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里,做布料生意的小商人,还有那个十四五岁的小书生,略显局促地坐在沙发上,眼睛都不敢乱看。
只能简明扼要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尹秋枫自然是喜不自胜,“布料的原材料,你们弄不到,也做不出来,但是染色技术可以换,固色持久,适用于任何布料,还能给你们一些其他颜色的颜料调配,你们可以考虑一下。”
这时代,服装布料的颜色也太少了点儿。
“不考虑,不用考虑,我们换。”小商户张锦忙不迭地就同意了,“就是不知道能用什么来换?”
外界传言,也就是动物和植物。
但是能换这些好东西,必然不会是普通的小动物和花花草草了。
尹秋枫也不多说,直接把图册给了他们,“就是图册上面这些,你们看看有没有认识的吧。”
张锦和儿子张立昂,快速翻看着册子。
尹秋枫还笑了一下,“不用这么紧张,慢慢看,对了,就看你们是想要买断还是普通购买呢?”
张立昂若有所思,“尹老板,这买断和普通购买,有什么区别吗?”
尹秋风也解释了一下。
“如果买断的话,至少要两种动物或三种植物,植物还必须加一点种子,数量不限,如果普通购买的话,只需要一种植物或者一种动物就够了,植物还是要加一点种子,几颗都行,但普通购买的话,以后有别人想换这个染布的配方,我也是会换给他们的。”
不是独家?张锦和儿子张立昂就有些犹豫了。
必然是买断更划算,垄断市场才能赚大钱。
但是他们刚刚粗略地翻了一下册子,大部分的动植物都没怎么见过呀,或许是见过,但也不曾留意过。
要找两种动物,或者三种植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尹秋风也不急,仔细跟他们分析利弊。
“如果你们买断的话,以后再有人想买这个染布的配方,只能找你们买,你们也能借此多赚点钱,卖不卖都看你们自己都意愿,但是有一个重点,你们是否守得住这个配方?”
就像之前那位余晋书,小书生家里做书铺生意的,想要印刷术,但也保不住,只能退而求其次,换一些书籍,现在还没把那草药给送来呢。
染布的技术虽然没有印刷术那么紧要,但是根据尹秋枫的观察,这父子二人,应该属于在布庄行业里比较一般的那种。
至少在盛京,真的很一般。
但凡有点儿背景的布庄,知道这染布的方法被这张锦买断了,恐怕就要使一些手段了。
如果他们自己本身守不住这个配方,那买断也将毫无意义。
普通购买的话,尹秋枫也定了规矩,三年内不能卖,否则谁还费心找动植物来他这里换配方?
这下张锦就不犹豫了,“我们还是普通购买吧。”
他们家也没有什么底蕴,儿子虽然在书院读书,但谁还没有考上功名。
他们若是买断了,然后这染布的方法传了出去,必然会遭人眼红妒忌。
若是遇到有良心的,可能还会花钱找他们买这个配方,若是碰到那种良心坏了的,有的是办法可以从他们这里得到配方。
简而言之,买断对他们来说并不划算,他们是保不住的。
张立昂就有些不理解了,“若是以后人人都能买到这个配方,那这个配方以后岂不是就不值钱了?”
到时候他们依然会面临现在的窘境。
他们在这个行业里本就不算突出,生意也平平。
尹秋风就笑了。
“你们不如改变一下思路,盛京里这些有钱的权贵,他们一身衣服穿个两三次,也就差不多了,所以对他们来讲,这衣服是否固色,洗了之后会不会褪色,并不重要,而普通的小富阶层或者平民百姓,就没有那么奢侈了。”
走在大街上,能见到不少那种布料洗脱色的普通百姓。
家里再穷一些的,好几年都未必舍得做一身衣裳,那布料洗得是更没法看了。
这也就是在盛京,还没见几个人打补丁的。
对于这样的人群,才是这种染色不掉色的布料的客户群体。
张立昂眼前一亮,犹如醍醐灌顶。
他们何必去挤盛京这个市场呢?
大禹土地辽阔,除了盛京,还有那么多州府。
他们不走高端路线,就走中低端的路线。
到时候再加上尹老板要送给他们的,其他颜色的配方,他们不愁没有钱赚的。
只不过是要比现在费力一些而已。
尹秋枫又道:“你们也不必去其他州府单开一个铺子,在每一座县城,或者城市,找一家中低端的布料行合作,你们给他批发价,他自行去售卖,或者你们直接自己定价,他们卖了之后给他们提成。”
张锦激动得不行,没想到只是来换个配方,居然会有这么多的收获。
从前怎么就没想到这一招呢?
