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送王俭回来见王熙凤斜靠在南窗下炕上妆容比下午归来更明艳了些明显是新画的,便知兴儿说二人吵架不欢而散不是虚言,看王俭那人不像能跟人吵起来的,也不知道二人谈了什么才有了这么一出。
平儿站在王熙凤身后见贾琏过来暗自做了个哄人的手势,贾琏会意凑了上去代替平儿不紧不慢地给王熙凤捏起肩来。
“怎么,说了什么?”两个人成婚没几年加之夫妻二人各主贾府内外,感情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提起他人也不避讳有话就说了。
“还不就周瑞家女婿的事儿,那苦主是个多事的找到哥哥面前,我不过说了一句哥哥便把前后因由都推过来了。”
原来是那事,贾琏心道:“你那何止是说了一句,连带自己名头的帖子都发了,谁敢不给个面子。”
想是这么想说却不能这么说,这事儿他开始是不知道的,但后来知道了也没多计较,现在翻起旧账自己也少不了落几句埋怨。
“那人我知道,叫什么冷子兴的,见过几次看着不是个老实的。”
“整日和钱打交道,若是老实也没什么值得多看一眼了,往日还算得用,这次闹到哥哥面前连我都吃了挂落,以后可是帮不得了,我这哥哥,半点人情都不懂。”
人哪里是不懂,只不过是不在乎这点子人情,对方若是台面上的这哥哥可比谁都会说。贾琏心里想着面上没有反驳,对着这祖宗奶奶只说哄话就得。
“是啊,哥哥这回可是做得不对了,说破天这是咱们府里的事儿关他什么关系。”
这话听着不对,平儿站在一旁向贾琏使眼色,贾琏脑子光想着怎么顺着说没注意平儿,也没发现拍马屁拍到了蹄子上去,继续道:“一个王家人管什么贾家事儿。”
“王家人怎的了,我还是王家人,他是我哥哥自然管得了我,你们贾家有什么了不得的,家里这几个又哪一个比得了我哥哥,是你那珍大哥哥比得了还是你那好侄儿比得上?”
“你!”贾琏听这话也冒出来一股子邪火儿发不出去。
众人皆知如今他们这四家子在朝上说上话的也就一个王子腾,这王俭近几年被王子腾带在身边历练,虽说一直压着没寻个官职,但光看那为人处事的做派就知道王家后继有人了。
反观自家,敬大爷整日求仙问道指望不上,自己爹更没得好说,二叔倒是值得提一提,可惜终是心思没放在仕途经济上,下一辈的自己勉强拿得出手,其余人,便是他闲来常和珍大哥,蓉哥儿厮混,内心也知此并非长久之道。
“我什么我,怎么,你是没得话说了?”
“呵,我没话?你那哥哥再是厉害又怎么样,不还是白丁一个吗,秀才都没中凭着家里荫庇成了个监生,族里大才不敢说几个举人秀才还是有的。”
话赶话说出来贾琏就后悔了,王俭虽试图考过科举但以他的身份完全没必要,而且官职若是他想随时可得,当然这不是关键,毕竟是多年好友,一时气急说了难听话自己心里头也是不得劲。
若是平时也罢了,但是现在这情势刚说完就低头也是不可能。
听到这话王熙凤彻底冷了脸,没再多说直接站起来将贾琏推出去狠狠关上门。
贾琏本意是安慰莫名其妙扯到自己身上也动了真气,踢了下门没再说什么拂袖而去。
贾琏王熙凤二人因自己闹了不大不小的一场王俭却是一无所知,事情说完在街边随意找了个摊子吃了点东西拖过饭点去宁国府转了一遭回去便直接躺了,再一睁眼天都大亮了。
接下来几天的行程比第一日更加紧张。
根据万全的安排第二日上午去史家拜访,下午及晚上分别去镇国公理国公两门。
第三日上午和冯紫英卫若兰等往日交好的王孙公子相约聚会,下午晚上拜访齐国公治国公两门。
第四日上午和在国子监应卯时结识的学子监生游园品茗,下午晚上拜访修国公缮国公两门。
至此八公及两大圈子好友访毕。
从第五日起开始每日拜访一王府和一些重要或交情较深的亲友熟客,如表嫂李纨之父前国子监祭酒李守中,王子腾昔日旧部,贾府贾代儒贾效贾敦贾敕一众长辈,因事结识在古董行做事擅于作画的奇人程日兴等。
自八月十六巳初一刻,到八月二十三日晚亥初三刻,历经忙碌的八天王俭终于结束了归京的拜访任务。
王子腾和自己较为重要的关系不说全部,至少面上要打招呼的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他原计划八月底离京现下看提前几日也不是不行。
王俭坐在马车里,卸了力气把自己完全放在靠枕上开始计划下一步。
红楼梦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兴衰史,衰到何等程度,是失去权势,钱财还是性命?
