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张说传》记载:“张说当承平岁久,志在粉饰盛时。”
虽然这两句话是关于张说性格的记载,但从另一角度来看,确实反映了自李隆基继位十多年来,经过姚崇、宋璟等一班贤相的治理,大唐帝国逐渐显露出了盛世的气象。面对这一局面,上至皇帝公卿,下到黎民百姓无不欢欣雀跃。
当然最高兴的非李隆基莫属,虽然这十几年来,他似乎并没有做什么,人们只看到姚崇、宋璟、张说等众多贤相忙碌的身影,但这恰恰说明李隆基是一个会做皇帝的人,无需事必躬亲,只需用好干部。
现在帝国在他的带领下,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局面,这让李隆基很是兴奋,年少时心中立下的誓言,此刻终于梦想成真,他很想用一种特有的方式,为自己这十多年奋斗的的历程做一个总结和回顾,甚至可以说是铭刻这种丰功伟绩。
李隆基的想法很快就被张说所猜透,开元十二年(724年)十二月,张说不失时机的向李隆基提出了封禅泰山的建议。
所谓封禅泰山,据《史记·封禅传》的解释,就是到东岳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名为“封”。在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名为“禅”。
古往今来,只有那些创建不朽功勋的皇帝才有资格去泰山封禅。曾经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去过,征服匈奴使大汉扬威的汉武帝去过,中兴大汉的光武帝也去过,李隆基的祖父李治和祖母武则天同样去过。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人。
一般情况下,皇帝是不会主动前往泰山去封禅的,因为那样会给人们带来一种好大喜功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开创贞观盛世的李世民为什么一生也没去泰山封禅的原因。
坦白的讲,李治当年和武则天去泰山封禅,在很多人看来就颇为牵强,那个时候虽然帝国的疆域达到极致,但李治却不是雄才大略的皇帝,而武则天也还没有成势,所以在李隆基之前,只有秦皇、汉武、光武帝是真正有资格去泰山封禅的人。
现在张说提出这个封禅泰山,在李隆基看来这固然是个很好的建议,但纵观当时的朝廷局势,张说的建议其实并不被众多人所认可。
首先站出来反对的便是另一位宰相源乾曜。
和张嘉贞比起来,源乾曜性格并不强势,但并不等于内心没有想法。史书上记载源乾曜反对封禅的理由是怕劳民伤财。
不过在我看来,作为政坛老手,源乾曜所说的这个理由显然站不住脚,要知道皇帝外出巡幸花的银子丝毫不必封禅泰山的少,那为什么源乾曜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呢?
事实上,源乾曜提出反对意见,其中有着更深层的原因,因为他看出了如果本次封禅泰山成行,大臣之中张说是最大的受益者。
首先张说是李隆基旧臣,又是曾经的老师,更是被李隆基寄予厚望的宰相,而且张说是首倡封禅的人,正合李隆基的心思,相信李隆基一定会让张说负责这次封禅之行。
而源乾曜虽然不像张嘉贞那样和张说已经矛盾公开化,但他和张说也并不和,所以站出来反对合乎清理。
源乾曜当然不能将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只能找个劳民伤财的理由来劝说皇帝,但这个理由对于能够永远携刻丰功伟绩的泰山封禅相比,实在有些不叫理由。
只因为李隆基是皇帝,但皇帝年年有,而有资格去泰山的则寥寥无几,现在李隆基已经从大臣那里听到了呼声,他岂能错过这个机会。
所以源乾曜的反对无效。
后来的事情正向源乾曜所预料的那样,在李隆基的授意下,张说总揽了本次封禅的策划事宜,而时间则定在转年的十一月。
表面看起来,张说确实是这次活动的受益者,既有首倡之功,又具备总策划的职能,文武双全的张说可能连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能够担任皇家最高祭祀仪式的从策划,从这一点来讲,他实在比开元初年所有宰相的经历都要丰富。
