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谜

京城的灯会热闹,因白天丢了向家小少爷,很多人家谨慎,中心街道的人流量少了许多。

谢星珩到这里,碰到了些同僚,还有些同年进士。他不好不理,先过去打招呼。

江知与跟宋原就带着孩子们去看花灯,两个宝若有喜欢的灯,就停下来猜谜玩玩。

他们读书了,认得些字,人流量少了,就能念给他们听,让他们动动脑子,引导他们去想谜底。

自己猜出来的惊喜,远远大于家长直接塞他们手里,沿路挑着简单的来,没走多远的路,但玩得很是尽兴。

谢星珩简单社交过后,轻易跟上来。

中心街区最热闹的景点是灯谜塔,这块儿的人一直很多。

来到这里,又碰到些熟人。他们一家五口在后面排队,等着猜谜爬塔。

远处高台之上,有人拿着千里镜往这边看。

他满脸皆是沉凝的怒意,握着千里镜的手都紧绷着。

在他身后,有一队身型精干的护卫。为首的男人拱手躬身回话道:“他们一家人今天都在衙门附近,开办糖铺的小福星活动。谢大人在台前带着孩子,他夫郎在后台调度,中间出去过一会儿,但他去的是仓库,跟珍羞馆不是同个方向。”

谢星珩就在人群中心,周围都是百姓,绝对脱不开身。江知与也有不在场证明。

他们一家人也太淡定了,上午还在家里做月饼,午后开办活动,晚上逛灯会。不见半分心虚。

站在围栏边的男人,放下千里镜,回身问:“他们庄子上的人呢?”

这男人正是向坤。

谢星珩有什么背景,他早查得一清二楚。

江老三原来是他下属,他知道江家有个镖局。

镖局都是些武夫,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轻而易举。

退居种地又怎样,功夫还能丢了?

护卫统领微不可见摇头:“倒有一些精壮男人进城了,但庄上来了二十多个小孩子参加活动,他们在后台充当护卫。属下打听过,这些人都没离开活动场地。活动结束后,就带着小孩子们出城回庄子上。还清点过人数。”

庄上其他人,人手太杂乱。他们早不知道,没做准备,那地方又地广人稀的,打听消息困难。

这家农庄还跟别的农庄不同,前身是镖局,全是自家兄弟,外人过去打听消息,想也别想。

里头现在在培育药虫,种着药苗。上头是霍家罩着,他们不能随便找个由头冲进去找人。

向坤深吸一口气,目光往后扫视:“你们也没消息?”

外出寻找一天的护卫们,把该联络的人都联络了,官差出动了,还有很多护城兵帮着找,没有下落。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大白天绑走的人,出了珍羞馆就杳无音信了,这贼跑不远。

向坤又看向前方。中心街区,可同时跑八匹马,宽度可见一斑。

在中心街区的中心,耸立着一座高高的灯塔。上面是形状各异的花灯,花灯上写着谜题,周围围着许多人。

有文人墨客,有才子佳人,也有谢星珩这种携夫带子一起来玩的。

中秋佳节是个大日子,满城都在庆祝。向坤不能破坏这个活动,让百姓们扫兴。

这事办了,弹劾他的奏折会一年无休。他不知能不能抗过来。

向坤闭了闭眼,说:“明天一早,从珍羞馆附近找起,掘地三尺也要把人给我找到。”

现在不能动手,就去珍羞馆附近盯着。

凡有异动,立即抓人。

护卫们齐声领命,悄无声息下了楼,融入百姓人流里,不起眼的朝着珍羞馆奔去。

而此时此刻,向祖谦已经被转移到了衙门附近的小巷子。

今天随活动推出的软糖,迎来了销售热潮。

各家都赶着来买货,先尝尝味儿,也是个体面。否则别家都有了,就他们家没有,说不过去。

今年的软糖,主要销售地点在京城,沿路送货,只在丰州县停留过,余下地方,只有加盟的糖铺能拿到一手货源,各家一千斤。其他的,全送来了京城。

第一天的供应,完全没有问题。

从活动结束那阵开始,糖铺的客人就没停过。

到中秋灯会开场,糖铺的伙计更是忙得脚不着地,苏冉还从其他铺面调人过来搭把手。

糖厂的临时仓库里,一个个的汉子扛着一包包的货物来送——没办法,路上人多,走不了车。

在这一包包的货物里,藏着一个向祖谦。

他们送货,会绕一绕,挑着人少的地方走,这很正常。

向祖谦就在人海之中,被转移了。

此次随宋原过来的人手,都是他原来在盐帮的得力下属。

一群贩盐的人,对躲着官兵耳目再熟悉不过。一个活人的重量,在他们身上也轻飘飘的。

一行送货的队伍,突然掉队一个,引不起丝毫注意。

宋原在灯塔附近站着,左右四顾,似乎感到无聊了。

这时,他看见一个熟面孔对他比划个手势。

他若无其事又看了会儿四周涌动的人潮,才跟江知与说:“小鱼,我们回吧,太晚了。”