红楼梦结局未知,王俭身处这样的家族只能从最坏的角度考虑。
王俭今年二十一岁,十二年前过来时年方九岁,那时王家大老爷犯了事被迫返回祖籍金陵,王子腾接替其来到京城接手了王家的人脉,初来乍到事务繁忙王子腾对自己这独子看顾减少,史夫人向来不管前院儿子教育之事,王俭因此获得了几年自由生长的时间。
红楼梦全书以宝黛钗三人为主视角讲述,那个时候的宝玉黛玉还没出生,就自己的表妹宝钗也只不过一岁的奶娃娃,根本没有参考价值,王俭思来想去决定还是靠自己。
九岁的孩子是无法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的,四大家族经营几十年人数数千计,王俭不敢奢望这样巨大的体系倾颓之势只一个穿越者能够挽救,单就王家,想到那些卧龙凤雏王俭都觉得可以不作努力了。
他只要救得了自己就好。
科举取士是最正统的做官途径,王俭下了决心开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结合后世所学知识用尽各种方法,加上原主本就有的底子终于在五年后中了童生,待到这时王子腾才发现自己这独子读书竟是为了科举。
十四岁的童生,不算天才也不能归为庸人,王俭努力五年有了初步效果,然到现在也依旧只是个童生。
十六岁王俭院试落榜,得知消息还没来及失落便被王子腾叫了去,两个目的,一是不用对落榜太过在意,他看了王俭的文章,阅卷人评中规中矩,秀才之名给不给在两可之间,因为自己的插手才致使其落了榜。
王俭当时又气又急,没等出言辩驳就听到第二个目的。
放弃科举。
从穿过来到落榜王俭努力了七年,这七年间他整日在房中苦读没有任何其他活动及爱好,整整七年,他怎么可能放弃科举。
王子腾用这七年从刚进京谋的五品官一路直升至从一品京营节度使,怎么自己这七年就只能镜花水月一场空。
王俭将这意思直白说了说来,王子腾耐心听完只是微微一笑,道:
“我只问你五个问题,若是你思考后回答了还坚持科举那我不会再插手。”
五个问题,至今王俭都不由感慨王子腾不愧是四大家族第一得意之人,其智慧见解放哪里都令人敬佩,正是这五个问题王俭重新规划了自己的人生路线。
王子腾待王俭冷静一会才开口。
第一个问题:
“你是当真认为自己天纵奇才还是自命清高非要以科举路子求官证明自己?”
王俭沉默摇头应对,他不是天才,落后的基础都只能靠苦读填补,至于自命清高更是无从谈起,只不过想要自保而已。
王子腾对于儿子有自知之明略感欣慰。
“你自幼喜爱拳脚功夫,自入京后开始将重心放在读书上,这不是件坏事,为人处世之道理一大部分便是从书中得的,但读书和科举并非一回事,俭儿,你四岁启蒙又苦读七年,当下水平如何?”
“如父亲所言,秀才之名两可之间。”
“非也,人对我言是两可便代表不可,为求真为父将你文章誊抄一遍让李守中看过,他表示写文者匠气过重而文意不明,便是运气好中了秀才想再进一步至少须得耗费十余年。”
“可是”
“他人之言不可全听,但以你当下的水平想要靠科举进士出身不说二十十几年也是有的,十几年后未知的结果,便是中了也不过中下,那你的官职由来是凭借中下进士之名还是一品官员独子之势?”
说到这里王俭明白过来这个问题意义所在,自己天资并不出众,便是走正统路子在外看也不过是勋贵子弟,若是头名三甲自然没得可说,但末尾几个中间能做的文章可就多了。
王子腾见王俭思考继续。
第二个问题:
“你认为圣上科举是想要有文曲之才身家清白的读书人还是天赋一般势力盘根错节的勋贵子弟。”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结果很明显,第一种。
这是事实,但王俭依旧有些难堪。
第三个问题:
“以圣上来看,开国传代至今的家族中人,让人放心的是纨绔子弟还是发愤图强之人?”
这个问题王俭没有回答,王子腾等了会见其不语继续下去。
第四个问题:
“贾家试图通过科举取士弃武从文,贾敬贾政贾珠三人都走了这条路,走得最远中了进士的贾敬现在是什么光景?”
贾敬离开贾家终日和道士厮混,贾政担着五品官虚名和府内清客相公吟诗作赋,贾珠当下看不出来,但王俭知道其早逝结局不免有些唏嘘,一向坚定走科举的心也弱了下去。
第五个问题:
“你出身王家,是我王子腾唯一孩子,是四大家族中最受关注的下一代,若是做官,任何途径,包括科举,你认为在外人甚至圣上眼中真的有区别吗?”
王子腾不会对自己的儿子咄咄逼人,相反从始至终语气平缓态度温和,王俭只和他对视一眼便低了头。
那眼睛里面好像有自己为了脱离王家脱离四大家族挣扎的影子,同样那眼睛里也给了唯一肯定的结局,不可能实现的死局。
科举可能是求生之路,但绝对不是王家嫡系尤其是一品大员王子腾独子要走的路,便是有人走也只能两种情况,要不庶子旁支要不天赋过人。
自那时起王俭彻底熄了科举的心思,王子腾见儿子整日迷茫郁郁便将其带在身边学习为人做事,并告诉他哪天想明白一个问题哪天就能找到出路。
“贾史王薛贾家为首,宁荣二府繁华几代,以当下文字辈玉字辈看,哪二人最为得意?”
这个问题十六岁的王俭有答案,十八的王俭有答案,二十岁的王俭依旧有答案,每次答案都万分肯定,每次的答案都各有不同,前两个答案王子腾但笑不语,直至最后一个答案终于点了头,随后给了王俭指了两条路。
第一条是顺,顺应形势顺应天命。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四大家族在走下坡路,三代而衰,所有家族都不可能长青,但即便下坡也是庞然大物。
贾家有势,史家有名,王家有权,薛家有利,名利权势,王俭完全可以像自己一般凭借此成为下一代领头人,运气好又是一代富贵荣华,运气不好大厦将颓前也能过着呼风唤雨金玉满堂的日子。
第二条是逆,违逆出身违逆既定。
王子腾选了第一条路,王俭选择了第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