其实他们家的布料,本来就比较结实耐穿,再加上新的染布工艺,必然能更上一层楼。
至于以后再有人换这个染布的配方,他们也不急了,他们已经抢先打开了市场。
就像尹老板说的,贵人的生意,他们就不奢求了。
“就普通购买。”张锦拍板决定。
尹秋枫点点头,“这样也好。”
其实也不是这些古代人笨,主要是他们见识过的商业模式太少了,大部分都是自产自销。
像张家这种小布庄,基本上也都是家族产业,布庄里干活儿的都是族亲,人太多了,但市场就这么大,他们家的布料也没有突出的特色,也就是在本地勉勉强强地糊口过日子。
确实是该有一些突破的。
大一些的布庄,那肯定会在别的州府有分行,但就是这种大的布庄,他们的目标客户群体是有钱人。
张家跟他们没有太多的竞争机会。
市场需求不同,目标群体不同,就不必拿在一起比较了。
张家父子二人,翻看了半天,最后还是张立昂确定了一种植物。
“尹老板,这种树我见过,大概也找得到,就是我没见过种子,我多给你挖两棵行吗?”
尹秋枫想了想,“也行,不过我都要幼苗,一米高左右就行了。”
树太大了,难不成让小萝卜扛到黎砚庄园去吗?
小萝卜在旁边展示自己的不存在的肱二头肌,“枫枫,我扛得动。”
尹秋枫没眼看,差点儿没忍住笑了。
“行了,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
他今天还有别的事情要忙,也就不多跟他们耽搁了。
张锦父子也懂事,连忙起身告辞,回了一趟家,然后又带着几个族亲兄弟,匆匆出了城。
去找树去了。
尹秋枫这边,杂货铺的生意,基本上稳定在十点以前就能卖完。
梁度比着时间,来把十箱泡面给拉走,顺便跟尹秋枫聊了几句。
毕竟是尹秋枫主动找到了梁度,而昨天,那么多人在,这消息肯定瞒不住。
所以梁度也跟他家里商量了一下,今早他父亲上朝,也直接将此事禀明了陛下。
西域一来一回的时间就不短,所以等不了粮种的功劳,最后的商议结果还没定,可能要等西域老虎送回来了再说。
尹秋枫摆摆手,“不着急,就算他们趁着这段时间,把传出去的那些要紧的东西都换走了,我还能给你更要紧的。”
毕竟路途遥远,辛苦着呢。
尹秋枫也大方,“你是武将吧,打仗受伤,因为外伤而死的战士不少吧?但是你们也清楚,他们很多外伤都不是致命的。”
梁度猛地一抬头,“尹老板有办法?那些战士们,几乎都是死于伤口溃烂,然后浑身发热而死。”
尹秋枫想了想,从茶几抽屉里拿出一板消炎药,“那是因为伤口感染发炎了,我能给你制作防止伤口感染,或发炎之后的消炎药,噢,是制作配方。”
直接给药,是不可能的。
大批量的购买消炎药,警察叔叔明天就找上门来了。
但是土霉素,青霉素,阿司匹林,这些配方还是能卖出去的。
网上一找就是一大把的制作方式,他也查过了,在古代还是有条件做出来的。
就是可能对没接触过化学的古代人来说,制作起来比较难。
但只要掌握好方式,上手了,也就没那么复杂了,至于要如何批量生产,就是古代人自己的事情了。
可千万别小瞧的古代人的智慧,特别抗生素,抗生素的出现,可以说是直接有效地提高了人类的平均寿命。
在这样的诱惑力之下,他只需要给出一个配方,之后就让他们自己发展了。
尹秋枫把这一板消炎药直接给了梁度,“出门在外,留着备用吧,这就不收你钱了,不过仅此一次。”
也是为了让古代人看到效果。
梁度没有拒绝,对尹秋枫拱了拱手,“先前对尹老板多有得罪,还请见谅。”
他说的是之前对何花大吼大叫,试图对方便面采取强取豪夺的事情。
尹秋枫含笑点头,“下不为例即可,我这杂货铺虽然不比高门大户,却也有我自己的规矩。”
算是收下了他的道歉。
梁度其实还是有点惊讶的。
他们这种武将,特别是他这种本身官职不算太高的武将,三教九流的都有接触,但是从没见过像尹秋枫这样的商人。
他本身的官职确实不高,但他好歹也是国公世子,这身份地位摆在这里了,他主动道歉,或许对别的商户来说,此刻就应该受宠若惊了。
但尹秋枫却是十分坦然地收下了他的道歉,甚至还提点了他两句。
此人确实与众不同,也有趣极了。
难怪行为规矩,在同龄人中都是榜样的陈凌霄能跟他称兄道弟,也难怪长公主看见这个美男却没有想要收入后院的想法。
与此人交朋友,难道不比那些所谓的规矩礼仪更痛快吗?