江知与明白意思,又跟谢星珩说回家。

谢星珩是该回去了。

他都科举上岸了,顶着探花的名头,爬塔太欺负人。

宝宝们眼睛脆弱,看了一个时辰的花灯,也乏了。

回家是一条漫长的路,沿路都是人,还有装点好的铺面。

有些铺子做的食物实在是香,他们会稍作停留。

等回到家中,已过了半个多时辰。

宋原今晚不在他们家睡,要去处理收尾工作。

谢星珩留两个宝在榻上坐着,招呼他们脱鞋洗漱。江知与出去,给宋原拿了两只大食盒。

里头有酒菜有月饼,还装了些小额银票。

宋原是自家表哥,帮忙是情分。

其他兄弟冒险,须给足够的好处。

这是职责之外的差事,应当的。

宋原接过:“客气。”

他带着酒菜,径直回仓库,叫中场歇息的兄弟们吃酒。

打开发现里头有银票,他还愣了下。

这个表弟,变老练了啊。

此时已有人晃晃悠悠过来了,想帮着端菜,朝里一看,乐了。

“连吃带拿的,这多不好意思?”

宋原把银票一把抓出来,稍作点数,留了些份额给出去送货的兄弟,其他的先分了。

分钱是件让人痛快的事,这酒喝得分外香。

正事没办完,酒不喝多。

最后一批货,宋原领着人去送,换上一批人歇歇,也吃酒分钱。

宋原这回拿了货单,要跟糖铺那边确认走货量。

加盟的糖铺,需要给货款。跟直营糖铺不一样,再亲近,也得明算账。

他来得晚,街上中秋灯会临近尾声。

软糖第一天销售,苏冉始终记挂着,过完节,大晚上的,叫上顾慎行,一块儿过来铺子里看。

仅是中秋夜,三个时辰,走货量达到五千七百三十斤。

京城贵人多,怕缺货,也要选好的包装盒,再有送礼人情,多的人家都是二十斤、三十斤的买。更有大家族是五十斤的买。

余下的则是百姓冲量,零散购入,人数堆起总数。

过了中秋,离冬季不远。很多人家这时就开始找媒人相看。买了糖,今年内就能用上。

活动里得了优惠券,一并来花了。因尝鲜券的一文钱加购活动,进店的人几乎都买了。

买过的人,大多都有回购。

软糖的滋味跟硬糖太不同了,他们可以嚼着吃。

越嚼越有味儿,正好吃的时候,糖果没了。软糖比硬糖轻,二两能有好些,百姓们算算优惠下来的价格,摸摸荷包,再被伙计们以“大过节的”“来都来了”一顿说,回购软糖福袋的人,多不胜数。

苏冉眼睛发亮,他看向顾慎行:“顾郎,我们家其他的铺子,都没糖铺挣钱!”

加盟的糖铺省心又省力。糖厂还会自己创新,把品牌打出名声。他们只需要开店卖货。

顾客都自己闻风而来,银子跟天上掉下来的一样。

顾慎行看到这个数额,眼睛微微瞪大。

他自小花钱不眨眼,但一晚上进帐将近千两白银,还是让他震惊不已。

刨除货款,也有五百多两的利润。余下的工钱结算完,家里还能挣四百多两。

这才几个时辰。

糖铺的定价有区间,蔗糖的市场价是六十文一斤,水果糖的售价则翻倍了,一百二十文一斤。

而水果软糖,没有在硬糖的基础上提价。售价也是一百二十文一斤。出厂价则是五十五文钱一斤。

今天出掉了几千斤的货物,有些是下午用骡子车拉来的,铺子后院小,存放不了多少,其他都是人工抗大包送来。

苏冉看看位置,把其他没卖完的一并留下。还要开门做生意的,省得让人来回抗。

这些货款他一并结算了,又拿了一个钱袋递给宋原。

“今天你们都辛苦了,这点银子就拿去买酒喝吧。”

跟着宋原一块儿来的弟兄们,笑得牙不见眼。

卖糖好啊,送一回货,拿四次钱。

糖厂的工钱,宋原和江知与的赏钱,再有苏冉的买酒钱。

这可比贩盐划算,又不掉脑袋。

他们乐呵呵告辞,到了外边,嚷嚷着说要去买酒喝。一行人往中心街区去,在还未打烊的酒楼里点菜吃酒。

宋原中途离场,带几个人,去把被竹筐埋起来的向祖谦捞出来。

向祖谦早就醒了,他被绑得严实,嘴巴都要被布团堵裂了,舌头顶在里头抽了筋,疼得他眼泪汪汪。

他从被绑到现在,不足一天,却仿佛度过了比前半生都漫长的岁月。

宋原黑衣蒙面,拿出一张满是罪状的纸,对着向祖谦阴沉笑道:“怪就怪你贪得无厌!”

