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堂上被夫子抽问,有的学子无所畏惧,有的学子默默祈祷突然习得隐身术,还有人会跃跃欲试。
当提问者变成朱元璋,第三类答题者就趋近于零。
“老三,你来说说看了水镜后有什么想法?”
朱元璋先点名朱棡,对于老三在历史上竟然先自己几个月病逝,做父亲的无法不哀伤。
先是朱标,再是朱棡,怎么都死在自己前面了?
是不是因为他们太忙了?水镜评论里说了,想要长命百岁,多休息是好办法。
朱标已逝,朱棡必须要挽救一番。
朱元璋暗暗决定让老三闲适度日。
藩王有不同的活法,不必操持过多政务军务,赏花弄草也是一天。
朱棡真没想过朱元璋正在非常好心地计划削弱他的权力。
面对死亡倒计预警,他不似蠢二哥将其看得太重。自认身体不错,到时候注意别染风寒之类的疾病就好。
眼下,全神贯注于水镜透露出的讯息。
现在终于弄清了朱棣近一个半月为什么被父皇变着法地针对。
今天众人第一次看到水镜,朱元璋却对此很熟悉,想必是以往观影时获知朱棣的篡位事件。
朱棡:窃喜!
回想过往,父皇与先太子相处融洽,朱标死后,对朱允炆也是关怀有加。
不难发现朱元璋倾向谁做储君,会由衷对那个人很好,无不和颜悦色。
瞧瞧永乐帝在历史上做的事,再看朱元璋近期的态度,罕有可能将他排在储位人选表上了。
那么该由谁继位?自己能争取吗?
论嫡,朱元璋现有四位嫡子;论长,朱棡从出生起就排在朱棣前面。
“回父皇,儿臣以为派出船队出使西洋耗费巨大,务必谨慎。“
朱棡没有提靖难之役暴露出的军事问题。打压淮西一系武将是朱元璋的主张,总不能说父皇做错。
也不便直接说朱棣的狼子野心与朱允炆的错误削藩,以免显得他对手足亲人的极力打压。
以前,先太子朱标是怎么处理藩王问题的?
是宽容待人。
朱棡想要让朱元璋瞧见他符合太子之位的标准。
他不会违背朱元璋的施政纲要,也能宽和对待兄弟侄子们。总之,与朱棣深藏的反叛性格截然不同。
因此,有的话不能正面说,但能从侧面指出永乐帝登基后的弊端。
海禁是从大明建朝以来的政策。
永乐帝搞出七下西洋,岂不是在阳奉阴违。不论有什么理由,都是违背了朱元璋一直以来的理念。
朱棡以此暗示朱元璋,朱棣的反叛之处是方方面面的,怕是早就有了不臣之心。
朱棣听到二哥的话,依旧面色如常。
他运气说坏也好,比这些兄弟多瞧了一集水镜影像。其中提到了永乐帝的功绩,着重提了七下西洋。
后世人会做出这样的总结,想来出海远航有着必要性。
不仅仅是他本来认为的让八方四海来朝,还有别的尚未被他发现的重要之处。隐隐觉得与水镜中出现的奇怪字符、纪年方式相关。
因此,二哥的绵里藏针完全伤不人,说不定反而成了助力。
朱元璋没有多余的表态,只对朱棡点了点头,像是把他的回答记下了,就换了一个人答题。
略过了朱棣,瞧向朱橚,“老五,你说呢?”
朱橚没再提他被建文帝第一个削藩的事,将关注点放在评论上。
“水镜评论说【明朝人穿到过来的话,分分钟中暑】,意思是说后世比现在热很多吗?也不知道会对农作物产生什么影响。
儿臣更好奇那些评论人的代称,其中提到不少食物,倒是不知后世普通百姓是否想吃什么就能敞开了吃?”
朱元璋再次没什么情绪地点了点头,却在心中暗道老五的关注点比老三让他满意,这是做实事的样子。
朱棡提起海禁的小心思叫人瞧得一清二楚。要说有谁不知道,可能只有蠢货老二没去想。
提问仍在继续,一个时辰后,观影的二十二人中只剩朱棣与朱允炆没被点名。
朱元璋听着儿子们的不同回答,今夜没给任何人准备时间,这次突然袭击叫他看出不少真实反应。
又不着痕迹地扫了朱棣一眼,老四不是允炆,无需自己出力摆平一切。
今夜,老四听到兄弟们的想法,应该能从侧面认识到谁有被重用的潜质,谁又该好好敲打一番。
做爹的帮着问出这些,已经做得足够多了。
真是多帮一分都不想!