他大笑了两声,“若非时间紧急,真想与尹老板痛饮三杯。”
尹秋枫,“那就等梁世子凯旋,届时我定备上好酒,为你接风洗尘。”
“那就这么说定了。”他都听说了,安郡王在尹秋枫这里弄了不少好酒呢,谁去讨要都不给面子,就给陛下送了几瓶。
送走梁度之后,尹秋枫又把何花母子三人给叫了过来。
母子三人,这段时间的表现都非常不错,何花就不必说了,成长速度迅猛,两个小孩儿也各有各的优点。
何望这小子,最近胆子大了不少。
他笑眯眯地,“老板,是不是要让我去帮你打包饭菜呀?我今天跟一位大官家的小厮打听过,从这儿跨两条街,有一家的馄饨很好吃,皮儿薄馅儿大,汤底也十分鲜美。”
何希推了自家哥哥一把,嫌弃道:“你以为谁都跟你似的,天天想着吃呀?老板叫我们过来,肯定是有要紧的事儿。”
何花拍了拍自家两个孩子的脑袋,“不可以对老板无礼。”
老板待他们宽厚,甚至是他们现在身为奴籍,如今却还得到了尊重,这都是老板给他们带来的,但他们却不能够因为老板对他们好,反而得寸进尺,不懂规矩。
何花的分寸感,让尹秋枫很受用。
他摆了摆手,“在没人的时候,随意一些也无妨。”
毕竟何希与何望都还是十多岁的小孩儿,性格活泼一点也是正常的。
说回正事儿。
“你们原先的铺子,已经整理出来了吧?”
何花瞬间了然。
“已经整理出来了,这些日子我们都只有上午工作,下午都比较清闲,小望还打了几个架子,是比着杂货铺的货架来做的,如果尹老板方便的话,可以过去看看,合不合您的心意?”
这下尹秋枫是真的诧异了,好会给自己找事儿做的员工,这才是真正的眼里有活儿啊。
随后,他又想起何望他们家之前就是做木匠活儿的。
按照这个时代的规则,何望作为男丁,还是唯一的男丁,木匠手艺,所以应该是从很小就开始接触了。
“那就带我去看看吧。”
何花母子三人心里都非常清楚,老板买下他们,除了是心善,可怜他们之外,还因为他们的铺子。
铺子空了这么久了,也是时候该派上用场了。
而且他们现在身为奴仆,却每天只上差不多两个时辰的工。
这天底下,哪有这么轻松的奴仆啊?弄得他们自己都还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铺子里,宽敞干净,摆着两排木架子,中规中矩的模样。
但货架的尺寸和高度,跟他杂货铺里面的铝合金货架差不多。
尹秋枫问:“何望,这都是你打的?”
何望略有几分羞涩地点了点头,“我手艺不好。”
尹秋枫笑了笑,“不用这么紧张,这架子打得不错。”
也省得他去网购货架,回来还要组装了。
他也注意到了这货架上居然还有一些雕花,“这也是你刻的?”
何望摇头:“是妹妹雕刻的。”
这下,尹秋枫是真没想到了。
古代这些手艺不都是传男不传女的吗?
何花大概是看出了他的疑惑,略带局促地解释了两句。
“小希小时候就是他跟在他哥哥后面玩儿,但是我那公公婆婆,还有他们的生父,都不让女孩子碰木匠工具,后来小望自己攒了些钱,给小希打了一套小刻刀。”
家里毕竟是做木匠的,那些边角料用不上,都是当柴火。
拿给小希刻着玩儿,只要不耽误家务活儿,家里也没人说什么了。
只不过,何花也没想到,自己的女儿在这一道上居然还有点儿天赋。
明明也没人教导,全靠她自己慢慢摸索的,现在用木头刻个小猫小狗,活灵活现的。
尹秋枫真心地赞扬了两句,“雕得很不错,如果喜欢雕刻的话,我改天给你拿两本书过来。”
何花立马就带着两个孩子给跪了,“谢主子恩赐。”
没承想,现在成了奴仆,居然还有机会学手艺了?