向祖谦知道吏部会有些油水,很多想当官的人,甚至求到了向家人头上。

想通过向家人,来联络上向坤。

但向祖谦是什么人?他只想拿钱去花,根本不想帮人忙。

他为什么要帮?到他爹面前,不是挨骂就是挨打,不如拿钱去快活。

反正那些书生也不敢惹他,更不敢问到向坤脸上去。问就是打点的还不够、朝廷暂时无空缺。

他有了回话,就算帮过忙了。

宋原给他松绑,捏着向祖谦的手来画押。

向祖谦知道画了就完了,用尽力气缩手。宋原抬眸,跟他说了一句让他心胆惧颤的话。

“骨头硬,那便敲了。”

他不敢动了,但手腕还是被拉拽着一顶,脱臼的手掌软绵绵吊着。

向祖谦喊叫不出来,疼得满头都是冷汗。

画押完一张买卖官职的,余下就是他的一些罪证。

当街跑马,惊吓百姓;强抢民女不成,砸人家什,逼得百姓背井离乡;因农户的驴子丑,当街宰杀,抢占民财……

一张张都画押。宋原使个眼色,便有人给向祖谦把手腕接回去。

在向祖谦没反应过来前,又一手刀,把他敲晕。

在巷口的人自然散开望风,躲着巡夜的官差,给宋原传信,躲躲藏藏的,把向祖谦送到了衙门口。

向祖谦脸上贴着的是一张张画押的罪状。

彼时,中秋灯会散场,衙门巡街的官差一队队的回府。

他们一路走着,小声说话。

白天时,他们接了个散活,虽是给糖铺活动看场子,但好处给足了。每个人都有软糖,活动时间也不长。

没成想,刚要结束,他们就被调走,满城地找向家少爷。

人没找着,吃了一堆挂落。没缓过神呢,又去中秋灯会拉人墙。

“这叫什么事儿啊?连个月饼都没吃着。”

“明天还要找人,找不到还要挨训。”

“怎么找?得罪了什么人,他们自己不清楚啊?”

“闭嘴,你不要命了?”

……

议论声刚弱下,领头的发出一声惊呼:“有人!”

官差们在京城,哪里怕什么人?

他们勾着脖子看,没见着人。

领头的官差指着地上说:“有死人!”

皇城的中秋节死了人,还被扔到了衙门门口。事儿可太大了。

秋夜的风吹着,他们脖子都在冒寒气。

队伍只停一瞬,就有人上前。

他们有的没见过向祖谦,注意力被画押罪状吸引。

有人认出来向祖谦,吓得一声不吭,先探鼻息,确认人活着,才大声喊道:“向少爷找到了!快,快告诉大人!”

灯会散场,各路百姓回家。

一般的百姓,都会绕着衙门走。

尤其是夜晚,衙门黑压压的立在那里,像个有吞人的野兽。

可夜里的喊话是那么清晰,街头巷尾,有些百姓探头探脑的往里瞧。

他们很疑惑,也很好奇。

怎么就找着了?什么时候找着的?人怎么会在衙门口找着?

因此,也依稀听见了官差们的议论。

“这些罪证都画押了,还有买卖官职的!”

“可能是买官的人,破财不得志,所以来报复?”

……

皇城住着的百姓,见多识广。

买官嘛,多普通的事啊。

天下什么东西不能买?

除了皇位玉玺,都能买!

他们窃窃私语的离开,在中秋节的尾声里,把这个小道消息传开。

京城各街坊的人,不出一夜,知晓大半。

衙门彻夜通明,找到了向祖谦,却跟引火入内一样,怎么处置都不对。

向祖谦这个蠢货,醒来发现自己在衙门,还一声声的要见他爹,威胁府尹放他回家。

那一条条的罪证在案上放着,他怎么回家?

府尹看他的眼神,就像在看什么晦气玩意儿,摆手招呼人:“收监了,明日再审。”

向祖谦到了官府,狂得不能再狂。

在他两边站着的官差,根本不敢硬拉,由着他站在堂中撒泼。

“我爹是吏部尚书!入阁的辅臣!我被贼人绑走,你不把我放回家,还要收监了我?!你算什么东西!”