老四多厉害啊,以藩王之身能从北平攻入金陵把皇帝拉下马。
这等本领哪里用得上老父亲操心,操心多了说不定还磨平了他的锋利手段。
什么?
心里话的阴阳怪气快要溢出来了?
朱元璋只觉得自己非常宽容大度。
老四在历史上起兵篡位,现在还想着要让他正大光明继位。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多么理智的帝王选择。
“都回去吧。”
朱元璋挥了挥手,在年初一的晚上给儿孙们当头一棒后,都不说安慰的话,直接赶人。
他还补一刀,“时间不早了,回去好好休息。明天还有很多正事要做。”
大年初二,照例需要进行各种年节活动,但今晚被水镜给震麻之后,还有几人能睡得安稳?
问谁会睡得最不安稳?
一群人在离开时,隐晦地打量朱棣与朱允炆。
只要想到有两个倒霉蛋垫底,突然又能来一碗宵夜压压惊了。
朱棣:今天才发现,他的兄弟大多数眼神都不好使。
他真的凄凄惨惨戚戚吗?危机,危机,是危险也是机会。
真要说惨,朱允炆也不惨,这辈子至少能做个富贵闲王。
史书上却无法留下今夜的真相。
谁能想到洪武二十六年正月初一的夜晚,皇家父子的饭后闲谈会居然如此刺激!
二月二,龙抬头。
新的一年过了一个月,洪武帝立储君了吗?
依旧没有。
很快,朝臣们就没功夫去关注储位空悬,因为锦衣卫指挥使告发名将蓝玉谋逆。
此案牵连甚广,已经被查的有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筦伯何荣,时任吏部尚书詹徽、时任户部侍郎傅友文等。①
一时间风声鹤唳。
这种时候没人再多嘴说立新太子的事,先躲过这一阵风头,免得一不小心被迁怒其中。
蓝玉是先太子早逝嫡妻常氏的舅舅。多年以来,都被视作是朱标一系。
朱标死后,新的储君未立,蓝玉被下昭狱,是不是意味着新太子将与朱标一家无关了?
众位藩王都很平静,对于这桩大案保持了一致沉默。
说来,燕王朱棣与蓝玉素来关系不睦。
蓝玉屡立战功,但性情骄纵。或是性格相冲,他一直都没给燕王几分好脸色。
不过,蓝玉不只不敬藩王。
先有霸占民田,赶走前来调查的御史;后有遇上守关官兵没能及时开城门,就让手下直接毁去关卡,破门而入。
要说他给谁面子,除了洪武帝,也只对先太子朱标态度恭敬些。
如今蓝玉案发,真没让人太过惊愕。
朱元璋在朝堂大发雷霆,可回到宫里就立刻平和下来。
当初想立朱允炆为储君时,他已经搜罗了证据准备对蓝玉下狠手。现在新太子的人选变了,但这件事依旧要照做。
早就想要杀的人,早就制定的计划,昔日情分更是过去十多年的一桩桩蔑视皇权事件中耗尽给,他根本没了震惊、失落、伤感、愤怒等情绪。
还让对方多过了一年春节,已然做到最后的仁慈。
谁敢说他对朱棣不好,做爹的到底没把这个烫手山芋交给儿子处理。
与此同时,朱元璋给朱棡布置了任务。
让他去稽查大明水师的情况,从装备状况、经费开支、海兵伤亡等等,做一份详细的调查。
这个任务能让朱棡获得全面数据,以论证这年头出海有多危险多费钱。
在了解全面后,老三会怎么做呢?
朱元璋终是眼中透出一股疲惫。希望三儿子能做出明智的选择,不要让他失望。
算了,不想了,瞎想不如祈祷快些看到水镜第四次出现。
哪怕知道了Judy是朱棣,不必再费尽心思猜测,可做事要有始有终。
朱元璋感觉《十二块木板引出的明朝旧事》要迎来最终章。
只要把明朝的这段故事全看完,他保证自己绝不会像是惦记着肉骨头的狗子,一定对下面的新故事没任何兴趣。
嘘!
这个粗糙的比喻,千万不能被任何人知道。
作者有话要说:①名单参考《逆臣录》