张说明白,对于他而言这是他获得人生史无前例殊荣的机会,所以倍感珍惜,坦白的讲,他的策划方案做的十分详细,当他将策划方案呈献给李隆基时,得到了李隆基的赞扬。
不可否认张说对于本次封禅大典的重视态度,我们同样不能否认为了确保本次活动的万无一失,张说耗费了不少精神来制作方案,但很多事实却告诉我们,一项活动的成功与否并不在于活动本身是否精彩,而在于通过活动的举办各方的利益能够满足。
然而张说的封禅大典策划案里,并没有涉及到这一点。
后来的事实证明,封禅大典虽然给张说带来了无限的荣耀,却也是他人生走向低谷的开始。
开元十三年(725年)十月十一日,在经过了将近一年的准备后,李隆基带领文武百官从东都洛阳出发前往泰山,十一月六日到达泰山。
十一月十日在泰山顶上首先祭祀昊天上帝,值得一提的是,这天的祭祀活动,跟在李隆基身边的是张说极其亲信,其余的人全在山下等候。
我再强调一遍,跟在李隆基身边的是张说极其亲信,其余的人全在山下等候。请大家一定记住我说的这些,因为对于后边事情的走向,这将至关重要。
一天后下山在社首山(今山东泰安市西南)祭祀地神,至此封禅大典全部完成。
我这样说大家可能感觉会很简单,封禅大典本身当然还有很多既定的程序,鉴于这并不是我讲述的重点,所以不再赘述,即使把那些详细的程序说出来,相信大家也不一定感兴趣,而接下来我要说的则是透过封禅大典,它背后所隐藏的利益之争。
在张说的策划和指挥下,整个封禅大殿进行的十分顺利,李隆基满足了内心好大喜功的愿望,终于携刻了自己的丰功伟绩,而大臣们则有幸跟着皇帝见识了封禅大典的全部过程,放眼整个中国历史,又能有几人?
按说事情到这一步,君臣之间皆大欢喜,接下来该是迅速返回工作岗位,继续该干的事儿。不可否认张说是这样想的,但很多人并不这么想。
只因为一样东西,那就是前边我提到过的——利益!
部分人通过这次封禅得到了丰厚的利益回报——升官,这些人是张说的亲信。因为在十一月十日在泰山顶上祭祀昊天上帝的时候,李隆基下令张说的亲信就地升职。
而部分人通过这次封禅没有得到丰厚的利益回报,换句话说是没有升官的人,这些人是十一月十日在泰山脚下等候皇帝陛下的人。
同样是参加封禅大典的朝廷官员,为什么张说的亲信能上去,我们就不能上去,为什么张说的亲信能够就地升官,我们却不能?
没有人将矛头指向李隆基,因为他们不敢。但这些人又必须找出一个罪魁祸首,大家好同心协力的进行指责,甚至是痛扁。
所以,张说就成了众矢之的!
事实上,在十一月十日当天,李隆基下令将张说的亲信就地升官的时候,当时就有人站出来提醒过张说这样做恐怕会引起非议。
提醒张说的是时任中书舍人的张九龄!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七岁能文,三十岁擢进士第二,授校书郎。在开元年间历任左拾遗、左补阙、礼部员外郎、司勋员外郎等职,开元十年在张说的举荐下官居中书舍人。
作为张说的亲信,张九龄是十一月十日当天就地升职官员中的一个,可是和其他官员不一样的是,张九龄并没有因为自己升了官而兴高采烈,为此他特意在下山之后提醒张说如此大规模提拔自己的亲信,恐怕会引来非议。
我不敢说张九龄当时是不是已经从中预感到了什么,但对于张说来讲这是他唯一扭转局势的机会。可惜张说并没有听进去,他的理由很简单:当下的朝廷自己是炙手可热的人物,而且就地升官的决定是皇帝下的命令,于自己无关。
通过张说的话,我忽然想起了赵丽蓉老师小品中的一句台词:狂!狂没有好处!
张九龄的提醒并没有起到任何效果,但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张九龄是个具有敏锐洞察力的人,不过这件事仅仅是他小试牛刀而已,很多年后已经身为宰相的张九龄利用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差一点挽救了大唐帝国的国运,可惜的是,李隆基同样重蹈张说的覆辙,没有听张九龄的话,关于这件事在后边我会详细说道。
至此,张说在群臣的一片指责声中,渐渐的陷入到了孤立的境地,一年后如果张说再次想起张九龄的话,他一定会懊悔不已。
现在官运亨通的张说当然看不到来自四面八方的非议,即使看到了他也不会在乎,还是那就话,他始终认为自己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直到那个强大的对手出现。
这个对手的名字叫宇文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