京城衙门的府尹,到他嘴里,不算个东西。

骂着骂着,向祖谦的肚子咕咕叫了起来,气氛有一瞬凝固。

府尹脸色沉沉,声音寒冰一般:“还不押下去?”

官差说着“得罪”,手下不含糊,架着向祖谦,把他拖了出去。

因他一直在辱骂上官,他们又拿了布团堵上了向祖谦的嘴巴。

向祖谦感觉他的舌头要断了。

一直到牢里,他都不知道这一天都是怎么了,死命扒着牢门不愿意进,热泪哗哗的流。

此时的向家,也是灯火通明。

向坤在家先收到了消息,说找到人了。

家里人松口气,大大小小的都没睡,在堂屋里等着向祖谦回来。

结果衙门的人来访,不是把人送回来,而是把人收监了。

满室皆静,有人小小惊呼,但不敢多嘴,一个个都拿眼睛去看向坤。

唯有向家老太爷沉眉带怒:“怎么回事?”

向坤起身,给老太爷行礼道:“儿子不知,我这就去衙门看看。”

向坤清楚得很,某些人的报复来了。

不是谢星珩,就是某个阴沟里的老鼠。

他长袖遮掩着拳头,让家里人先歇息,去衙门捞人。

向坤在京城的衙门里,头一次吃了闭门羹。

今天衙门不审人,府尹回家睡觉去了。

能在京城的衙门任职,都有背景。

向坤垂眸,过会儿问:“我那犬子情况怎样?”

衙门的人恭恭敬敬答话。

很有精神,把他们堂官都骂得一声不敢吭呢。

向坤便懂了,又次日,带着礼品,去府尹家赔罪。

他的车马走在路上,能从晃动的帘子里看见百姓脸上的异样表情。

他让人去打听,带回了一个让他久久无言的消息。

“少爷画押了,承认收受钱财,典卖官职等罪状。”

对向家来说,其他的罪状都是小事。

典卖官职才是大事。向坤在吏部做一把手,这事就更大了。

向坤继续去府尹家。

画押可以是逼打成招,还能周旋。

今天府尹依然不见客,原因是他要去衙门查案。

向坤能把礼送到衙门去吗?

显然不能。

他坐在轿子里,脸色沉凝如铁——朝廷里有老狐狸坐不住了。

此时的都察院,沈钦言笑眯眯给部里新来的进士们道:“你们的前程来了,写折子吧。”

弹劾吏部尚书的折子,不是谁都有胆魄写的。

没胆子写的人,就拍错了马屁,怕错了人。

敢写的人,沈钦言不介意捞一把。

就看谁的折子合他心意了。

向坤出去转一圈,什么事都没办成,收获了如雪花般多的弹劾。

他已入阁,虽是普通阁员,亦能称作宰辅。

奏折会在内阁过一遍,他压下几封,还能尽数都压下吗?

显然不能。

内阁首辅霍钧的桌上,叠挪起比他还高的弹劾奏折。

他叫向坤来说话。

向坤对霍钧极为恭敬,这位历经三朝的首辅,哪一朝都是宠臣,本事大得很。

霍钧问他:“吏部是什么地方?”

吏部为六部之首,掌天下文官任免之权。吏部尚书被称为“天官”。

向坤不答,解释说:“下官没买卖官职……”

霍钧指指折子。

向坤说:“都察院那些人就是闻着腥味的狗,衙门还没查出事情真相,他们就急着攀咬,下官冤枉。”

霍钧又问:“吏部是什么地方?”

向坤抿唇,过了会儿说:“朝廷官员的管理之所。”

霍钧靠在椅背上,浑浊的眼睛没有焦点,像是看着向坤,又像是望着前方某一处在发呆。

“抽签是什么意思?”

向坤咬牙:“职官调任之法,坑少人多,为公平起见,不被部里职官影响,所以才抽签调任。”

霍钧摊开手里的折子,让向坤自己看。

折子上写着价位。

三两千的县令,五千两的知州。

一万两白银,知府也做得。

向坤咬死不认。

霍钧把桌上折子都推到了桌侧的竹筐里。

竹筐里都是筛选出来的“废话”折子,诸如请安问好等内容,不必上呈天子。

他独留这份价目表。

向祖谦的事,霍钧不管。

吏部内部的烂事,霍钧要管一管。

折子呈上去,自有人去调查。

真与假,冤不冤,不是他们俩空口白牙定下的。

向坤紧紧盯着那封折子,被老态龙钟的霍钧镇得浑身发抖,不敢上前争辩。

他入仕时,霍钧以帝师的身份入阁。

三朝首辅做下来,朝中文臣谁敢与他叫板?

