕃有功而获官爵。皇甫惟明在与吐蕃军作战中连战连捷,立功心切,决定率廓州(治化隆,今属青海)军向吐蕃所占重镇石堡城发起攻击(又称铁刃城,在今青海湟源西南)。

石堡城是吐蕃的战略要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开元十七年(729年)三月,朔方节度使、信安王李祎用远程奔袭的战术攻占了石堡城。但是在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十二月,由于河西、陇右节度使盖嘉运防务疏漏,致使吐蕃重新攻占了石堡城。皇甫惟明进至石堡城后,立即展开攻城,吐蕃守城将士一面凭险据守,一面传书求援。吐蕃即派大论莽布支率军兼程往援,并取得吐谷浑小王的配合,与守城将士里应外合,攻打唐军。皇甫惟明由于急功近利,只顾攻城,忽略打援,结果使唐军遭到重创,副将褚诩战死,不得已只好退兵。

随后,皇甫惟明进京献俘。十二月,唐玄宗对他进行了封赏,天宝五年(746年)正月十三日,皇甫惟明又兼河西节度使,至此达到了他人生的顶点。

说完皇甫惟明,再说王忠嗣。

王忠嗣本名王训,说他是将门后代并不为过,因为他的父亲王海宾在开元初年是威震西北边境的名将,王忠嗣9岁那年,其父在松州保卫战中不幸阵亡,李隆基念在王海宾为国捐躯,随后将王忠嗣收养于宫中,并希望他能够继承父亲的遗志,长大后精忠报国,遂亲自为他取名为“忠嗣”。

当时李亨和王忠嗣年龄相仿,两个人经常在一起玩骑马打仗的游戏,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渐渐成了好朋友。史书上记载说王忠嗣“雄毅寡言,严重有武略”,在他长大成人后,就连李隆基有时都向他请教用兵之道,而王忠嗣每次讲的东西都让李隆基佩服的五体投地,并预言他日后必定成为良将。

开元十八年(730年)以后,王忠嗣遵从其父的遗愿成为一名守卫大唐帝国西部边境的将士,在担任兵马使职务期间,多次在河西、河东跟随时任河西节度使的萧嵩出征。同年,萧嵩入朝以后,王忠嗣迎来了他军事生涯的第一仗——玉川战役。

此战前王忠嗣侦察得知,吐蕃大赞普正在玉川检阅军队,决定率部攻其不备,但遭到其他将领的反对,王忠嗣坚持己见,于是率300精骑星夜出击,结果斩敌数千,致使吐蕃赞普仓皇逃走。

那一年王忠嗣只有18岁!

此后,在和吐蕃的多次交战中,他都身先士卒的冲锋陷阵,以至于李亨十分担心他的人身安全,为此李亨经常上疏李隆基请求将王忠嗣召回朝廷。

王忠嗣一生中最著名的一战当属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的北征契丹之战!

契丹虽然是大唐帝国北部边境的一个小国,但从武则天征讨契丹失败以来,其势力日益强大,大有和唐朝分庭抗礼之势,唐朝五次北伐皆武功而返,武则天还曾下令征全国囚犯组成军队讨伐契丹,依然是劳而无功,很长时间以来契丹已成大唐帝国的心腹大患。一直到李隆基继位之初这种局面仍未改变。

开元、天宝时代随着大唐帝国国力达到鼎盛,李隆基开始有意拔掉如北部边境契丹这个刺头,终于在开元二十六年李隆基下定决心,让王忠嗣来解决这个问题。

事实证明,王忠嗣并没有辜负李隆基对他的期望,这一仗他不仅打出了大唐帝国的声威,更将困扰李唐王朝三代皇帝的问题彻底解决。

当时王忠嗣率十万骑兵北出雁门,与契丹在桑乾河进行会战,三战三捷,打的奚契联军全军覆没,契丹可汗只以身逃,不久被部下杀死,契丹36部尽数投唐,几十年不敢作乱,使大唐帝国威行漠北。

此后,王忠嗣担任陇右、河西节度史,继续转战大唐帝国的西部边境常年抵御着吐蕃人的侵扰。

皇甫惟明和王忠嗣,一个是李亨的僚属,一个是李亨的挚友,可以说李亨的势力是以这两个人为班底的,两个人时任帝国边境的地方节度使,这样太子李亨通过这两个人等于将帝国西北边境将近30万兵马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再加上当时两个人深得李隆基的信任,具有很强的政治影响力,所以李亨虽然在朝廷内部势单力孤,但有强大的军事势力做后盾,对于他来讲算是另辟蹊径的一种强大。

但是正所谓军人的天职是在战场,如果他们离开战场卷入是是非非的政治斗争,则无异于是麻布做龙袍——不是这块料。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皇甫惟明和王忠嗣两个人因为李亨的原因,当时不可避免的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这个敌人就是李林甫。

李林甫虽然不会打仗,但是要论政治斗争,皇甫惟明和王忠嗣可是飞机上钓鱼——差的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