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魔女日志第二十一页

我曾经仔细的思索过,为什么我设计的“亚瑟王传奇”能轻而易举的得到世界树的认可,直接长出了一片又肥又厚的新芽,而其他魔女费尽心机、甚至不惜入伙传销骗局,世界树都无动于衷。

除了之前公主告诉我的,类似魔镜与水晶鞋那样的关键道具,一个童话之所以是童话,所必备的元素到底是什么?

我首先想到的是童话的逻辑。

童话故事里的逻辑一般比较简单、直接,因为是写给小孩子看的,没那么多弯弯绕绕,但也必须有一定的寓言性质在其中。

就好比虽然小美人鱼的故事结局不那么美好,但小美人鱼不求回报的付出,与最后善良的成全,都有一定的教育性。

在这个真实的童话世界里,也许大多数普通人的思维方式受限于教育和见识,仍旧纯朴厚道,但作为幕后黑手的魔女们,自然不可能如此,不然她们怎么能够忽悠到目标人物,走进她们的布局里?

直到我完成了罗宾汉的故事,却不能说是得到了一张新的故事书页时,我才发现,我之所以在魔女之间那么火,是因为我创造的不是一个单一的故事,而是一个系列。

包括亚瑟王在内的一系列圆桌骑士的故事。

罗宾汉就是当初那个踩了阿拉丁一身脚印的人。

他当然不叫罗宾汉,但确实干着劫富济贫的活儿,当初之所以会跟阿拉丁过不去,一个是因为阿拉丁的画风不对,另一个就是因为阿拉丁在之前路过的集市上,用戏法替某个为富不仁的家伙撑过腰的原故了。

嗯,作为苏丹的阿拉丁和身处底层的罗宾汉确实算是阶级敌人了,也难怪他们互相看不顺眼。

我在上了阿拉丁的魔毯前,自然是花了点时间把他身上脚印的事情问清楚了,当我忽悠罗宾汉入伙成功后,我就察觉到了故事书页的不同。

罗宾汉的故事早已在童话世界中广为流传,任何一个受到人民群众喜爱的神秘侠盗,都会被称作“罗宾汉”,就好像武侠世界里的“大侠”、“盗圣”之类的称号,而不是具体为某一个人的名字。

我之所以没拿到新的故事书页,自然是因为“罗宾汉”这个名字并不是我原创的,但我能察觉到不同,也是因为我在给罗宾汉做入伙宣传时,给他加了段“获得林中贤者教导的侠盗在听说了石中剑的传说后决定一探究竟”的戏份。

罗宾汉就这么被预定为圆桌骑士备选了,而亚瑟王传说的故事书页自然发生了变化。

它没有变大、变宽,而是像进行了有丝分裂般,从一页变成了黏在一起的两页,等阿拉丁同意入伙时,它又变成了三页。

也就是说这世界上有单独作为侠盗活动的罗宾汉的故事,也将会有某个以罗宾汉为名的侠盗受亚瑟王感召成为圆桌骑士的故事;有阿拉丁与神灯的故事,也将有某个阿拉丁为了寻求愿望机成为圆桌骑士的故事。

这就证明了在圆桌骑士的系列故事里,并不一定只能有与伊索德相爱的崔斯坦、太阳之子高文与湖中骑士兰斯洛特等人,毕竟圆桌骑士的人数并无定论,只要某个人的故事里有着荣誉、英勇、怜悯、诚实、公正等骑士精神贯穿其中(主要靠我这个魔女的宣传),并在最后坐到了圆桌边,那就可以被归类到圆桌骑士系列故事里。

河神大佬会这么看中我的亚瑟王传奇,把儿子送了过来,可能也是因为我围绕着亚瑟王传奇,不断弄出了一系列的故事吧。

就好像别的魔女掌握的故事,只是一个微电影、甚至只是快手或抖音短视频,河神大佬那样的资深人士大概能拍大制作电影,而我就是漫威大法、不对,是长篇系列连续剧,世界树上茁壮成长的那片树叶为我作证,我的“亚瑟王传奇”还是直接被电视台一口气预定了十季的那种优质产品。

而我作为贯穿全剧的硬核贤者梅林,虽然现在还在起步阶段,但已经是肉眼可见的未来可期了。

河神大佬的行为,就好像是广告植入商在这部亚瑟王的口碑剧未播先火时,以相对低廉的价格买下了冠名权。虽然看上去我似乎吃了亏,但其实我还是挺希望有更多大佬来投资,这样最好能在正式开拍前就把本都收回来。

毕竟我现在就好像是一个首次上马大项目的小包工头,虽然设计图看着挺美的,上头也有树给我做了政策背书,但其他的资源,还真是十分缺乏。

与河神那种已经形成了组织,人在家中坐,资源天上来,躺着就能让业绩名列前茅的大佬不同,我现在就是个资本银行里拼命推销理财产品、为了业绩跟别人点头哈腰的那种业务员,真的毫无逼格。

而我的大项目之所以迟迟未能启动,就在于我根本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亚瑟王候选人。

要问魔镜瑞秋的急讯让我生气了吗?没生气哦。

只是快原地爆炸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