霍钧动作慢,拿毛笔在折子上写他的个人意见。

这一步是辅臣要做的事,给天子一些参考。

向坤争取了一下:“阁老,下官真的不知……”

他眼睛都充血了,想到都察院,就恨上了沈钦言。

恨上沈钦言,就会想到谢星珩。

孟培德有多少学生,沈钦言就有多少师侄。别人上门,他都要赶出来。

偏到了谢星珩,他巴巴的送东西,来往密切得很。

向坤说:“沈大人与我有私怨……”

霍钧打断他话:“别说了。心虚才怕。”

向坤脸上的血色尽数褪去。

这一天,天气晴好。

街头巷尾都有人议论向家少爷的事,他们都见怪不怪,认为向家少爷今天就能回家了。

百姓脸上都挂着讥讽的笑意,然后忙活自家的事。

向家少爷找到了,官差就有空闲看场子,谁家有小娃娃,赶紧抱去参加小福星活动。

孩子上台就有软糖吃,一百二十文一斤的东西,拿五颗都算挣十文钱!

活动开办时,宋原带着人马,从京城一路南下,明面上是去接应糖厂货物,实际上是去利州府,大批采购米粮。

粮食这种东西,他们有林庚的关系,哪怕砸手里,都能变现。

林庚养兵,粮食不嫌多。

宋原花钱大气,运货的极限,全给买满。

利州府的大小粮商,都被他光顾了个遍。有人看他出手阔绰,要的粮食又多,还坐地起价。

宋原就不要这家的粮食,也自报家门。

“我是津口县来的商队,你们应该听说过,我们那儿的果子多,但粮食很少,今年挣了钱,就从外地买些粮食回去卖。你们价钱不好,我们换个地方一样能买,沿路南下,有多少府县?你们数过吗?”

这一次采买,只是说一句。

往后次次采买,就会让利州府的商人,知道南地的果子都会换成银子来买粮食。

这样子,向家商号才会为利所动。

一家坐地起价,宋原就不跟他家做生意。

若整个府城,只有一个价位呢?

不做也得做。

一斤软糖卖到一百二十文钱,就该狠狠宰他们!

宋原此番只走到丰州县,粮食都就近找仓库存放。

他回丰州县看看,把京中的情况说说,也把江知与和谢星珩的家书送回来。

从丰州县出发到京城,赶得上两个宝的生辰。

江承海跟宋明晖想念孩子们,决定一块儿过去看看。

他们叫上谢根夫夫俩,也把孩子们带上。

谢根夫夫俩,一辈子只从枫江县出走过,如今有了事业有了钱财,家里也供着个书生郎,到京城见识见识世面也是好的。

谢根怕给弟弟添麻烦,孩子在路上不好带,就只带了老大谢川。

江承海跟宋明晖则把宋原的大儿子宋游带上了。

都说了去见见世面,哪能不带宋家的金疙瘩?

宋游开心坏了,一路都缠着他爹。

这一路,江承海也走得很畅快。

他半生都在押镖,还是行走江湖舒坦。

宋明晖就在马车里,跟陈冬说京城样貌,京城有什么。

谢川搭着坐马车,听着心驰神往。

“比府城还大吗?”

他去过府城了。

昌和府很大很繁华。

宋明晖点头:“比府城还大,等你考上举人,便能去投奔你二叔,住在京城了。”

谢川感觉这是个好漫长的事,但他记住了。

他爹常跟他说,他们家人丁稀薄,更要互相帮扶。

二叔读书时,他们家多照顾着。二叔读出来了,就多照顾他们家。

如今日子好过了,他也该好好努力读书。不为功名,也为知道一些道理,出来能做一番事业。好帮帮二叔。

所以他想着,哪怕考不好也没关系。

舅老爷就没读过书,江爷爷也没读多少书。

他们就很有本事。

谢川在心里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半途被宋游叫出去骑马,休息时,又缠着江承海问江湖上的事。

他们乐悠悠的朝着京城走,京城里,直到九月初三,才收到家人要来京城,给小宝贝过三岁生辰的信件。

江知与捧着信,眼泪没忍住,擦了又掉。

他不孝,出来快一年,没能带着孩子们回家看看,反叫爹爹们为他奔波。

谢星珩看他情感真挚的样子,眼神柔得像蜜。

不管他怎么成长,性情怎样变化,他始终是那个会为家人流泪的江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