而且他们也知道,老板这里的好东西有多么珍贵,能让那些从前他们都不敢抬头看的贵人,争先恐后地过来跟老板谈生意。
如此大恩,他们也无以为报。
尹秋枫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让他们赶紧起来。
“这些都是小事情,只要你们认认真真把该做的工作做好,其余的时间是你们自己的,你们完全可以自行安排,何希喜欢木雕,那就学,如果小望还是喜欢木匠手艺,也可以学。”
何望赶紧摇头,“老板,我以后不想做木匠,我想做杂货铺的大掌柜。”
尹秋枫哈哈大笑,“行,不过,你要做大掌柜,得要好好读书识字才行,前两日才听你妹妹说,你下午又不认真念书了。”
何望羞愧垂头,“我以后会认真的。”
尹秋枫点头,教育小孩儿,这事儿点到为止就行,别的他也不再多说了。
他又拿了些钱出来,他能想到,现在的这两排货架,肯定是何望他们从自己的生活费里节俭出的。
毕竟当初的木匠铺子,已经被赌坊那边彻底搬空了。
仔细一看,何望用的料子居然都还不错。
他叹了口气,“下次如果因为店里的事情,需要添置什么东西,直接跟我说就是了,不用从你们的生活费里头去省。”
母子三人的眼眶都有些发热,何德何能?遇到了这样好的主子。
尹秋枫不太擅长处理煽情的场面,干脆说回正事。
“就按照现在货架的规格,再打两排,然后再打一个柜台,按照你们这边商铺的方式去打,小望能行吗?”
何望用力点头,“能行的。”
他虽然也没学两年的木匠手艺,现在让他打什么复杂的柜子,椅子,拔步床,他肯定不行,但只是打几排货架,再打一个柜台,还是没有问题的。
随后,尹秋枫又交代了些注意事项,何花母子三人都认认真真地听着。
尹秋枫走的时候,突然注意到角落的小凳子上有一只木雕小猫咪。
这模样,怎么跟黎砚家的花臂大哥似的?
何希见尹秋枫感兴趣,连忙拿了过来,双手递了上去。
“老板如果喜欢的话,这只狸奴木雕就送给您了。”
小姑娘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简直让人没法儿拒绝。
这小猫咪雕得是不错,甚至还上了色,仔细一看,跟黎砚家的花臂大哥就更像了。
尹秋枫没忍住笑了一下,可当他拿着这只小木雕回去的时候,小萝卜就不满意了。
“怎么?你现在有了我们三个还不满足?还惦记人家的猫呢?”
尹秋枫简直是哭笑不得,于是他干脆又转身去了隔壁。
“小希,你能不能按照我家大王和贵妃再雕两个?”
何希兴高采烈地:“老板,其实我之前已经雕了一个雏形了。”
“那行。”尹秋枫说,“我明天再给你画一个图纸,你另外再调一个萝卜吧。”
何希云里雾里的,她摸着脑袋。
老板这是有什么特殊爱好吗?
雕小猫小狗也就算了,怎么还要雕萝卜呢?
尹秋枫心里暗叹,这也没办法。
像他这种多孩儿家庭,一碗水得要端平了。
今天时间还早,还没到回去的时间。
尹秋枫就干脆拿出自己的平板儿继续画设计稿,他听到隔壁何花母子三人出门了,应该是去买木料了?
可没一会儿,一大碗热气腾腾的小馄饨就送了过来。
另外还有一碗生包,没煮的。
何望腼腆,“老板,这家馄饨确实不错,还有这一碗生的,您晚上煮一煮就能吃了。”
“好,辛苦了。”
时间刚好,何望一离开,他就关门回现代了。
照例,先把货架上的货物补上,开门。
刚坐下准备吃馄饨,王婆婆就来了。
“小枫吃午饭呢?”王婆婆脸上的笑意都快堆出花儿来来,“我来买两包盐。”
尹秋枫还是去库房给她拿出来的,“碰到好事儿了?王婆婆这么高兴,这个时间点不做饭吗?”
王婆婆笑呵呵,“庄园旁边又要盖房子了,我以后去给工人们做大锅饭。”
别看做大锅饭累,但又不是她一个人,她负责掌勺就行,工资还比现在高呢。
而且,别看她现在是做私厨,其实不轻松呢,要先把老板的饭做了,还要给他们这些庄园里的员工做饭,虽然也是好几个厨子轮流做。
总的来说,王婆婆觉得加工资就是好事情,反正都是做饭。
尹秋枫有点儿意外,“之后不给黎砚家做饭了?怎么又突然要建房子了?”
就半天时间,他又错过什么新的信息了?
而黎砚那边,看着邮件里发出去的未读信息,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